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物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措施和对策内容:物流业开展需要复合型物流人才,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物流人才的现状及物流业开展对物流人才的要求,提出了开展我国物流业在物流人才培养方面的措施、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物流开展物流人才对策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兼有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特点的外向型和增值型的效劳行业,综合性强、操作性强,其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现代物流业的竞争已从低端的价格竞争转向高端物流和信息流的能力竞争。因此,开展国内外综合物流业务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必须拥有一大批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精通物流业务,懂得物流运作规律的管理人才。现代物流人才的匮乏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物流开展的瓶颈,物
2、流教育也严重滞后于物流业开展和国民经济开展的需要。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加快培养物流人才,解决我国物流人才短缺的问题。 开展物流业需要复合型物流人才 物流人才类别 宏观管理层次的人才。包括教学、科研、人才培训、政府机构制定物流政策、规划等方面人才。 各类企业的物流管理人才。企业的包含面很广,尤其是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对物流人才有大量的需求。 物流企业的管理人才。 物流作业的一线操作人员: 仓库主管人员既具备物流作业各环节管理的根本素质,又熟悉车辆保养维修、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懂得如何最合理地调度企业的车辆和人员、如何最为合理地规划进出货、如何选择最优化的行车路径、如何最大限度地为承运企业节省本钱,
3、提高效率。 配送中心主管人员具备各方面的综合知识与技能,如物流根底知识、财务知识、营销知识与技能等,了解运作流程并不断加以改良,利用信息共享及分析,对配送中心进行更有效的管理,提高库存周转率,开展各项增值效劳,实现为供给商联合管理库存。 客户效劳代表既熟悉客户的各项要求和效劳承诺,具备货物信息处理、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的能力,也了解仓库管理、运输作业、结算、信息系统需求分析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销售支持人员。 网络维护员IT技术是其具备的根本知识,同时也要了解物流具体业务操作的流程,对物流信息系统出现的问题作出准确的诊断。 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 物流人才既要懂得物流技术,又要懂得物流经
4、济,不仅要熟悉物流管理技术,成为储存保管、运输装卸的专家,更应掌握企业供给链流程,熟悉软件程序和信息技术系统,掌握电子商务技术,国际贸易和通关知识、仓储运输专业知识、财务本钱管理知识、外语知识、安全管理知识、法律知识。随着物流人才数量的增加,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那么从数量型向素质型转变,不单纯追求人才的数量,更注重那种政治思想好、实践能力强、能够很快为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的、在其专业技术应用领域有较强创新能力的、有事业心、责任心、适应力强的物流人才。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还从专业型向复合型转变,除了要求掌握物流专业知识和技术外,还要求其精通一门以上外语,熟练运用计算机,有较宽知识面等。现在
5、最为抢手的物流人才是那些掌握现代经济贸易、运输与物流理论和技能,且具有扎实英语能力的国际贸易运输及物流经营型人才。 物流人才的根本素质和能力 除了掌握物流专业知识和技术外,物流人才还需要具有前瞻性,即不受现有的机构、制度和一些做法的约束。物流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能够创造合理化的物流条件,组织员工为物流合理化而工作的魄力。应具备开拓未知领域的先驱者的气概,具有挑战精神,具有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有从战略高度考虑问题的素养,具备构筑信息系统的能力。要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组织管理的才能。具备严谨周密的思维方式、团队合作和奉献精神、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异常事故和应急作业的处理能力、物流质量的持续改良
6、能力。一个优秀的物流人才,需要用至少二至三年的时间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去实习,了解各个部门的业务特点、物流需求。 我国物流人才的现状 我国物流人才数量严重短缺,现有的物流人才专业水平较低,而整个物流教育滞后于物流业开展。 物流人才数量严重缺乏 物流人才是稀缺资源,更是战略资源。物流人才是全国12种紧缺人才之一,我国有200多万个与物流相关的企业需要物流人才,如果到2023年给每10个企业输送1个物流大专以上人才就是20万,每5个企业输送1个就是40万,如果给2个企业的物流在职人员培训1人,就是100万,给每个企业各培训1人,就是200万人。到2023年大专以上物流人才的需求量约为30-40万人,在
7、职人员培训量约为100-200万人。而专业人才年培养规模约5000人,在职人员年培训规模约5万人,与需求数量相差甚远,这种物流人才的培养教育状况很难实现社会需求。物流从业人员专业水平较低 我国物流业的开展缺乏一批有理论、会经营、懂管理的拥有现代物流理念的物流管理人才,物流规划咨询人才、物流管理人才、物流科研、物流师资等在业内最缺乏,能够进行整套物流方案的筹划与设计的综合性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今后一段时间,除储存、运输、配送、货运代理等领域的物流人才紧缺外,相关的系统化管理人才,懂得进出口贸易业务的专业操作人才,电子商务物流人才,掌握商品配送和资金周转、本钱核算等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国际性物流高级
8、人才将更吃香。物流教育滞后于物流业开展 我国物流业呈现出快速开展态势,但物流教育滞后,物流人才培养尚未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物流教育目标体系。高等院校目前培养出来的人员知识面较窄,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弱,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对物流人才的要求。 培养我国物流人才的建议 创造物流开展的“软环境,形成对物流的正确认识 我国现代物流与兴旺国家的差距不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我国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无视流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对现代流通方式和产业的重要性认识缺乏。所以,应重视对物流的宣传引导,认识现代物流,接受现代物流理念。 通过学历教育培养物
9、流人才 首先要抓好物流学科建设。现代物流学科是一门新兴学科,正处在不断研究和完善的过程中,作为一个交叉学科,与管理学、工学、经济学、交通运输工程等息息相关,但又不同于这些学科,要开展对物流学科的研究。物流专业目前虽是目录外专业,但要当作正规专业来办,争取在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时进入,还要争取进入一级学科,重点培养造就优秀的物流学科带头人。 第二要抓好师资与教材两个环节。物流师资建设,要组织单课程或多课程的师资培训,提高理论水平。而教材已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但并没有完全解决高质量的问题,缺高水平的精品教材。要确定不同层次物流专业的核心教材,组织高水平老师编写,并争取进入教育部教材规划。 第三要推动物
10、流的产学研结合。物流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产业,作为 理论性极强的学科,离不开产学研的结合。物流研究中心与物流研究所要与教学结合起来,把研究成果用于企业。学校在教学中要重视物流实验室建设,重视实习这一环节。特别是中专与高职的学历教育,更要重视动手能力,重视案例教学,改良教学方法,增强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良性循环。 第四要培养多层次物流人才。物流研究生教育要重理论研究与方法,面向科研人员、高等学校教师和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目的是培养其较强的研究能力、使其能够驾驭物流日常业务的经营和决策,具备解决现代物流产业开展中的重大理论及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科教
11、育要重素质、重根底、重知识面的协调开展,面向企业,培养具有比拟扎实的理论根底和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适应性,具有物流经营与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能力,以及具有相关学科根底理论和物流专业知识技能的高、中级物流经营管理人才,使其能够直接管理和操作物流作业的全过程。专科和高职教育是根底性的物流教育,要重操作、技能和实践,主要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从事物流过程管理的实际操作人员。 通过职业培训培养物流人才 要提高整个物流人员的素质,除了不断输入新的素质较高的人员以外,还必须重视在职人员的职业教育,加强现有物流人员的培训。职业培训的起点要高,培训对象应以项目经理为主,要形式多样化,可以采用讲授、研讨,
12、也可以是座谈、交流,并有不同的层次,以适应不同人员的需要。短期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应更强,在短时间内发挥实际功能和作用,解决具体问题。长期培训要有长远考虑,不能只顾眼前,片面地强调实用。 我国物流在职人员的培训,要把物流管理人员的培训作为重点,培养造就优秀物流企业家,围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加快培养一批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物流企业家。以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大力提高物流企业家素质。还要培训物流专业管理人员,如交通运输、仓储、包装、港口、海关、配送中心、物流中心、分拨中心、物流信息平台等不同的专业管理人才与专业物流工程人才。 强化资格认证提高物流人才水平 为了与
13、专业人才上岗需要通过权威机构的测评、考核,获得资格认证的国际惯例接轨,国内物流相关行业协会和教育机构借鉴国际经验,适时引进国际先进的物流培训体系,对该体系的培训内容中与中国国情不符合的方面做适当的修改,推出了中国物流行业及国际通用的资格认证培训,同时承当资格认证或职称的评判与审定。 通过出国进修扩大物流人才培养渠道 组织有一定管理实践经验和专业根底的人员到国外考察、培训、进修,学习国外在物流方面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学校应当走出去、引进来,加强与外国物流管理机构的交往,将师资送到国外培训进修,并积极引进物流高级人才,以缓解我国在这方面的人员欠缺。 开展物流教育专题研究强化物流人才 物流专家要大力开展物流教育的专题研究,保证物流业的可持续开展。物流教育专题研究要围绕物流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物流人才对物流产业开展的奉献研究和世界各国物流教育制度的比拟研究等专题进行。要支持和资助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在物流方面的研究和创新活动,提高我国物流理论和技术的整体水平;鼓励企业建立物流研究机构,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合作,以加强应用性物流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物流领域的专家还可以积极撰写培训教材,为我国高等学校开设物流专业提供充足的保障,也可以深入企业普及物流教育,为物流人才的培养展开专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