1、运动心理学培训心得体会 运动心理学课程学习心得 在运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方面,我们着重学习了几种经典的如自我理论,目标定向理论、自我效能理论,以及行为塑造与改变的理论及行为矫正技术的种类和它们在实践中的应用,还有运动表现与唤醒、焦虑的关系等心理学理论知识。 在学习詹姆斯、埃里克森、罗杰斯的自我理论时,我知道了自我理论实质上也是一种人格理论。因为他是在相同意义上使用人格和自我这两个概念的。根据自我在心理生活中的地位与表现,自我划分为经验的自我与纯粹的自我两个方面,而且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自我概念的,随着与他人、环境的相互作用,才开始慢慢地把自己与非自己区分开来。自我开展的还可以分成8个阶段,即:获得
2、根本信任感而克服根本不信任感,获得自主感而防止疑心感与羞耻感,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获得勤奋感而防止自卑感,获得同一感而克服角色混乱,获得亲密感而防止孤独感,获得创造力感,防止“自我专注和获得完美感而防止失望感。这些给我的启示是我们对待儿童的好奇心以及探索行为应不要横加阻挠,让他们有更多时机去自由参加各种活动,耐心地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不是嘲笑;禁止,更不是指责,那么,孩子的主动性就会得到进一步开展;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与进取心。否认与压制的态度,就会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不好的,是笨拙的,是讨厌的,会致使孩子产生内疚感与失败感这会影响他们下一阶段的开展。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努力获得成功,努力完成
3、任务,激发他们的勤奋感与竞争心,使他们怀有一种成就感。并且“自我效能让我懂得了,与自尊不同,自我效能是对特定能力的一种判断,而非自我价值的一般性感受,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个行为的期望,它包括两个成分, 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一个人的求知欲越旺盛,越想得到别人的赞许和认可,增强自尊,那么他在有关的目标指向性行为上就越想获得成功,其行为的强度就越大,因此,不管是为着获得知识、能力,或者是为着获得良好的地位、声誉,学习目标定向明确,个体学习行为的积极性将更高,有意识地引导个体进行“自我竞赛。即同自己的过去比,更能从自身进步、变化中认识、发现自己的能力,体验成功,增加自信心。
4、 通过学习目标取向理论,我了解到与成就有关的行为模式的不同是由一个个体是采取任务取向还是自我取向来决定的。任务取向占主导的个体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对活动本身感兴趣,付出努力,在行为中有坚持性,不顾及自身表现出的能力的上下与否。而自我参与的倾向对低能力的个体来说,会对学习任务的选择产生影响,个体会倾向于选择那些要么很容易,要么很困难的任务,不愿付出努力,当个体认为自身不可能成功时,就采取回避或逃避。因此我们以后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要仔细分析、制定并引导学生往适宜的学习目标努力。 而学习了行为塑造与改变的理论后,我明白了行为是可以通过各种外部强化方式加以塑造和改变的,通过控制环境中的刺激,我们就可以改变人们的一些行为,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熟知课程目标和到达这些目标的具体步骤,必须留意学生们在每一个步骤中表现的行为,以便可以规定恰当的活动,以使他们能按自己的开展水平前进,并随时准备奖励他们的适当行为,注意调整学生的不当行为的方法,以防止由于给予了注意而强化这些不当行为。 最后衷心感谢老师几个月来的辛勤付出,我们将怀揣您给我的珍贵知识和我们师生相处的美好回忆,踏上求知的旅程努力前行,祝愿老师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顺心如意,越来越好。 第3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