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头部外伤头部外伤CT检查规范检查规范 科内培训系列 颅骨相关解剖 基线是头部扫描的重要概念 颅脑、五官扫描的三条基线是:听眶线(颅脑、五官扫描的三条基线是:听眶线(RBL),听眦线(),听眦线(OML)和听眉线(和听眉线(EML)。)。听眶线听眶线 听眶线是外耳孔上缘与眶下缘的连线。断面通过眼窝、中颅凹和后听眶线是外耳孔上缘与眶下缘的连线。断面通过眼窝、中颅凹和后颅凹的上部,前颅凹未扫到,而后颅凹已超过大半,第四脑室及枕颅凹的上部,前颅凹未扫到,而后颅凹已超过大半,第四脑室及枕大孔附近均未显示出来。又称大脑基底线,即大孔附近均未显示出来。又称大脑基底线,即Reids基线(基线(Reids ba
2、seline)。)。RBL线与台面垂直时扫描,病人位置较舒服。线与台面垂直时扫描,病人位置较舒服。听眦线听眦线 听眦线是外耳孔与外眼眦的连线。对幕下部位扫描可采用听眦线是外耳孔与外眼眦的连线。对幕下部位扫描可采用RBL或或OML向足侧再倾斜向足侧再倾斜10度(在国人与度(在国人与RBL相近)为基线。相近)为基线。听眉线听眉线 听眉线是眉上缘的中点与外耳孔的连线。听眉线是眉上缘的中点与外耳孔的连线。EML有以下的优点:标志有以下的优点:标志醒目,定位准确;醒目,定位准确;EML通过三个颅凹的最低处,扫描范围较理想;通过三个颅凹的最低处,扫描范围较理想;采用采用EML扫描,显示组织结构较清楚,幕下
3、显示第四脑室好,幕上扫描,显示组织结构较清楚,幕下显示第四脑室好,幕上显示基底节好。显示基底节好。为什么要按基线扫描?颅面骨CT扫描基线设计原则上是避免通过鼻窦时的容积效应影像,避免直接照射晶状体;尽量直接显示所需主要结构如眼眶扫描的视神经,内耳扫描时的面神经鼓室段及膝部。后处理方法 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曲面重建(curvedreformation)最大强度投影(maximumintensityprojection)表面遮盖(surfacereconstruction)容积再现(volumerendering)仿真内窥镜(vertualendosco
4、py)MPR是通过计算机后处理面图像中某一指定行或列的平面图像。SSD法是通过设定某一CT的三维表面结构,受所选值及部分容积效应影响。MIP是射线所通过的容积组织或物体中每个像素的最大强度值进行投影,最大强度代表最大CT值。VR是利用采集的全部容积数据,重建出类似立体的图像,可用透明技术、彩色标识在立体图像上观察和显示器官内及其病变与周围结构的关系。重建间隔是每两层重建图像之间的间隔。重建间隔缩小并不能提高图像质量,它不能影响空间和密度分辨力,但可减少部分容积效应。重建间隔增加既不能改变扫描时间,也无法改变扫描范围。螺距是通过影响轴位图像的质量间接影响后处理图像,重建间隔则由于直接影响Z轴空间
5、分辨力影响后处理图像的质量。5mm 1.25mm 5mm 1.25mm 重建函数的选择 重建函数针对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有柔和算法、标准算法、软组织算法、骨算法等,重建算法影响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为了重建优质的图像,必须要对重建函数做出正确性地选择。标准算法 骨算法 眼眶骨折扫描 眼眶骨折扫描 鼻骨骨折扫描方法 颞骨骨折扫描方法 颞骨骨折扫描方法 鼻窦、咽部、颌面及颅底扫描方法 鼻窦、咽部、颌面及颅底扫描方法 颧骨CT扫描方法 体位:仰卧位 扫描基线:听眶线(RBL)扫描条件:120KV,200300mA,骨算法重建 层厚1mm,层间距0.6mm,螺距0.938-1:1,上界为眼眶上缘,下界至硬腭。图像处理:软组织窗窗宽400500HU,窗位40 50HU;骨窗采用窗宽15002000HU,窗位400500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