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学习倦怠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述评.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902753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学习倦怠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述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3年学习倦怠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述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3年学习倦怠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述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3年学习倦怠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述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3年学习倦怠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述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23年学习倦怠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述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习倦怠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口范金刚 学习倦怠是由于长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疲劳累积而成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该领域的研究者已经在人口学变量、环境因素以及个体因素等学习倦怠的前因变量方面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今后在学习倦怠的相关影响变量的深层作用机制、调节与中介效应、多层次的研究、学习倦怠研究的新方向,尤其是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干预等方面的研究应该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研究;评价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223)12-0004-03 一、问题提出 学习倦怠的概念来自于对工作倦怠的研究,是将倦怠理论引入到学习领域而开展的更具针对性的研究。

2、迄今为止,虽然国内外学者还没有对学习倦怠进行明确的界定,但是根本上都认为: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压力下,在学习中可能开始退缩或不愿投入精力,最后导致了身体、情绪、态度等方面的耗竭,逐渐丧失了学习目标和理想,对学习产生无意义感,学习绩效降低的同时自我价值感降低,即形成了倦怠病症。可以发现学者们都比较赞同课业压力或课业负荷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倦怠。当学生处于学习倦怠时,就会感到厌倦、疲乏、沮丧和挫折,从而产生一系列不适当的行为反响,表现为对学习疏远,对学习目标和意义冷嘲热讽,情绪和身心衰竭并且出现一系列的心理综合病症,例如易怒、紧张、沮丧和低自尊等。从现有的研究资料来看,学习倦怠对学生的身心健康

3、、学习等方面都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开展,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更宽阔的研究思路。由于学习倦怠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与探讨学习倦怠是一个必然的研究趋势。为此,有必要回忆一下现有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二、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 1.人口学变量 影响学习倦怠的人口学变量主要有。性别、年龄、年级等。 目前性别对学习倦怠的影响问题还存在着争论。马斯勒其(1982)认为,性别与倦怠分数相关。张传月(202223)等人的研究结果支持这一观点闭。而台湾学者张治遥(1989)在这方面的研究并未显示

4、出性别差异。祝婧嫒(2023)的研究结果也说明,性别对学习倦怠没有影响。 关于倦怠的年龄因素的研究,国外研究发现两者之间有相关,马斯勒其(1982)发现年轻人的倦怠感更高。国内对学习倦怠的年龄差异研究较少,目前还没有发现有年龄对学习倦怠影响的报告。 目前年级变量被认为是研究学习倦怠较为必要的因素。鲁正火和万秀梅(1994)认为学习倦怠具有阶段性和时间性的特征。岳亮(2022)等人调查发现卫校护生也存在学习倦怠的年级差异。张传月(202223)等人发现:不同年级的高师学生在学习倦怠的各个维度上差异显著。此外,祝婧媛、杨丽娴等人在中学生的研究中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 2.环境因素 影响学习倦怠的环境

5、因素主要有。应激因素、学校环境、学业负担、人际交往、家庭因素和社会支持等。 关于应激因素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已有研究说明,倦怠与不良生活事件有关,并且认为应激是倦怠的前因变量。祝婧媛(2023)的研究显示,生活中应激事件对学习倦怠有显著的预测能力。其中,人际交往问题和学习问题对倦怠的预测效力最大。布兰科史利文(2022)也认为,马斯勒其和雷特(maslachleiter)提出的学习负荷、缺乏控制、奖赏缺乏、团体破裂、缺乏公平和价值冲突等工作应激因素在学校中同样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倦怠。以上有关学习倦怠的学校因素主要是针对中学生的研究,还有局部研究者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因素分析等方法发现大学生感

6、受到的主要是来自各种名目的考试和课业压力(yang,hui-jen2022;villanovaamp;bownas1984)阿1q。 关于社会支持对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者普遍认为,倦怠与社会支持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张治遥(1989)发现:社会支持的人数和社会支持的满意度对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有预测作用。很多研究考察了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的作用。家庭、朋友、教师、同事和管理者的支持作用是考察较多的方面。雅克布斯(2022)等考察了149名大学生的倦怠情况发现,社会支持能够预测低倦怠水平。麦格里斯(2022)等探讨了希腊雅典一所国际学校中高学业成就的高中生的倦怠情况发现,父母支持与倦怠的情绪耗竭及人格解体

7、因素负相关,教师支持与人格解体负相关,朋友支持与倦怠中的情绪耗竭和人格解体相关。祝婧嫒(2023)的研究结果说明,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存在相关,社会支持越高,倦怠程度越低;社会支持感悟对学习倦怠有预测作用。 3.个体因素 综合目前关于学习倦怠的研究,主要的个体影响因素有。自我效能感、自尊、自我意象、焦虑、内外控信念、控制源、情绪稳定、人格、应对策略、专业承诺等。 国内外学者对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格外关注。魏珍(202223)研究发现:中学生学习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学业自我效能、外部压力、教学条件、课业压力、成败经历、人际关系这六个因素。其中,相比较而言,学业自我效能和外部压力这两个因素对中

8、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最大,而人际关系对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最小。孙晓莉(202223)的研究那么说明,学习倦怠的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八个影响因素上都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八个影响因素中对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极为显著的有六个:学习主动性、专业兴趣、学习态度、焦虑、自我效能感、就业压力。现有研究结果普遍显示,学习倦怠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存在负相关。杨惠贞(1998)以资讯管理专业的大专学生为研究对象,认为他们的学习倦怠与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即个体的学习倦怠越高,自我效能感反而越低。王国香(2022)的研究也说明,自我效能高的人会选择更有挑战性的任务,他们为自己确立较高的目标。一旦开始行动,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付出

9、较多的努力,坚持更长的时间,遇到挫折时又能很快恢复过 来。 国外关于自尊与倦怠的研究结果(anderson,iwanicke,1984等)一般认为:自尊与倦怠负相关。而杨宇然(2023)在其硕士论文中指出:学习倦怠和外显自尊有着显著正相关,高倦怠组被试和低倦怠组被试外显自尊水平有着显著性差异;高倦怠个体内隐自尊水平较低而低倦怠个体内隐自尊水平较高,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出现实验性别离。另外,布兰科史利文(2022)以1519岁的中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中学生的学习倦怠、自我意象及焦虑之间的关系。自我意象水平越低、焦虑程度越高,越容易产生学习倦怠现象。 关于内外控制性、情绪稳定性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张治

10、遥(1989)的研究说明,外控组大学生在学习倦怠总分及各因素间的倦怠程度上都显著高于内控组大学生,内外控信念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宋晓颖(1989)在研究学生情绪稳定、社会支持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时,发现不同情绪稳定程度的学生在学习倦怠上具有显著差异,情绪稳定程度低分组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显著高于情绪稳定程度高分组学生的学习倦怠。 关于人格特征对学习倦怠的影响,吉利和罗伯特(gerryrobert.1993)发现,mmpi中的自我力量、控制和k量表与倦怠显著相关。米尔和哈伯勒(millhuebner1998)考察了大五人格与倦怠的关系发现,神经质、外向性、宜人性、责任心均与情绪耗竭相关,但仅

11、有外向性对其预测作用显著。许清鹏(2023)研究中职生的学习倦怠时发现:学习倦怠总分及各因子高分组的神经质、面子、防御性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严谨性与和谐性得分显著低于低分组,在人情取向与灵活性得分方面,除低学习效能高分组灵活性显著高于低分组外,其他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杨丽娴(202223)等人在探讨了学习倦怠各因子与人格之间的关系时发现: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与学习倦怠的各个因子及总分有极其显著的相关,其中n、p是学习倦怠有效的预测变量。由于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又处于人格开展的重要阶段,故而研究学习倦怠对他们人格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 关于应对策略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从研究结果来

12、看,根本认同:积极的应对策略与低水平的倦怠感相联系,消极的应对策略与高的倦怠水平相联系。安德森(anderson,2022)等发现,积极应对策略和较高的效能感相联系,而消极应对策略那么与高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低效能感相联系。德鲁卡(2022)等进行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跨文化研究,发现了倦怠程度与问题聚焦的应对方式之间的关。许有云(202223)采用问卷法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的情况,探讨了学习倦怠与应对风格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采用控制型应对风格的大学生倦怠得分均低于其他应对风格。 关于专业承诺对学习倦怠的影响,(范文先生网)连榕(2023)等人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水平不高,学习倦怠的水平

13、较高。师范院校学生专业承诺水平最低,且学习倦怠水平最高。情感承诺是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最重要的预测变量。 三、评价与展望 1.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研究之评价 关于学习倦怠影响因素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个体微观层面到环境因素方面都作了有益的探索,但该领域的研究还并不充分。就已有的研究来看,到目前为止,性别对学习倦怠的影响问题还未达成一致,这往往与所取样本有关,因此,要想厘清性别对学习倦怠的作用,取样一定要有代表性,同时还要控制一些人口学、学校、人格等变量。同时,由于现有研究均采用横断设计,一般仅分析学习倦怠的年级效应,故而并没有分析年龄对学习倦怠的影响作用,今后应该重视学习倦怠的开展研究,探索学

14、习倦怠的年龄特征,为学习倦怠的干预提供切入点。现有研究主要重视学校因素的影响作用,然而家庭因素和重要他人对学生的影响作用也不容无视,今后的研究需要加强这两方面的探索。现有研究对个体因素的影响作用研究最深入,成果最多,但在探讨学习倦怠的前因变量时,大多研究仅仅寻找直接的作用机制,研究设计较简单,缺乏对相应的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揭示。影响学习倦怠的一些变量之间有着复杂交互的关系,如果采用简单化的研究设计往往会丧失一些重要的信息。例如,应激因素可以通过学生的人格特征的中介来影响学习倦怠;学校因素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概念的中介来影响学习倦怠,同时,家庭因素在其中可能起调节作用;今后的研究应

15、该深化对相关调节与中介变量的探索。另外,在分析学习倦怠的影响因素时,现有研究仅仅分析了个体层次的变量效应,忽略了总体层次情境变量(如学校或班级)的影响作用,因此,今后的研究应该采用多层次的研究设计,探讨个体层次与总体层次的自变量对个体层次因变量的影响。 2.学习倦怠研究的新方向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开展,学习倦怠的概念被与它相反的积极方面的学习投入概念加以扩展是一个必然的研究趋势。学习投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持续的、充满积极情感的状态,其特征为活力、奉献和专注。关于学习倦怠和学习投入的关系,尽管相关研究才起步不久,但也己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段陆生和李永鑫(202223)的研究结果说明,学习投入与专业承诺呈显著正相关,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谢纷晖(202223)的研究也发现,学习效能感与学习投入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对学习投入呈显著的负相关,学习倦怠对学习投入有较强的预测作用。通过适当增加学生的学习效能感、减少他们的情绪低落感,可能会增加学生对学习的投入程度。栾翠(202223)的研究亦说明,学习倦怠总分与各维度得分与学习投入总分与各维度得分存在显著负相关。 由于心理学是使人获得幸福的科学的认识在不断地被人认可和实践,近期的学习倦怠的干预研究已经考虑从现有的根底土,引入积极心理学的先进理念,从积极的角度进行学习倦怠的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