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展都市现代农业之研讨 近年来,随着xx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快和农业市场竞争日趋剧烈,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建设,已成为xx经济社会开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这方面,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给我们带来有益的启示。 一 台湾地区早期的经济开展战略,是以农业为根底,依靠农业积 累支持工业开展,带动其他产业腾飞。但是,随着岛内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台湾农业在与快速开展的工商业竞争中,逐渐处于不利地位。到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步入明显的停滞、萎缩状态,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迅速减少,并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农业生产规模过小,农民收入偏低,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国际农产品给农业带来巨大冲击,等
2、等。为了使农业走出困境,提高农民所得,台湾加快推进农业的产业升级、转型,这样,以观光、休闲、体验为主要特征的都市农业在台湾地区逐步兴起。 20世纪70年代末,台湾开始出现通过开放成熟期的果园,使之成为既可让游客欣赏美景,又能让游客采摘、品尝、购置新鲜水果的观光农园。随后,其他类型的农园如茶园、菜园、花园、牧场、渔场相继向游客开放。80年后期,观光农园逐步向内容更加丰富的休闲农业开展,经营形式包括自助农园、森林游乐区、乡村旅游、休闲农场等,能提供采摘、垂钓、露营、烤肉等多种休闲活动。90年代初,市民农园最先在台北出现,由农户提供土地供市民亲自耕种,将农业的生产、休闲、教育等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3、为了引导都市农业健康开展,1983年,台湾地区农政部门制定了“开展观光农业示范方案,使观光农业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和程序化。农民开办观光农业园首先必须向乡镇农会提出申请,并由县政府及省农林厅协同实地考察,适者纳入辅导对象,草拟方案由省农林厅审核后编立年度方案,再由台湾“行政院农委会拨给补助经费。1990年,台湾“农委会在“改善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所得方案中,研讨了“开展休闲农业方案,从技术、经费、宣传等方面对休闲农业进行支持。1992年12月,台湾“农委会颁发了“休闲农业区设置管理方法,制定了休闲农业区的一些根本条件,如面积至少要大于50公顷,而且必须连成片;必须有较多农民参加,且有当地农产品
4、可供销售;必须有美丽景观可供欣赏;必须有丰富的农业经验可以让人体验等等。1994年,“农委会又出台了“开展都市农业先驱方案,积极辅导各地办理示范性的生活体验型市民农园。 其间,台湾积极推动“三生农业政策,即把农业的开展引向“生产、生活、生态结合,平衡开展,到达生产企业化、生活现代化、生态自然化。生产企业化要求每个农业生产单位有一、二个主导产品,按照科技化、设施化、标准化、高效化、企业化的要求组织生产;生活现代化那么要求农业生产单位提供一定的生活休闲设施,为市民度假旅游效劳;生态自然化要求农业生产保持良性循环,维持生态平衡。在这些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台湾都市农业得到了迅速开展。 二 目前,台湾地区
5、都市农业的主要形式有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市民农园、假日花市、观光渔场、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森林游乐园、屋顶农业等,各种形式的都市农业的开展水平、成熟度及政府扶持也有差异。 观光农园是由农民开放成熟期果园促销而逐渐开展起来的。目前台湾地区共开放观光园202300多处,开放作物种类有柑橘、百香果、莲雾、杨桃、桃李、草莓、龙眼、茶叶、花卉等20多种,其中,仅台北市观光农园的面积就有300多公顷,共有300个农户参与观光农园的经营。 休闲农场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区。除休闲性农业活动外,休闲农场一般具有多种自然资源,如山溪、远山、水塘、多样化的景物景观、特有动物及昆虫等,因此可开展的休闲活开工程较其他
6、类型的休闲农业更具多样性。游客在休闲农场内,不仅可以观光、采摘、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游乐。休闲农场一般由数个农民或多个农民团体联合兴办,规模比观光农园要大,面积一般在50公顷以上,经营的工程比较多元化。为使休闲农业开展能维持农业本质,台湾“农委会对准备开展休闲农业的地点,都要聘请专家进行实地考察与评估,通过详细评估后进行规划与设计,并由乡村社会、民俗文化、社会心理、景观生态、水土保持、森林园艺、环境工程、旅游观光、农村建设、地政等各方面的有关专家学者及单位代表组成“休闲农业咨询小组,执行休闲农业规划设计的决策咨询。通过评审核定的休闲农业区,均由“农委会资助经费,经营主体方提供配套资金。 市民农园是由农民提供农地,让市民参与耕作的园地,主要分布在城郊或都市化地区。从经营主体看,台北市均由农民将农地直接分块出租给市民,而中南部地区那么大多由农会管理或由承租户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