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新农村建设环境问题的对策性思考.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969863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新农村建设环境问题的对策性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新农村建设环境问题的对策性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新农村建设环境问题的对策性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新农村建设环境问题的对策性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新农村建设环境问题的对策性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3年新农村建设环境问题的对策性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关于新农村建设环境问题的对策性思考 新农村建设的制约性因素与对策思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开展观的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它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面貌的根本措施,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更是构建和谐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根底。按照“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农村面貌得到了很大改观,农民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民主体意识不强、建设机制不完善、乡镇政府职能履行出现错位缺位、基层组织建设等相对滞后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在尚无现成经验和模式可循的前

2、提下,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和对策,如何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下面结合冷水镇的工作实践,谈谈我本人几点浅显的看法。 一、当前几种典型的新农村建设类型及开展定位 一是资源型新农村。即在具有丰富矿产、水力、电力等资源的农村,加强能源消费管理,搞好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资源集约型农村经济。二是工业型新农村。就是以开展乡村工业为导向,以工业经济实力为根底,以工业反哺、城市支持为条件,以根底设施建设和经济开展的各类工程为抓手,整合农村的土地、人力等资源,推进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型转变,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典型的如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它的综合开展,其关键在于

3、开展乡村工业,走现代农业企业集团的道路。三是生态型新农村。生态型新农村就是发挥特有的生态优势,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开展生态经济,以生态型农业为重点,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农村开展道路。如XX市推出的“四位一体沼气应用、大中型能源环境工程建设、太阳能有效利用和生物质能源气化等能源生态工程的能源生态型新农村。四是城镇型新农村。即按照统筹城乡开展的要求,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加速资本和产业转移,加快建设城镇型新农村,促进农民职业和空间转移,形成新型的城乡产业结构和城镇体系。如江西上饶创立文明村镇。五是第三产效劳型新农村。即城郊型新农村,按照“依托城市、效劳城

4、市、致富农民的开展思路, 充分利用城郊乡镇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积极围绕休闲、生态、观光、旅游农业,以及名优农产品进行工程包装,积极开展各类相关招商活动,开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这普遍存在于靠近各大中小城市的农村,它们充分利用地处城郊结合部、交通四通八达等区位优势,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六是劳务输出带动型新农村。即通过转移大批的农村充裕劳动力,以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将收入的一局部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中,反哺家乡,反哺农村,从而直接或间接推动农村经济的开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近年来,我们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策的开展思路,引入新观念、

5、新思路,因地制宜,新农村建设呈现出几种典型的类型。一是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展资源型新农村。如太山村依托石灰石资源丰富的优势先后引进两个老板,投资5000万元到该村建设神峰回龙观石料厂和泰山石灰石料厂,年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二是以“打工经济“面包经济两驾马车为带动的劳务输出型新农村。202223年,全镇输出劳务累计12500人,占总劳力的75.6,为全镇农民增收近2亿元。三是依托红色旅游开展的效劳型新农村。利用北山革命老区腹地的历史人文及自然资源,大手笔开发集红色旅游、水利景观旅游、道教文化、生态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景观区,使旅游经济开展初显成效。 二、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制约性因素 尽管近年

6、来,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力度之大、投入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农村工作出现了重大转机和深刻变化。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三农问题积累多年,不可能一朝一夕得到彻底解决,农业和农村开展仍处于艰难的爬坡过坎和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1、上面热、下面冷,农民主体意识不强,新农村进程难以推动 近几年来,国家为调动基层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在通村公路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村庄环境整治等方面推行了大量的奖补政策,有力的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但是从根本上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利益主

7、体,也应是新农村建设的最主要参与者,理应在国家宏观层面的指导下发挥主体作用,但是在新农村 建设的实际过程中,广阔农村群众的思想观念往往落后于新农村建设的理念。一是局部群众存在认识误差,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的事,所有的建设工程资金都是上面扶持安排的,自觉主动地参与性不高,存在严重的“等、靠、要的思想。最典型的就是在筹资修水、电、路等农村公共设施的时候,农民往往不愿出资出力,自筹资金的难度大。二是思想封闭落后,农民参与意识不够。新农村建设具有丰富的内涵,但多数农民群众思想观念落后,还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自我开展意识不强,怕投入,怕欠帐,在建设上没有动力,导致农民对建设新农村积极性不高。 2、宏观意

8、见明确,基层微观操作模糊,体制机制不顺,新农村建设总体推进难有成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决策部署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方针,但是具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体制尚未理顺,特别是缺乏管长远、管根本的体制机制创新。一是农村建设有关法规不完善,导致新农村建设推进难。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不适用于乡镇村组建设。目前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特别是有关工程建设质量、平安生产、施工单位资质管理、职业资格认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无法套用在农村建设管理上,从而使新农村村镇建设法规形成真空。农民建房想怎样建就怎样建,缺乏有效的管理。二是土地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新农村建设推进难。虽然进行

9、了土地确权制度改革,土地的权属根本上落实到了每个农户,但是由于缺乏土地流转的平台及有关机制,导致土地流转难,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举步维艰。三是奖补的机制不完善也导致了新农村建设推进难。中西部欠兴旺地区农村根底建设欠账较多,需要国家更多的奖励补贴,但是由于奖励补贴机制的不完善,在促进这些地方开展上作用有限。以xx镇为例,通村水泥路按国家规定的标准,修3.5m宽,18cm厚,按当前市场价,每公里需26万元,除去国家每公里补贴2023万元,市财政每公里补贴2万元,村里还需自筹14万元。一个村修几公里路,就需自筹好几十万元,局部集体经济差的村根本无法筹集到位。同时,局部地方由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开展, 3.

10、5m宽的道路太窄,错车困难,已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开展要求,急需提高公路建设标准及补贴标准。 3、基层组织建设滞后,资金支柱乏力,经济原动力不强,新农村建设任重 道远 一是乡镇职能履行出现错位缺位。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后,乡镇大力精简机构,由管理型向效劳型转变,这在当时极大的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改革后财权上移,许多本不应由乡镇承担的事权却继续存在甚至不断下移,乡镇政府承担了许多与其财权不相称的事权,镇村运行越来越显得举步维艰。导致乡镇组织效劳断层、农业效劳体系断线,农村公益事业开展断档。二是农村党员队伍“后继乏人。当前,农村党员多是四十岁以上甚至 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青壮年党员较少

11、,党员队伍存在着严重的断层和青黄不接,直接导致了农村党支部战斗力下降,不能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领导核心的作用。三是乡村债务沉重,村级集体经济开展缓慢,新农村建设资金匮乏。税费改革之前,很大局部乡村背下了严重的债务。以我们xx镇为例,全镇村级债务到达3000多万元,39个村,仅有2个村无债务,绝大多数村集体经济是空壳,村级收入乏力,村里在建设公益事业向群众募集资金时,群众往往要求用以前的债权抵数,导致资金筹措艰难。2022年,农村债务锁定后,目前国家一直没有出台有效的措施,化解农村债务。而同时,税费改革后,镇村再无收入来源,上级拨付转移支付仅能保吃饭保运转,根本拿不出来钱搞新农村建设。应该说“城

12、乡互联、结对共建,“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等活动的开展极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开展,但是村所结对的单位不同,争取的资金物质也不同,开展的快慢也不同,导致苦乐不均。所以镇村两级财力的弱化成为了新农村建设推进的瓶颈 三、解决新农村建设制约性因素的对策思考 1、建设新农村要进一步调动农民的参与积极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农村是主战场,只有帮助农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参与,促使老百姓与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上思想同心、目标同向、事事同抓、成果同享,新农村建设才可能取得成效。 2、建设新农村要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的创新。一是要完善农村建设管理法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根底上,起草公布适用

13、于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法。二是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使农户真正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四权统一的承包经营权。三是实时调整惠农奖补机制,改进资源配置方式和途径。 3、建设新农村要进一步推动乡镇职能改革、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是以恢复乡镇城镇建设职能和水利管理职能为核心,进一步强化乡镇公共效劳职能。二是要进一步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镇村等基层党组织要在稳固科学开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成果、深化“创先争优活动及五个根本建设的根底上,把开展农村党员工作列入党建目标责任制。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开展,增强镇村经济实力。一是要大力开展现代农业,以现代农业为根底,开展新型农业,这样新农村建设才有根底。二是通过工业带动及反租倒包等方式盘活农村资源,增加村一级集体收入。 第8页 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