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情感形式翻开文本图片集陈振濂(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今天专程参加“情感形式胡抗美、沃兴华书法展研讨会的嘉宾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朋友,到会的专家非常多,很难得中国书协六个副主席都到场,还有中国书法院的王镛院长和石开研究员,他们都是非常著名的专家。我受胡抗美、沃兴华两位先生的委托,主持这次研讨会。今天研究会分成两个板块,先请已经有准备的专家学者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围绕胡抗美、沃兴华两位的书法展,从“情感形式的公共话题里面,抽取出值得讨论的论题,请大家作比较自由的发言和讨论。何永康(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著名红学家):我谈两点感想。第一点,历来诗歌和书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某种意义上说,好的诗人
2、不一定是书法家,但是好的书法家必定是诗人,这对书法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抗美先生是位很有才华的诗人,他的旧体诗写的非常出色,所以在他的书法艺术形式中,充满了真情实感,既充实又有光辉,这就是美。第二点,抗美先生的大作论书法形式是一篇非常精彩的论文。抗美先生对书法深层形式的探究很执着,他认为深层形式就是书法的内容,没有内容的表层形式必定是飘浮的。我以为,抗美先生说的内容就是书法家的真情,书法家的诗情,书法家对世事的领悟。这次展览主题是“情感与形式,实际上就是“内容与形式,不管到什么时候,艺术作品的内容都是艺术家真诚的情感,所以我觉得这次书展的主题定得非常高明,它抓住了书法艺术的灵魂。我读过不少抗美先
3、生的作品,他的作品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天地间正气,充满了诗意,他的浪漫使他的作品深层形式显得那么厚大,那么汪洋恣肆,我们在他书法作品里面读到了了不起的成就。王镛(中国书法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首先祝贺两位作者、两位好朋友的展览在上海美术馆圆满举办。这个展览定的主题是“情感形式,我觉得非常深刻,切中当下书坛的要害问题。两位作者大家都比较熟悉,沃兴华不用过多介绍,他出版的书籍很多,这些年一直在北京讲课,受到了同学们非常好的评价,而沃兴华创作的风格,一直受到争议。他前几年出版的有关临摹的各种专著对古代各种风格作品的临摹与理解,其根本功在当今书坛少有的几个高手之上。抗美对书法的探索来势凶猛,
4、有几次他的作品给我很大震动。比方有一次在他的工作室,看到一件丈二的大草书,按理说草书在相当的速度,在种种条件限制之下写这么大,包括对整体的把握,都是非常困难的。那张草书从各个方面考察,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还有一次我们搞了探索性的书法展览,在李相国的画廊里面,抗美写了一件“现代意义的书法,大概就两个字,字很大,有6尺、8尺,那两个字从情感的宣泄到恰当的形式搭配,把握的很好。我为什么说这次“情感与形式的展览很重要?因为在这之前,对这个问题大家的认识都是很混乱的:形式其实是艺术的本体问题,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前,讨论形式和内容时,人们往往把形式附属于内容,因为内容反映阶级斗争,能够为政治效劳,所以内
5、容的地位非常高,形式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谈形式是很受忌讳的,吴冠中先生强调形式,一直受到批判,甚至被当成了反动派。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后的今天重新探讨这个问题,是很有意义的。在艺术中,尤其是在我们从事的视觉艺术中,“形式是作为结构组织和一切造型手段的总和的代称。古人每天的谈论也离不开形式,根本功要锻炼点画,研究造型、章法和布白,这些完全是我们所说的形式问题,当“形式这个词从西方传进来后,我们却感到陌生。其实,形式问题非常重要,离开了形式,字怎能写好?当然,情感也是艺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情感的注入,那么艺术就没有生命。古人对情感也一直很看重,刘勰在文心雕龙说“为情而造文,我们写诗写文是从情感出发,
6、是为情感而做的,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一个公文、一个通知就没有情感,当然就谈不上文学作品,作为书法来说也是同理。没有情感的书法,比方馆阁体,它代表的就只有形式,表层的、很浅薄的形式美,也就是整齐、外表的漂亮,缺乏情感,因此没有生命力,是僵化的,艺术价值肯定不高。说到“情感,这两个字太复杂了,我们这里谈的情感主要是高级的审美感,书法要解决的是书家在有了这种审美感后,如何调动一切形式手段,来充分地表现这种审美感,这是书法的途径,也是书法的根本任务和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关于这种审美感,在古人的二十四诗品里有非常棒的描述,头一个就是“雄浑,还有“高古、“飘逸等等二十四种,诗品描写的审美感受和书法非常靠近,
7、可见艺术有很多共同之处。确切地说,这才是“情感两个字所要表达的,而不是喜怒哀乐等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情感。我们谈论的“情感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不断深化。比方说“雄浑,一个时期和几百年后,人们对它的理解和深入的程度又不一样,二十四诗品里面,当时的主流思想肯定是儒家,主张的是温柔敦厚,比方“拙这一类的在二十四诗品里就没见到,“拙也是审美的对象,在碑学书法中也一直很流行。在碑学初期,赵之谦就认识到“拙的重要,认为“拙是艺术中最高的境界,我们熟悉他的作品,今天来看,不过是对当时帖学长期以来“巧的审美的一种叛逆,在当时已经够“拙的了,但如果跟民国时期的于右任比起来,赵之谦的书法还是显得相对巧。然而,再把于右任
8、和浙江的徐生翁来比,他那个“拙就又差多了,徐生翁的“拙可能是我们认识到的最拙的,其中还有“稚,也就是“稚拙审美的品格。我觉得这类审美从没有到越来越开展,一直在不断前进,也给我们提供了艺术创作无限开展的可能性。我有时候觉得书法界讨论这些问题其实挺可悲的。因为在来之前,我听说微博上有人讨论书法是不是艺术,有相当多的人认为书法不是艺术,有很多人认为书法就是写字,是技艺,是手艺,有的人说书法是文化。对此我很有感触,我说怎么现在还在讨论这种问题。后来我想了想就没那么气愤了。说这些话的人,无一例外都是以模仿为主的,要么模仿古人,要么模仿今人,很简单地每天把字写熟了,说明这些人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不惜把书法的地位贬低下去,而他自己站在利益的制高点上,掌握话语权。手艺主要是靠传承,师傅怎么教,徒弟就怎么做,而艺术核心问题是创造,脱离艺术的创造问题对他有利,他便说书法不是艺术。依此类推,原来搞哲学的人,他自然认为书法理论当中充满古代哲学的光辉记得有一位哲人说过,每个人发言,每个人表态实际都是站在自己立场、自己利益这个方面的。我觉得讨论要站在比较客观的角度,站在书法艺术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