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和谐社会的哲学根底 关键词:和谐社会;哲学根底;理论创新 一、和谐社会的概述 (一)和谐社会的含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实现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内部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以及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和谐构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它关系着我国思想道德体系的构建和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的即在于对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谐为美等和谐社会理想的弘扬。 (二)和谐社会的特征 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必须要对和谐社会的特征进行准确的理解。具体而言,和谐社会的特征具有以下几点:首先,民主法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将民主
2、法治加以充分发扬,在此根底上,促使依法治国的根本国策得以确切落实,从而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其次,公平正义。所谓公平正义,即指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准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其他社会矛盾之间的关系,促使社会公平和正义得以确切维护及实现。再者,诚信友爱。即和谐社会要求整个社会能够相互帮助、老实守信,实现全体人民之间的平等友爱与和谐相处。 二、和谐社会的哲学根底 (一)辩证唯物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本质上世界应当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的第一性,意识的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反响。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进而为实践效劳
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这构成了人们准确认识世界并能动地改造世界认识过程。基于该认识过程,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角度来看,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应当唯物的,而且也应当是辨证的。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世界普遍联系于一体,是永恒开展的。这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两条最根本的原那么。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辩证法分析可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揭示了社会的结构、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自身的辨证关系。 (二)矛盾观 1.矛盾观 矛盾是对立统一体,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且贯穿于事物的
4、整个开展过程之中。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不同,同一事物不同期间的矛盾不同。矛盾是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统一。社会的根本矛盾,构成了一切社会矛盾的总根源,同时也是社会开展的根本动力。社会的性质不同,其根本矛盾也不同。 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制度和社会的根本矛盾是新的,社会的机构、内涵、构成也是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其生产关系与经济根底,并不是私有制,其社会的经济根底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开展。经济根底决定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方面,构建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的社会根本矛盾,不应当是对抗性的,而应当是非对抗性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是
5、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型矛盾,它是人们内部的矛盾,这被称为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矛盾观。在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题便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准确认识人们内部矛盾并加以妥善处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点。 2.新矛盾观的新特点 (1)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内涵 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具有新的含义,和谐社会要求以和平的方法进行非对抗性的斗争。 社会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它由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组成,二者缺一不可。然而社会的性质不同,其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也具有不同的属性和含义。在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矛盾的斗争性并非敌对阶级之间的对抗性斗争,而表现出非对抗性,要解决人民内部
6、的矛盾不应以积极的方式,而应以和风细雨式的、以和平的方法、民主的方法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在社会的改革以及开展过程中,不断地完善法制,调整政策、充分调动社会中介的作用,从而解决大量的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实现在新的和谐。 (2)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动力作用 社会开展的动力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与阶级对抗社会中的阶级斗争不同,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阶级斗争只存在于一定的范围之中。所以,社会主义社会开展的主要动力是和谐和统一,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矛盾的主导即是和谐。 第二篇:和谐社会的哲学根底和谐社会的哲学根底 党的十六届四
7、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根本内容是: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这一重要理念,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指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而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一原理就
8、要求我们做一切事情首先从实际出发。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的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开展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任务的提出,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得出的必然结论。 在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中我们了解到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和谐社会的提出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它是实践活动的展开形式。同时,和谐社会是人作为实践主体对人类社会的把握。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等全球危机问题,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
9、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重要性。而人民群众作为实践的主体,是创造和谐社会的决定力量,就必然成认了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哲学认为,事物是处在普遍联系与永恒开展之中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这就反映了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候,为什么必须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协调开展。在事物的永恒开展中提到,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开展。而开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
10、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们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们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所以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历史开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是顺应历史开展趋势的。 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统一分别表达了矛盾的两种根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而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开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开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原理指导实践,还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开展的作用。和谐是
11、矛盾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表达着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开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的绝对统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只有在矛盾双方处于平衡。协调、合作的情况下,事物才展现出和谐状态。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谐本质就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 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开展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开展的根底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由此可看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根据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得出的正确结论,我们应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坚决不移的走下去。 第三篇:浅谈和谐社会的哲学
12、根底浅谈和谐社会的哲学根底 结合中国共产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针与政策 李冬言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c班2023202341313 内容提要: 关键词:和谐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和谐社会的精神维度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理念,没有良好的道德标准,是无法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的。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总书记的这番讲话,指明了精神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
13、作用。更深刻地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需要经济建设和政治建设的维度,精神建设的维度也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飞速开展,人们也愈发重视精神文化建设了。 (一)和谐根本人文关心 和谐社会的人文关心是时代开展的要求。追求人文关心也是人自我开展的内在需要。经济的开展,社会的进步,振奋了人们的精神,增强了人们创造新生活的信心,剧烈的竞争、复杂的利益交织和层出不穷的棘手问题,也使人们变得越发焦躁和不安。不得不成认,“物质至上和“精神失落是伴随工业文明开展的一股暗流,特别是资本主义在物质财富猛增的同时,造成了价值理想的缺失、“心灵的漂泊、“意义的失落和“道德
14、的沦丧。而建设和谐社会,就是想呼唤文化的人文关心。 不仅如此,“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是植根于人是历史的主体这一客观事实之上的。离开了人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参与,社会的一切活动,无论是实践活动还是精神活动,甚至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创造都是不可能的。所以正如马克思进一步指出的那样:因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关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就开宗明义地说。“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或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这明确地昭示了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谋利益的主义。而中国共产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
15、中国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坚持贯彻,为民谋利的原那么。 继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后,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开展思路。坚持以人为本,本质上是要把关注的目光从片面追求物质的增长和财富的积累,逐渐转移到促进人的全面开展尤其是精神开展上来。而和谐社会对人的价值和自由的尊重,本身就是一种人文关心,尤其表现在人人平等的根底上对贫弱者的关心和照顾以及对社会公平,执法公正等方面工作的不断加强与改善。 比方就在今年5月2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通过了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确立了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实现根本养老、根本医疗保险保障人群的根本覆盖;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大力开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等内容,都是国家对人民关心的充分表达。 (二)和谐基石心灵和谐 人类所有的活动都是受到人心支配的。所以和谐的社会应当是心灵和谐的社会。光“和谐二字看起来就令人心驰神往了。因为它包含了生活中许多美好的情愫。它可以是一种沟通,一种亲近,一种和睦;它也可以是一种理解,一种鼓励,一种相逢一笑,尽释前嫌。总之, 和谐应该是一种心灵的境界,是衣食无忧、安居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