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 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要求,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根本公共效劳常住人口全覆盖,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开展观为指导,适应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开展,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开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开展。统筹户籍制度改革和相关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合理引
2、导农业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二)根本原那么。 坚持积极稳妥、标准有序。立足根本国情,积极稳妥推进,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合理引导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预期和选择。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尊重城乡居民自主定居意愿,依法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不得采取强迫做法办理落户。 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开展水平、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提供根本公共效劳的能力,实施差异化落户政策。 坚持统筹配套、提供根本保障。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根本公共效劳均等化,不断扩大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城镇根本公共效劳覆盖面。 (三)开展目标。进
3、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加快建设和共享国家人口根底信息库,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效劳、根本养老、根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根本公共效劳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到2023年,根本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有效支撑社会管理和公共效劳,依法保障公民权利,以人为本、科学高效、标准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二、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 (四)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和其他建制镇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
4、口。 (五)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在XX县区人口50万至20230万的城市合法稳定就业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到达一定年限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压力小的地方,可以参照建制镇和小城市标准,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压力大的地方,可以对合法稳定就业的范围、年限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范围、条件等作出具体规定,但对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不得设置住房面积、金额等要求,对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的要求不得超过3年。 (六)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在XX县区人口20230万至300万
5、的城市合法稳定就业到达一定年限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到达一定年限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XX县区人口300万至500万的城市,要适度控制落户规模和节奏,可以对合法稳定就业的范围、年限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的范围、条件等作出较严格的规定,也可结合本地实际,建立积分落户制度。大城市对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的要求不得超过5年。 (七)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改进XX县区人口500万以上的城市现行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经济社会开展需要,以具有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
6、)、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连续居住年限等为主要指标,合理设置积分分值。按照总量控制、公开透明、有序办理、公平公正的原那么,到达规定分值的流动人口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成年子女、父母等,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八)有效解决户口迁移中的重点问题。认真落实优先解决存量的要求,重点解决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可以适应城镇产业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环境的人员落户问题。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等常住人口的城镇落户率。 三、创新人口管理 (九)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表达户籍
7、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统计制度。 (十)建立居住证制度。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到其他设区的市级以上城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在居住地申领居住证。符合条件的居住证持有人,可以在居住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根本公共效劳提供机制。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劳动就业、根本公共教育、根本医疗卫生效劳、方案生育效劳、公共文化效劳、证照办理效劳等权利;以连续居住年限和参加社会保险年限等为条件,逐步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中等职业教育资助、就业扶持、住房保障、养老效劳、社会福利、社会
8、救助等权利,同时结合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逐步享有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和高考的资格。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扩大向居住证持有人提供公共效劳的范围。按照权责对等的原那么,居住证持有人应当履行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等国家和地方规定的公民义务。 (十一)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实际居住人口登记制度,加强和完善人口统计调查,全面、准确掌握人口规模、人员结构、地区分布等情况。建设和完善覆盖全国人口、以公民身份号码为唯一标识、以人口根底信息为基准的国家人口根底信息库,分类完善劳动就业、教育、收入、社保、房产、信用、卫生计生、税务、婚姻、民族等信息系统,逐步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信息整合和共享
9、,为制定人口开展战略和政策提供信息支持,为人口效劳和管理提供支撑。 四、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权益 (十二)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是法律赋予农户的用益物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是农民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应当享有的合法财产权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依法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探索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方法和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保护成员的集体财产权和收益分配权。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标准运行。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那么,引导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10、进城落户农民是否有偿退出三权,应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尊重农民意愿前提下开展试点。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 (十三)扩大根本公共效劳覆盖面。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开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逐步完善并落实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政策以及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的实施方法。完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制度,面向农业转移人口全面提供政府补贴职业技能培训效劳,加大创业扶持力度,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将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纳入社区卫生
11、和方案生育效劳体系,提供根本医疗卫生效劳。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标准接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并落实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方法和异地就医结算方法,整合城乡居民根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实施统一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提高统筹层次,实现根底养老金全国统筹,加快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根本养老保险制度,落实城镇职工根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养老效劳体系,促进根本养老效劳均等化。完善以低保制度为核心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城乡社会救助统筹开展。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采取多种方式保障农业转移人口根本住房需求。 (十四)加强根本公共
12、效劳财力保障。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完善促进根本公共效劳均等化的公共财政体系,逐步理顺事权关系,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中央和地方按照事权划分相应承担和分担支出责任。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完善地方税体系。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财力均衡力度,保障地方政府提供根本公共效劳的财力。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十五)抓紧落实政策措施。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涉及亿万农业转移人口的一项重大举措。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城镇化进程的客观规律,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敢于担当,按照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新要求
13、,切实落实户籍制度改革的各项政策措施,防止急于求成、运动式推进。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本意见,统筹考虑,因地制宜,抓紧出台本地区具体可操作的户籍制度改革措施,并向社会公布,加强社会监督。公安部、开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法制办等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抓紧制定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完善法规,落实经费保障。公安部和开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区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工作加强跟踪评估、督查指导。公安部和各地公安机关要加强户籍管理和居民身份证管理,严肃法纪,做好户籍制度改革的根底工作。 (十六)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全面阐释适应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开展、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准确解读户籍制度改革及相关配套政策。大力宣传各地在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保障合法权益、提供根本公共效劳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合理引导社会预期,回应群众关切,凝聚各方共识,形成改革合力,为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