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文联建国73周年征文 三月初的蒙凹地区,大雨不停地下,四周水雾茫茫,面包车在河滩路上缓慢地行进。本人同高静、殿权受命?崛起的新?电视专题片的前期采访,自太和、界首、,展转到阜南,由县委宣扬部杨部长、作家冷鬼的热忱伴随,车外虽冷雨敲窗,车内却谈兴正浓,说的多是淮河的今昔。 此次目的地郜台,已经来过两次,却没有写下文字,对此,我常心怀歉意。 2023年4月淮河文学笔会在阜南召开。与会作家乘车到蒙洼采风,出阜南县城正南东折,沿着淮河大堤经王家坝、老观、曹集、到郜台退水闸,虽走马观花,对这里的地形有大体的了解。蒙河凹地西起官纱湖,东到南照集,南面淮河,北临冈头,面积183平方公里,四个乡镇1
2、5万多人。王家坝知名是由于特有的地理位置,正处在淮河中、下游的关键性节点上,上游来水凶狠,下游水泻缓慢,极易造成水患。为确保两淮煤矿、京沪铁路和下游城市,当遇到超标准洪水时,国家将根据预案开启王家坝闸削峰。自1958年至今,蒙洼蓄洪区已经蓄洪14次,其中三年是一年蓄两次洪。于是每年汛期,王家坝自然成了世人关注的焦点。 其次次来郜台是在2023年8月,淮河涨水王家坝开闸蓄洪。本人受市作协的派遣同思洁等四人,深化到蒙洼东南端、正处在水窝里的郜台乡,了解那里百姓的生活生存状态。经刚刚建好头天通车剪彩,其次天就来了大水,被老百姓称为连心桥、救命桥的1700多米长的防汛交通桥,在王家坝闸口,乘冲锋舟进入
3、淮河主河道。黄昏,夕阳将河面照得光明刺眼,一望无际的水面上,漂移着一抹“红云,从未见过那么多的红蜻蜓,可能是在水面扑食昆虫所致。在奔驰的冲锋舟里,只要手一伸,不需做任何动作,立马便会有一只漂亮的小精灵贴在你的掌心。九十里水路,红蜻蜓相伴左右,如此美妙的景致,如此过瘾的冲浪,如假设是在平常,定会让一帮小文人兴奋特别,可此时我们的心情布满着抑郁与焦虑。 郜台乡政府是一栋建在淮河大堤庄台上的三层楼房,天热得特别,四人挤在一楼北端的一间房内,电扇煽着热风,蚊虫盯得难以入睡。不待天亮起来,观察淮河坝堤上扎满了一顶顶政府供给的蓝色帐篷,里面住满了从下面搬上来的群众。群众有吃有住都有活干,家家户户仍旧搞柳编
4、。堤上的群众生活如此,仍在水中“孤岛上的百姓生活怎样?四人乘座一条小船,从一座平房的顶上划过,来到一个叫做汪燕台的庄台。庄台上,一个老老师在教七八名孩子,他说孩子没方法上学,就在庄台上教。正想着庄台上的人吃水怎么办?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拉丝井。一根斜着的塑料水管伸出地面,管子大约茶杯口粗,里面探出一根铁丝,一端可作拉手,只要拉风箱般用力地拉,随着拉丝的提升,清水沽沽流出。 在“孤岛上,干部都佩带着红色“共产党员胸牌。红色,给人以暖和,给人以力量。县乡村干部与百姓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同吃同住同劳动,成了庄台上的主心骨,顶梁柱。汪燕台生活安定,次序井然,村民心态安静,我感概良多,蒙洼人为顾大局,一次次忍
5、疼割爱舍家弃园,他们的牺牲精神奉献壮举,其行,可歌可泣,其为,当载史册! 大雨下得正欢,话题从蒙洼谈到郜台。此次任务是查找蒙洼亮点,向外界宣扬展现郜台的风采,心情自然与前迥然不同。中午时分到了郜台,在乡政府,李书记布满自信的说,是水把郜台人逼上了堤顶,且历经苦难;又是水为郜台人供给了丰富的资源,且连续生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郜台人利用勤劳和才智,形成了柳编、板鸭、水产养殖三大特色经济,且受益匪浅。 走进刘店庄台,观察沿堤而建的村落中仅有十几平米小院内,摆满了柳编半成品,房檐下或堂屋内,人们正在劳碌着编织。村干部说,全村家家是工厂,人人会编织,去年人均纯收入仅柳编一项就超过4000元,十几家村民
6、用上了。大多的村民用上了洁净卫生的自来水,当年的拉丝井在淮堤上正渐渐淡出。 李书记连续介绍说,刘店村只是郜台乡的缩影,目前全乡进展上规模柳编厂20多家,柳编专业村8个,从业人员2万多人,产品远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年创外汇1000多万元。他自然不会遗忘推介郜台板鸭。全乡境内河流密布,水草资源丰富,有万亩可养水面,蒙堤外有2万亩自然牧场,为养鸭供给了优质的环境。 天气的缘由,水产养殖等项目就不能去了,虽略带圆满,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回头看雨中的庄台,如同高大城堡在云雾中假设隐假设现,海市蜃楼,亦真亦幻,这可是其他地方看不到的、蒙洼仅有的风景啊。听杨部长介绍,当地正在挖掘自然人文资源,打造沿淮旅游观光带。突然感受到,沿淮堤防汛交通桥、王家坝大闸、蒙洼蓄洪库区、保庄台和保庄圩等一路数落下来,不就是一道特色鲜亮、风光独到的亮丽风景线吗! 假设说第一次来,看到的郜台是平面、表象;其次次无疑是立体的,雄浑而悲壮!这次看到的那么是多维的,她在嬗变、在提升新农村建设中的郜台,正沐浴着党的惠农政策之春风,如出水之蛟龙,向着抱负的高度扶摇冲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