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寺坞村创立“一村一品工作总结 蚕桑文化 近年来,寺坞村在各级党委、政府、县级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把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蚕桑生产向基地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快速方向,有效地促进了全县特色产业基地的形成及农民收入的增加,蚕桑产业成为寺坞村的农业支柱产业。 蚕桑产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初步形成一个现代农业园区。池淮镇寺坞村距XX县区城40公里,距镇政府2023公里,交通便利。该村地处山区,十里干滩,常年水源缺乏,大片土地种田缺水,产量低。全村总户数为320户,有236户从事养蚕业,占全村农户数的比例是74%;120235口人,农业劳动力590人,耕地面积14
2、00亩,2023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9443元,高出本县人均收入8583元的2023%。全村农业经营收入371万元,其中蚕桑收入为267.8万元,占农业经营收入的72%。 全村桑园面积连片种植有880亩,桑园根本集中连片。2023年饲养蚕种1800张,生产蚕茧76.5吨,蚕桑产值267.8万元,占农业经营收入的72%。在充分发挥蚕桑优势,不断壮大蚕桑养殖产业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由种植业为主向种养结合等产业共同开展转变;农民收入由单纯依靠种植业收入向养殖、务农、务工、经商等多元收入转变,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全面提升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 202223年2023月,村两委班子抓住
3、农业对口工程建设的契机,通过召开发动会、观摩学习等形式,大力宣传国家扶持政策、蚕桑生产形势、经济效益、适用技术等方面知识,成立蚕桑专业合作社,调动和吸引村民积极参加合作组织的积极性。202223年12月注册成立了“XX县区绿洲蚕桑专业合作社,90%以上的养蚕农户参加到合作社中。合作社在技术指导、物资供应、蚕茧收购上为农户开展效劳,并与农户签订蚕茧收购合同,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二次返利。合作社成立后,为建设特色产业示范园和堤升“一村一品蚕桑产业环境,更好地开展蚕桑生产,村两委班子和本村绿洲蚕桑专业合作社组织养蚕大户外出学习养蚕先进技术和推广“一村一品经验,通过聘请特产局专家进行讲座,宣传“一村一
4、品专业村典型和经验,在全村营造开展气氛,增强全村人民的开展意识。在重点抓好一批养蚕大户“一村一品示范户建设的同时,按照“高目标引领、强措施推进、高效率落实的思路,对全村的所有农户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并突出蚕桑养殖产业建设,形成“专、新、特的“一村一品产业格局。 依托蚕桑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一是根据蚕桑生产标准要求,推行园区统一连片规划种桑,全村880亩桑园,集中连片的到达85%以上。根本消除了粮桑混种造成的农药中毒现象。二是统一推广新品种。202223年,寺坞村开始推广最新一代雄蚕新品种,到2023年,实现全年饲养雄蚕新品种,实现了蚕品种的更新换代。三是统一推广桑园病虫害统防统治。开
5、化的 桑园主要病虫害是桑螟,且主要危害是第三代。为此,由合作社统一组织,在7月下旬,开展桑园病虫害统防统治,桑螟发生率比去年下降了45%。四是统一规划建设小蚕共育室,组织小蚕共育。2023年,新建改建小蚕共育室750平方米,组织小蚕共育625张。 我村大力开展“一村一品为产业开展方向,取得可喜成效。2023年饲养蚕种1700张,生产蚕茧76.5吨,蚕桑产值267.8万元。236户养蚕,养蚕户占总户数的73.8%。蚕桑收入占农业经营收入的72%。养蚕户户均蚕桑收入达11345元。我村在充分发蚕桑优势,不断壮大蚕桑养殖产业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由种植业为主向种养结合等产业共同开展转变;农民收入由单纯依靠种植业收入向养殖、务农、务工、经商等多元收入转变,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全面提升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全村“一村一品在向纵深开展的同时,已成为寺坞村主导产业和主要经济来源。 寺坞村今后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开展蚕桑生产,积极建设特色蚕桑基地示范园和提升“一村一品蚕桑产业,力争到2023年,将现有蚕桑基地880亩建成高标准的蚕桑示范园区,年养蚕发种量达1800张,年产值达300多万元。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