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血液分析仪概述.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9939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7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分析仪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血液分析仪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血液分析仪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血液分析仪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血液分析仪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血液分析仪概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血液分析仪(综述)(一) 2016-6-9|编辑: admin|查看: 263|评论: 0|来源: CAIVD摘要: 第一节 概述 血液分析仪(Hematology Analyzer),又称血细胞分析仪(Blood Cell Analyzer),也可称为血细胞计数仪(Blood Cell Counter),主要用于检测血液标本,能对血液中有形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提供相 .第一节 概述血液分析仪(Hematology Analyzer),又称血细胞分析仪(Blood Cell Analyzer),也可称为血细胞计数仪(Blood Cell Counter),主要用于检测血液标本,能对血液中

2、有形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提供相关信息的仪器。一、产品定义、性能及应用特点自50 年代初库尔特先生发明了粒子计数技术的专利,制造了第一台血液分析仪并应用于临床以来,血液分析仪的发展已有60年的历史。血液分析仪实质上是指对一定体积内血细胞数量及异质性进行分析的仪器。最初的血球计数仪(Cell Counter)仅能计数红细胞(RED)和白细胞(WBC),后来又有了血红蛋白HBG),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等几个参数。而发展成为血液分析仪 (Hematology Analyzer)后,又增加了许多分析和计算参数,如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

3、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白细胞三分群,白细胞五分类,血红蛋白浓度分布宽度,异常淋巴细胞提示,幼稚细胞提示等各种参数和功能也不断地添加到一些品牌的仪器上。为了纪念库尔特先生对血液分析仪的贡献,特将其计数原理命名为库尔特原理(the coulter principle)即电阻抗原理,该原理现已成为血细胞计数和分析中最经典的原理。库尔特原理的基本含义是:在待测液体中置一微孔,在微孔的两端各加一定电压的电极,当液体中的颗粒经过微孔时,电极间的电阻就会产生瞬间的变化,以因而产生电脉冲,对这种电脉冲进行计数就可得到颗粒的数量,脉冲幅度的大小表示颗粒的

4、体积的大小,经过对各种细胞所产生脉冲的大小的电子的选者择,可以区分出不同种类的细胞;在液体中加上一定的负压就能使经过微孔的液体流动。随着电子技术,流式细胞技术,激光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新荧光化学物质等多种高科技技术在临床检验工作的应用,使血液分析仪在自动化程度,先进功能和完美设计方面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血液分析仪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进行常规的血细胞分析,还增加了许多扩展功能,例如将网织红细胞(RET)的计数和分析功能加入其中,一些仪器还另外增加了幼稚细胞分析和有核红细胞分析功能,甚至对血液细胞中某些寄生虫进行提示,更有一些仪器把流式细胞分析仪的某些功能合并到血液分析仪上,在进行常规血细胞分析

5、时可得到某些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结果。在常规血细胞计数仪上,红细胞(RBC),血小板(PLT)共用一个测量通道,血红蛋白含量(HGB)的测定在任何类型,档次的仪器中其测试原理都是相同的。白细胞的计数和分类有其专用的通道,现就对分析仪上各测试项目所使用的技术方法和原理作些简要介绍。1、血红蛋白含量测定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是在被稀释的血液中加入溶血剂后,使红细胞释放出血红蛋白,后者与溶血剂结合形成血红蛋白衍生物,进入血红蛋白测试系统,在特定波长(一般在530-550nm)下比色,吸光度的变化与液体中Hb 含量成比例,仪器便可显示Hb 浓度。不同系列的血液分析仪配套溶血剂配方不同,形成的血红蛋白衍生物也

6、不同,但大多数的最大吸收光谱接近540nm。近年来许多高档的分析仪上采用了激光散射法进行单个血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分析,以尽量减少高WBC,乳糜血,高胆红素等对HBG 比色的影响。2、血红细胞及血小板的检测血红细胞的检测是血液分析仪的重要组成部分,红细胞的检测以往主要还是使用阻抗法对红细胞的数目和体积计数,以此分选出不同大小的信号并打印出红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但现在也采用光学和电阻抗法结合的处理方法对红细胞体积进行三维空间分析(3D)以期得到更正确的结果。如拜尔的ADVIA 120以光散射法检测红细胞,以低角度前向光散射和高角度散射两个测量系统同时测量1 个红细胞,根据低角度光转换能量的大小测量单

7、个红细胞体积与总数;根据高角度的光散射得出单个血红蛋白浓度,可准确得出MCV(平均红细胞体积),MCH(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测定值,并绘出红细胞散射图,单个红细胞体积及红细胞内Hb 含量的直方图及求出RWD(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HDW(红细胞血红蛋白分布宽度)等参数。由于血小板和红细胞体积的明显差异,很容易用一个限定阈值将两者同时测得的光电信号区分。因此,迄今为止全血分析中血小板,红细胞检查均采用一个共用的分析系统。但由于血小板和红细胞测量信号常有交叉,如大血小板的脉冲信号可能被误认为红细胞而计数,小红细胞的脉冲信号可能进入血小板通道,造成实验误差。各血液分析仪生

8、产厂家采用多种先进技术以减少血小板计数的干扰,以下我们就分别给予介绍:扫流技术(sweep flow):由于血小板和红细胞在同一个计数池中计数,红细胞体积较大,在通过正中计数感应区时会形成一个大脉冲,若有回流会同时又产生一个因涡流再度进入感应区边缘而形成的小脉冲使电极可能感应到相当于血小板大小的小脉冲,使血小板计数假性增多。扫流技术是在进行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的同时,在红细胞计数小孔的后面有一个稳定的液流通过,这样可以使后的红细胞被立即冲走,以防止回到感应区被计数为血小板。传统血液学常规检查方法是借助于显微镜进行人工血液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和血涂片染色后显微镜进行肉眼人工白细胞分类,每检测一份标本

9、至少要20分钟才能出检测报告,不仅检测项目少,且费时费力,准确性、可靠性受到一定影响,难以进行质量控制。到20 世纪50 年代血细胞分析仪(Automated Heamatology Analyzer)问世以来,血细胞自动分析从单一的电阻抗技术发展成为多种技术的融合包括物理学、化学、免疫学、流式细胞术、信息处理技术、如体积传导光散射(VCS)、多角度偏振光散射(MAPSS)等,使对各种血细胞分析结果更加准确可靠;自动化方面,血细胞自动分析已由单一半自动不分类到的三分群/五分类(3/5-part differential)发展为血细胞自动分析的流水线,即将全血细胞计数(CBC)、网织红细胞(Re

10、t)计数、外周血推片和染色等过程实现全自动化,临床应用方面,血细胞自动分析的检测参数由单一的血细胞计数结果发展为可向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监测提供数二十多个参数。近年来,我国在血液自动分析领域也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目前,各级医院、乡镇、社区医疗机构血液分析仪已逐步得到普及,CBC 检测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明显提高;大中型医院检验科拥有多台血液分析仪,有的大型或教学医院还拥有血液自动分析的流水线;同时,各级医院已基本建立血液自动分析的质控程序,大大提高了全血细胞计数(CBC)的工作效率。第二节 血液分析仪的发展历程近年来,随着先进仪器的普及应用和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我国的检验医学事业有

11、了飞速的发展。近10 年来,各种类型的血液分析仪在国内迅速普及。血液分析仪的应用,不但提高了检验结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而且为临床提供了更多更可靠的试验指标,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血液分析仪的发展传统的血液学检查:显微镜手工检验法。血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结果准确性、可靠性受到一定影响,检验人员费时费力。1947 年美国科学家库尔特(W.H.Coulter)发明了用电阻法计数粒子的专利技术。1956 年他又将这一技术应用于血细胞计数获得成功,其原理是根据血细胞非传导的性质,以电解质溶液中悬浮血细胞在通过计数小孔时引起的电阻变化进行检测为基础

12、,进行血细胞计数和体积测定,这种方法称为电阻法或库尔特原理。60 年代末血细胞分析仪除可进行血细胞计数外,还可以同时测定HBG 血红蛋白。70 年代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将血小板计数的繁琐手续(手工分离富血小板血浆后在进行血小板计数),改进成血小板与红细胞同时计数。80 年代,发展迅速,在8 项检测基础上加上红细胞指数、三个直方图的报告,不仅提供是否贫血,且可对贫血的类型和原因进行分析;血小板参数对止血和血栓疾病的诊断及一些疾病的疗效观察有重要价值。开发了白细胞3 分群血细胞分析仪。90 年代,开发出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和可对网状红细胞进行计数的血细胞分析仪,同时,将激光、射频、化学染色计数应用于对

13、细胞检测更成熟,发展成为血液分析流水线。二白细胞分类技术的进展最早进行白细胞分类的设备仅根据白细胞的体积分布情况将淋巴细胞单独划分出来。在1970 年起Coulter 公司开始设计对白细胞进行分类的仪器,并首先推出了二分类的S-PLUS 系列仪器,然后在1980 年又推出了T 系列,都是可进行白细胞二分群的仪器,大家比较熟悉的SysmexF800 和F820 型也是根据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进行粗略两分类的仪器。目前半自动或全自动型具有18 参数含白细胞三分类的血细胞分析仪已经成为我国医院检验科的主流血细胞分析仪。仅仅根据简单的体积分析法就将血细胞进行分类,无论是三分类(3-partdiffer

14、ential)还是二分类(2- partdifferential),其实是将细胞按照体积大小进行了简单的分群处理,实际上是不科学的,因此国内专家建议将此分类统一称呼为分群(group),即二分群型或三分群型血细胞分析仪。第三节 现代血液分析仪的主要进展随着高科技的应用和基础医学的发展,各种先进的血细胞分析测试技术被应用到血液分析仪上。1987 年Coulter 公司发明的VCS(Volume,V,体积;conductivity,C,电导性;Scatter,S,光散射)技术可使血细胞未经任何处理,在与体内形态完全相同的自然状态下得出检测结果。而在SYSMEX 的NE-8000和SF-3000 血

15、细胞分析仪中采用了阻抗和射频技术联合的白细胞分类法。进入90 年代后,仪器的自动化程度增高(达到120 份/小时);可进行多参数分析(高达30 余项);精密度高(重复计数;保证微孔管清洁;取中段血;运动流式细胞计数原理;鞘流原理);向5 分类及鉴别幼稚细胞发展;准确度好,全面质量管理,保证仪器检测可靠性;具有智能化,可对同一病人诊断的前后进行对比,提出综合意见,确定诊断方向;更加注意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SLS-Hb、自动混匀、进样、吸样针内外清洗等);向流水线发展,将血液分析仪、网织红细胞计数仪、推片、染色机联成流水操作线。第四节 血液分析仪白细胞五分类法原理和散点图特征一、简要发展史1974

16、 年,一种名为HEMALOG D 的具有初步白细胞分类功能的白细胞分析仪问世。1982 年,Technicon 公司生产了H6000 型血液细胞分析仪器,应该是首款具有白细胞五分类能力的仪器。同时代日本日立公司推出图像分析法的白细胞分析仪HITACHI 8200 型,仅仅是用于完成白细胞血片分类的仪器,没有其他血细胞计数分析能力。Technicon 公司1985 年开发了比较成熟的具有白细胞五分类功能的Technicon H1 型血液细胞分析仪,随后升级为H2 型和H3 型。COULTER 公司在1987 年开发研制其经典VCS 技术,并推出持续具有多年影响力的、具有白细胞五分类功能的血液细胞分析仪MAXM 型。1990 年前后,欧洲和日本许多厂家都陆续推出了各种类型的具有白细胞五分类功能的血液分析仪。各厂家设计生产的此类血细胞分析仪,其在白细胞分类技术上原理各不相同,分析测定项目略有不同,且形式多样,结构复杂,试剂种类和成分也趋于复杂。不断改进和升级的新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