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金融业有效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思考.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94442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金融业有效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金融业有效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金融业有效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金融业有效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金融业有效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3年金融业有效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金融业有效支持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一、新型城镇化对于金融支持提出的新要求 (一)金融需求总量大幅增长 作为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金融在城镇化进程中对完善根底设施建设、支持城镇化过程中实体经济的开展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未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金融的需求也将不断释放、开展和变化。根据202223年发布的中小城市绿皮书推测,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到达65%左右。这意味着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工作生活。保守估计到2030年社会保障和市政公共设施支出资金需求将到达40万亿。这些资金如果仅仅依靠财政是远远缺乏的。与此同时,财政资金的来源也逐步萎缩,主要依靠廉价征地获取财政收入的方式不

2、具备持续性,同时2023年底中央为控制地方债务风险严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总量,这都将加大财政支持城镇化建设的难度,那么,新型城镇化中的金融支持在未来那么将扮演一个更为重要的角色。 (二)金融需求主体呈现多元化 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农村人口的城市转移必然带动第二、第三产业的开展,金融需求主体必然呈现多元化趋势。一方面金融需求主体已从传统农民扩大到农村中小企业、种养殖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农业主体;另一方面需要金融支持的工程日益增多,如农村根底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公共效劳等,这些主体和工程对金融效劳需求存在较大差异,需要金融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多元的金融效劳。 二、当前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缺乏

3、 城镇化意味着大量根底设施建设如住宅、学校、医疗机构、公共设施等,建设这些工程除了政府的财政支持外,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必不可少。但从当前实际来看,与城镇化相适应、相匹配的金融体制还不完善,绝大多数金融资源、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集中在重点区域和中心城市,众多小城市、乡镇和农村地区长期处于金融效劳链的末端,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力量薄弱。 (一)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不完善。目前在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中,缺乏对小城镇建设有效的信贷指导和协调。还没有建立城镇化信贷操作的制度和方案,也没有开发与城镇化建设相匹配的专项贷款,更缺乏支持城镇化信贷投放的外部鼓励和风险补偿的长效机制。与农村金融开展相联系的土地制度改革、投

4、资环境、司法环境、信用环境、公共根底设施效劳建设等改革尚未到位。金融在支持城镇建设方面仍处于零星、散乱和自发状况,支持力度非常有限。 (二)金融机构市场定位与城镇化开展战略存在矛盾。大企业和优质客户是各商业银行争相竞争的对象,支持小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那么主要依靠农村信用社,这远不能满足城镇化开展需求。并且,大型商业银行实施的集约化经营开展战略也直接导致乡镇级银行机构网点缺失,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存在资金供给缺乏、金融工具同质化问题突出、产品开发针对性不强、金融效劳能力薄弱不能满足城镇化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等问题。 (三)城镇化建设中的信贷需求难以获得满足。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效劳需求特别是起步

5、阶段的金融效劳需求,主要表现在根底设施建设、公共设施建设、住宅建设等方面,这些需求一般都存在着选择承贷单位难、担保难、还款来源受限制等不利因素,城镇化建设中的贷款需求与优质信贷客户相比缺乏竞争力,很容易在银行机构信贷审批时被淘汰。城镇化需要有活力的微观经济主体的支撑,但银行业对创新型企业开展的支持力度却相对缺乏,针对农业科技、农产品开发、水利设施、农产品营销等方面的金融产品和效劳还根本处于空白。此外,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专业化程度提高,农户对信贷需求不断增加,但因信用缺失、抵押担保资源匮乏等因素,农户期望的贷款额度往往远远高于农村金融机构给予的授信额度。 (四)城镇化建设融资结构严重失衡。

6、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需要巨大的资金量,无论是城镇自身的根底设施建设还是中小企业开展都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支持。但城镇化建设融资方式过于倚重传统的银行信贷手段,间接融资居主导地位,直接融资比重较低,仅凭信贷融资难以满足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对金融产品的多样化需求,而且降低了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抑制了城镇化进程的推进。 (五)金融产品的单一缺乏以满足城镇化建设中的资金需求。目前我国城镇化的金融支持过度依赖于传统的银行信贷,而新型城镇化涉及众多不同类型的经济主体和各类不同的经济活动,包括不同层次的农业产业化需求、产业集群开展的需求、根底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等。传统金融产品缺乏针对性的金融创新,无法满足新型城镇化多元

7、化的资金需求。可见,金融支持我国城镇企业开展的力度有待加强。 三、金融支持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一)充分发挥各类金融机构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参与城镇化开展 一是发挥政策性金融在城镇化过程中先导作用。国家应出台相应政策措施,促进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开展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贷款,也可以成立新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专门满足城镇化中根底设施建设的贷款需求。二是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应主要在健全城镇功能和开展城镇社会效劳中寻求商机。例如,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主要在开展城镇经济、促进社区效劳水平提高上开展金融效劳,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农产品结构调整、农产品

8、深加工、运输、储存等,同时积极支持面向城镇社区效劳的各类效劳机构,特别是有需求潜力和就业容量大的效劳业,促进城镇第三产业开展。三是发挥保险机构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应有作用。具体而言,就是要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公司承保理赔、风险控制等方面的专业优势,鼓励保险公司经办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村小额保险、方案生育保险等保险业务,为失地农民提供意外、养老、医疗、生育等多层次、多类别的保障,切实提高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要加快开展农业保险,支持保险业提供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产品,有效化解、转移土地集中耕种、种养业规模化、农业现代化的自然和市场风险。要大力支持有实力的商业保险企业投资城镇化重点建设工程,允

9、许保险企业根据保险资金特点,创新股权投资产品,开展夹层基金和fofs(基金的基金)等。四是发挥信托机构在城镇化建设的应有之力。发挥信托的横跨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产业市场的优势,可充分引导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参与各地水利、电力、路桥、污水处理等根底设施建设。参与农村土地流转,为城镇化建设发挥更大的效劳价值。五是建立和开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效劳县域小企业的生力军作用,努力推动地方中小银行开展成为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有序扩大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试点。同时,大力引导国有商业银行设立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六是改变市场准入条件,为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机构

10、翻开方便之门。 (二)调整优化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银行信贷政策体系 一是重点支持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化、现代物流和效劳业、城市根底设施建设等领域,尤其要加大对城乡一体化中产业融合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出台差异化的区域信贷政策。二是支持创新型企业开展。充分考虑低碳和环保因素,促进资金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转移到低碳产业,引导信贷资源投向符合国家政策的新兴、先进、绿色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支持生态化城镇建设和开展。三是创新效劳产品,提升效劳层次。从信贷、结算、理财等方面开展“一站式效劳,满足企业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积极开展中小企业股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等品种。针对新型农业经营

11、主体,创新满足农业产业化开展的信贷产品,大力运用林权抵押贷款、订单农业贷款等信贷新模式促进农业规模经济效益的提升。支持城镇居民就业创业,灵活运用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农民工创业贷款、扶贫贴息贷款、联保贷款等模式,扶持城镇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创业就业,有效提高小城镇建设的金融效劳覆盖面和满足率。 (三)加快城镇化中的金融效劳体系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同时可以引入开展城镇建设融资bot和tot模式,推广发行市政府债券等新型融资模式。逐步完善投资者权益保护制度,引导保险公司等各类基金对城镇化建设进行投资,不断拓宽城镇化的融资主体和融资方式。在引导各类资金进入的

12、同时,必须要确保拥有良好的金融环境。政府可以通过提高贴息水平、减税免税等方式,发挥财政投资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将民生、根底建设领域作为一块业务重点,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流向这类领域,建立金融支持的长效机制。在此根底上建立完善的信用和风险机制,例如政府组建完善的政策性保险体系以及担保组织,完善城镇化建设的信用体系,提高融资能力。另外,可以将教育、医疗等根底设施等民生领域的资产纳入担保范围,提高工程的保障性以吸纳更广泛的资金来源。 (四)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大力开展资产证券化 推动金融产品创新能够优化金融的资金优化配置功能。从目前来看,资产证券化无论从融资需求和投资需求上都有很大的市场潜力。通过资产

13、证券化的开展可以为城镇化进程提供更有效率的市场机制,解决当前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产生的制度性障碍和约束。此外,大力开展资本市场,特别是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扩大直接融资在金融市场的比重,能够为中小企业的开展提供更加有效的资金支持。 (五)满足新增城镇人口的金融需求 一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城镇保障房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对保障房建设的信贷投入在规模、利率优惠、审批等方面予以倾斜。二是支持新增城镇人口的住房需求。降低住房信贷门槛,严格执行差异化住房信贷政策,努力满足新增城镇人口的首套住房刚性需求。三是加大城镇转移人口在教育、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力度。顺应信息化与城镇化协同开展的新趋势,加快电子渠道建设,重视网络金融、移动金融、自助金融等新型效劳渠道,扩大有效效劳覆盖,改善客户体验,逐步推进农村金融结算效劳现代化。 第8页 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