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议生态恢复的路径与经济社会转型 近代以降,人类社会竞争性掠夺式开展,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资源匮乏。生态危机不仅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开展,还引发了人类在生存环境、食物医疗、种属基因等方面的系列危机,这些危机可总称为人类生态综合性危机。由于解决这种危机措施的着眼点大多局限在传统概念上的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以及植树绿化和节能减排等范围内,因此,其效果局囿于降低或减慢环境破坏的程度、规模、速度及范围内,而不能从根本上使其遏制,更无法对生态实施修复和再生。虽长期以来环保呼声日隆,但是全球性生态危机仍在加速扩大化,甚至演变为多元性劣化。本文认为,真正有效解决生态危机,须跳出狭隘的生态观念和传统的解决
2、方法,寻求新的生态恢复和保护路径,以实现经济社会的生态性转型。 一我国生态恢复路径 我国开展方式的追求数量特色,以及指导生态恢复的思想存在局部偏差,如误把大片的单一植树造林和良好绿化当成生态良好;绿化时过于注重形态设计和色彩观感;重视森林覆盖率,以及造林的规模、声势,而无视其综合生态功能和质量;无视对较大区域内生态多样性和地带性的恢复、保护等,使得对环境的破坏难以真正停止。但是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大量存在1以及“丰富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自然条件和实验时机2;尤其是大量闲散的城乡劳动力能使政府历史性地实现以人力资源换取多样性生态资源的战略目标。因此,笔者认为只要趋利避害,在
3、区别东中部及西北部不同地区生态环境实际情形的根底上,力争在生态恢复的路径上实现突破,将生态恢复、经济开展、生态科技开发等统筹规划,那么恢复生态并非难以作为。 (一)东中部地区的生态恢复和保护 1.广阔乡村地区生态的恢复与保护。乡村有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在整个生态恢复和维护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乡村地区的生态恢复至少须经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组织专家学生进行地区性资源的摸底汇总,并确定不同植被的区域适宜性。重点到自然保护区和交通不便、人为破坏较少等的地区进行。这项工作已有局部根底,但应看到多样性普查并非易事,全球物种估计只有约2023%被记载下来,3因此必须设置长期性的机构,进行长期普查
4、。植被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起着根底性作用,因此普查时可以先行确定不同植被的区域适宜性,考察不同植被个体在生态的群落性、复合性、层级性以及生长条件等方面的相同性或相似性,以及同纬度地区和同等高地区等情况下的可迁移性。这对资源的有效保育和成功复育至关重要。第二阶段:对区域性植被进行系统的育种培苗。很多地区的植被种类有限,因此要恢复生态的多样性,首先必须改变种苗的有限性,为此应确定复育植被的种类、数目及方法,并成功育种。在开展上述工作的同时,地方政府还须组织城乡闲散劳动力整治荒山及外乡危害性植被。不少外乡危害性植被既对土壤肥力造成破坏,又对其他植被形成排斥,如南方的茅草和野竹,它们的根硬而尖,钻土、吸肥
5、、复生的能力都极强,因此必须挖根烧毁。第三阶段:以生态系统的自身特征为标准,大规模地恢复生态。在乡村地区,政府组织农民实行尽可能多种类的植树造林,然后飞播补充人工不便到达的地区,以及难以栽培的藤类、菌类等。还应将国有和集体的林场、道路、沟渠、河滩、荒山、公园等过于单一的成活林(如北方城市道路两旁的杨树,南方的樟树、梧桐、玉兰等少数品种 )逐渐改造成品种多样、富有群落层次、自成区域性生态系统的新林。此外,政府还应根据高原、草甸、湿地、河谷等不同地形地貌和不同水文气候的生态特征,组织劳动力去恢复多样性的植被。只要多样性植被恢复,动物就有多样性的食物来源和优裕的生境,这样自然保护区内的动物就会走向更
6、广阔的地区生存繁衍,由此较大区域内的动植物资源就会逐步丰富化;与此同时,植被的恢复还能为微生物等生存提供良好环境。检验生态恢复的效果,必须将特定区域、特定地带生态环境的应然状态、理想状态与现实状况对照考察,以此验证生态恢复情况。通过比照,找出差距,然后尽量使现实状况向理想类型、应然状态靠拢,一旦发现缺陷或缺失就复育补充使之完整。 2.城市生态的恢复与保护。城市人口密集,排放过多,生态负荷较重。虽然不少城市绿化较好,但几乎没有生态环境。有学者明确指出,城市生态系统是高度人工化的脆弱生态系统,应变能力差。这主要表达在绿地面积少,有限的植被种类只能净化有限的污染,面对复合型并发性污染束手无策等。因此
7、,城市也须按照生态系统的特征,进行大面积的多样性生态恢复。 (二)西北部地区的生态建设、恢复和维护 西北部地区生态恢复与维护的任务更为长期艰巨。不过,在借鉴东中部地区生态恢复经验的根底上,西北部地区可先在自然保护区周边和条件许可的地方进行生态恢复试点,成功后再在降水较多的地区推广,然后逐步推广到环境较恶劣的地区。西北地区生态恢复的关键和难题是水。由于降水极少,而“南水北调主要用于生产生活,因此恢复生态的用水只能另觅他途。笔者认为,用水问题可以考虑通过水汽的扩散和移民,实现局部解决。一方面,在西北部水源较好的局部地区,先行恢复生态环境,形成散“点;在没有干涸的河流、河谷、山谷等地恢复生态,形成支
8、“线;保护已有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植被条件较好的地区,形成大“面。上述“点、“线、“面地区的水汽含量一旦增加必定扩散,增加局部地区的湿度,从而减缓地表水分的蒸发速度,这极有利于地表植被的恢复。 移民尤为关键。政府可以分批适量移民到城市和东中部地区,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生活生产用水,更能防止农民与刚恢复的生态环境争夺生存资源;生态恢复稳固后可以考虑反向移民,以缓解城市和东中部地区的生态压力。 二生产力及经济社会的生态性转型 “转型是社会开展的重要动力,不少学者的相关研究不少,但大多局限在传统工业革命的技术框架和“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社会结构之内,对生产力转型尤其是经济社会的生态性转型关注不多。笔者认
9、为,在恢复生态环境的根底上,只要成功地实现生产力技术的生态性转型,那么经济社会可以此为契机进入全新的生态化时代。 (一)全面开展生物技术、实现生产科技生态性转型 目前人类对生物资源的认识和利用还停留在食用、医疗保健、休闲娱乐、建材家具等较为感性、直接的阶段,远未到达充分利用和科学利用的程度;而已有的生态生物技术本质上仍是三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其技术的内核仍是工业革命的技术内核,因此仍对生态环境具有相当破坏,故当务之急是开展系列低污染、低破坏、低消耗,后续资源能够不断提供并且更新快、易替代、对人类身心没有危害的生态生物技术。 生物资源提炼加工难度较大,但在实验室里如能对其具体组成成分、特性、功用、
10、不同组合后产生的新物质等进行精细的分析研究,我们很有可能较为充分地认识其特性和功用,从而实现生态生物技术的突破,在虫病灾害、医疗保健、能源化工甚至种属基因等方面实现技术转型。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薄弱,但是前景可观。 (二)经济的生态性、低碳化和可持续性转型 经济的生态性转型主要是开展生态经济,即将经济系统纳入生态系统来实现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信息传递和价值增值,促使人类经济开展和自然生态系统相互适应和相互促进 ,从而到达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高度统一。但是生态经济到底怎样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历来论述不多,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劳动力的使用方式和用途
11、转变。恢复生态的长期建设和维护,可使目前的农民由季节性农工向常年的农林工人转化,并进一步促使农民的使用方式由目前的体力型转变到体脑并重型;国家还可通过教育转化新生代农民,实现他们职业和身份的双重转换。这样,通过产业和代际的作用,政府可历史性地解决数量庞大的农民问题。 2.生产方式转型。生态农业可以转变现有的化肥农业、农药农业及石油农业;转变现有的能源式、排放式生产,使经济实现绿色化、低碳化开展;更可转变现有的劳动密集型、外延式和粗放型生产,实现集约化、资本化开展;转变现有的竞争式掠夺式开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理性开展。 3.经济结构和收入来源转型。农村经济社会转型的一大目标是推动农民从种植业外
12、获得收入,实现生产结构和收入结构的转型。生态的恢复和长期维护一方面能够促使农业结构实现逐步调整,另一方面又增加农民的非农就业时机和非种植收入,以改变目前单一性的种植经济和链条很短的农业生产形态。因此,从生态恢复时的低层次、体力型劳动到一般性的生态经济产业再到高层次的生态科技产业,政府可以逐渐实现对农业产业结构的梯次转移、梯次开发和多层次纵深开展。 4.经济开展的推动力和导引力转变。长期以来,市场机制曾引起学者的普遍关注,但时至今日,市场机制的严重扭曲使得经济转型面临不少困难,因此可以考虑以生态恢复和经济社会的生态化作为新一轮改革的某些初始动因,使其成为社会开展和转型的长远导引力和推动力。 5.
13、实现可持续开展。可持续开展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开展的主流模式,而恢复生态保护环境,是实行可持续开展的先决条件和重要根底。 6.生活方式转型。生活方式日益显示出其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影响,尤其是现有的大排场、高消费及一次性消费等生活方式对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因此政府应提倡一些理性节制的生活方式,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三)社会的和谐性转型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存在不少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环境危机将使不稳定因素变得更难预料。不少研究说明,历史上的不少社会动乱由于生态危机所触发,因此环境的优美和资源的丰富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的生态恢复有利于经济的多元化开展,进而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促使社会正向分化,实现社会的生态性、和谐性转型。 (四)文明的生态性转型 人类已由史前文明过渡到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代。每一个文明时代都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实现质的飞跃,但它们都有自身的增长边界和开展极限,同时还有一定的负面效应。工业文明更使人类在很多方面出现了难以为继的困局,因此人类必须在文明的形态上实现新的跨越:由工业文明过渡到生态文明。虽然生态文明仍无端倪,但是我们应该坚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社会能够永续开展,将成为此一新型文明形态的重要标志,生态将处于此一文明形态的中心地位。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