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心得 随着工业时代的过去,在工业时代的城市建设、环境改造中,人们所对自然环境的肆意破坏,导致了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当时,社会环境状况极差,大量人口死于瘟疫、居住环境恶劣、自然灾害日益频繁。人们渐渐开始觉醒,开始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不能只是一味的肆意改造环境。 人们渐渐意识到,自从人类远古时期开始为自己建造栖息地、建造生活的洞穴开始,到现在摩天楼林立、城市高速开展的今天,甚至是到了社会高度兴旺的未来。人类的开展、建筑的开展始终是和人类所处的整个自然环境紧密的关联在一起的。 在自学完教材第五章园林绿地与建筑环境之后,我对于园林绿地的规划、环境与建筑关系的设计、创作手法等有了更全面、
2、更系统的认识。同时,还对于园林绿地与建筑环境的一些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特别是也知道了一些关于人与自然关系开展大概的历史过程。而这也是我在整个章节中最感兴趣的一局部,因为如果不思考清楚历史,就没法更好的生活于当下,也就不能更好的指导未来的建设,正如李世民所言:“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教材上根据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其划分为四个时期。人类依附自然;人类脱离自然;人类破坏自然;高层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从城市建设、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的话,我觉得大致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人类依附于自然。在这个阶段,人们生活在山洞等自然营造的场所中,每天靠打猎为生,几乎完全被自然所控制着。人们的力量太过渺小,对于周围
3、的环境根本没有什么改造能力,也没脱离开自然的食物链。附图1 在这个时期,人类智力水平还比拟低,但是,随着时间的继续,人类也在慢慢进步。2,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这个时期很长,从一开始聚落的出现,到后来工业革命之前,都大致可以归为这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人类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在为生存奋斗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了如何改善自我的生存环境,使之满足生存平安等需要。但是,由于人们的力量还是有限,能改造自然的力量还是很小。所以,人们会尽量去思考如何和自然更好的共存,如当时世界各地原始群居地点的选择和居民点的选址,都会尽量利用有利地形,建在近水、向阳、避风的地段。附图2 当时中国还开展出了很多经典的理论著作,如伍
4、子胥提出了“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的规划思想,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管子中记载的:“高勿近埠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古典园林的规划模式,江南园林的兴起;甚至包括法国凡尔赛宫为代表的改造自然似的建设。都可以从中看出,人们在这个阶段,都在努力的和自然和谐共存,选择更好的选址、更自然的规划模式,更加的喜爱自然之美。附图3 不过,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人类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3,人类与自然对抗。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力量瞬间被提升了很多,于是人类就自认为拥有了可以和大自然相对抗的能力。这一时期,人们随意的按照自己的意
5、愿来改造自然,破坏自然,用着大型机械,将山推平、将坑填埋等等,在破坏自然环境的同时,彰显着人类从工业革命中获得的力量。 由于,不顾自然的容量、不管环境的好坏,导致了大量的社会问题、生存问题出现。所以,在后期,人们也意识到园林绿地规划的重要性,开始在设计中参加景观、园林的设计。但还是以人类的改造为主。比方在某些方面来说,三峡大坝也可以算是一个这种改造自然的结果,它一开始还好,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现在几乎每年要花2022多亿元进行善后,便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人力真的可以和自然抗衡吗。 慢慢的,自然环境问题等等的产生,促使人类开始更多的反思。 4,人类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们意识到,想要有良好的自
6、然环境,不是光靠我们人类的力量去改造就可以了的,那只会让我们陷入“大跃进的错误思想。我们必须更多的依靠自然,更好的去尊重自然,然后才能生活得更好。 似乎大家又回到了与自然共存的阶段,开始尽力思考如何更好的利用地形,更好的“因天时,就地利。 但是,人类已不只是简简单单的追求一种共存的关系,而是追求、探索一条和谐共生的道路。共生不是单纯的共存,而是,一种互惠互利、共同进步的微妙关系,它既来源于共存,但又远远高于共存,异常的复杂。 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日本的建筑师黑川纪章,他的著作新共生思想,探讨了在现在这样一个新时代,我们的社会、建筑、经济、景观、人文等等方面的内容,然后告诉我们要如何去学会和自
7、然、和环境、和社会的共生。因为只有通过和谐共生,我们才能走向未来,而不是走向消灭。 5.本教材主要章节有如下精髓: 城市园林绿化作为城市根底设施,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和城市环境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局部。城市园林绿化是以丰富的园林植物,完整的绿地系统,优美的景观和完备的设施发挥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为广阔人民群众提供休息、游览,开展科学文化活动的园地,增进人民身心健康;同时还承当着保护、繁殖、研究珍稀、濒危物种的任务。优美的园林景观和良好的城市环境又是吸引投资、开展旅游事业的根底条件。城市园林绿化关系到每一个居民,渗透各行各业,覆盖全社会。园林绿化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健康和活力,随着
8、经济开展和社会繁荣,园林绿化事业的地位和社会需求将不断提高。分析其内部结构,大致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1.公共绿地管理。包括各级、各类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其它公共绿地及城市道路绿比管理。 2.专用绿地管理。包括防护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工厂、机关、学校、部队等单位的附属绿地。 3.园林绿比建设、养护管理。包括园林绿化工程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单位和队伍。 4.园林绿化材料生产。包括为城市园林绿化效劳的苗圃、草圃、花圃、种子基地等生产绿地管理及专用物资供给、保障事业。 5.园林绿化科研、教育、效劳管理。包括园林绿化专业的科研、教育单位及园林内的商业、效劳业单位。 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施工、养护、
9、管理、效劳、生产、科研、教育等几个环节,密切相关,互相衔接,在国民经济中,形成了独立的产业体系。同时又与城市规划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以及园艺、育种、植保、林业、气象、水利、环保、环卫、文化、文物、旅游、商业、效劳等项事业开展密切相关或相包容,又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要同城市各项建设密切结合,协调开展。从总体上看,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具有为其它产业相人民生活效劳的性质,是城市社会保障和社会效劳系统中的组成局部,属于第三产业。其中园林树木、花卉和其它绿化材料的培育、养护同于种植业,有第一产业特点。园林绿化施工及专用设备材料制造,与建设业和制造业相似,有第二产业特点。 新中国建立后,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取得进展
10、,但经历曲折道路,近十多年来,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得到新的开展。截止1990年底,全国467个城市共有绿地474613公顷。其中建成区园林绿地217601公顷,公共绿地57863公顷。城市绿化苗圃有13941.5公顷,为城市建成区面积的1。年植树量约1亿株。平均每城市居民占有公共绿地3.9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平均为19.2,建成区平均绿地率为16.9。共有公园1926处,面积39084.2公顷,年游人量达99628万人次。园林绿化系统内职工总数为202315人。1990年园林绿化事业全年的维护、建设、更新改造支出总计88979万元,占城市维护建设总支出4.23%。 我国园林绿化还比拟落后,城
11、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都较低,而且,园林绿地的绿化质量普遍不高,同世界兴旺城市相比差距悬殊。在此情况下,侵占绿地、改变现有规划园林绿地性质的情况却时有发生,对现有成果的稳固和开展造成巨大威胁。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多,城市用地标准低,经济和社会开展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国家财力、物力满足不了实际需要,加之对园林绿化作用认识缺乏,管理机构不健全,法规、政策不配套,影响了园林绿化事业的开展和行业管理的实施。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我国的根本国策。城市园林绿化是国土绿化的组成局部,受国家法律保障,列为政府的职责、公民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法和其它法律
12、、法规都作出了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保护绿地、树木的规定,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还作出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从法律上确立了城市园林绿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中的地位。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开展,城市环境矛盾日趋突出,而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中促进良性开展的积极因素,在创造优良的生产环境和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方面的作用是其它系统所不能代替的。所以,城市园林绿化是治理污染、提高环境质量必不可少的手段。中共中。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十年规划和八五方案的建议中指出积极植树造林,提高绿化水平,为人民创造清洁、优美的生活环境和积极治理污染,使环境建设同国民经济开展相协调的任务。国务院于
13、1991年颁发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暂行条件中规定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税率为0,表达了国家对城市园林绿化的重点支持政策。根据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和国家计委关于制定实施方法的通知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法。 一、指导思想 一园林绿化是以园林植物为主体,以占有土地为根底的事业。将市区各类绿地同城市依托的自然环境,统筹规划,形成有机的绿地系统,维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自然地貌,文物古迹,保证规定标准的园林绿化用地。努力提高园林绿化水平,创造适宜、优美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造福人民。 二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开展方案,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开展。紧密结合城市建设、改造和各项建设工程,实行同步规划、
14、方案、设计、施工、验收,及时发挥投资的总体效益。园林植物依靠持续的养护管理,不断生长、成熟,增长其功能和效益。不间断的养护、管理是建设的继续,保证养护管理的持续投入是事业维持所必须的。 三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既要高瞻远瞩,根据城市环境治理、改善生态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规定园林绿地建设的规模和分布规律,制定长远开展规划,并留有余地;又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制定切实可行的开展目标和分期的实施步骤。挖掘土地潜力,提高效率,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土地和空间,植树绿化,开辟绿地。 四在目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园林绿化体系下,要加强行业管理,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园林绿化知识,组织发动公民义务植树,
15、同时依靠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调动各行业和广阔人民群众,共同搞好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养护、管理工作,实现绿化地市的目标,使全市人民共同受益。 五园林绿化事业所产生的生态、经济效益是社会的巨大财富。但是,这些效益不可能为园林部门直接收得,事业的维持和开展主要靠国家、社会的支持和政策上给予的某些照顾。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应利用有利条件,搞好经济管理改革、提高维护保养水平和效劳质量,合理地组织收入,减少国家的财政负担。促进旅游资源开发,开展外向型经济,组织园林技术和产品出口,努力增加收入。 六开展园林绿化科学技术,依靠科技进步,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武装全行业。改变目前的以传统方式、体力劳动、手工操作为主的落后面貌,提高全行业的效率。 二、规划目标和开展序列 在八五期间,实现入均公共绿地5平方米指标的根底上,规划2022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要到达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平方米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到达30,将城市一切可以绿化的地方部绿化起来,形成完整有机的绿地系统,搞好城市依托的大自然环境绿化。与此同时,扩大园林绿化职工队伍,提高队伍素质。 为实现上述目际,城市园林绿化应依据以下开展序列,执行产业政策,并作为各项经济政策的导向目标: -重点开展公园、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