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433 ,大小:66.08MB ,
资源ID:2352608      下载积分:14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23526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诗学之现代观_黄亚卓责任编辑;陈伯海.pdf)为本站会员(la****1)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诗学之现代观_黄亚卓责任编辑;陈伯海.pdf

1、中國詩學之現代觀陈伯海著序引本书题名“中国诗学之现代观”,意在用现代人的眼光对传统诗学进行一番审视与解读。按“诗学”一词本有广狭二义,狭义单指有关诗歌的学问(我国传统的理解即如此),广义则或兼括整个文学理论批评在内(西方人常有此用),我们这里取的是狭义。又“中国诗学”一语在理解上亦有广狭之分,狭义专指中国古典诗学(以其与“西方诗学”路径各别、性能殊异),广义则当兼容和囊括现当代中国诗歌理论批评,而本书取的也是狭义。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中国古典诗学作为一种自成统系、自具特色的诗学传统,不仅有自身特殊的表现形式,更有其独特的思想理念和文化底蕴,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观念形态之间常存在一定的张力,不加

2、以现代式的观照与把握,实难以进行消化和运用。而所谓现代式的观照与把握,亦便是对传统予以现代阐释了。传统的现代阐释,不是什么怪异之谈,实乃现实生活中很平常的事象。现代社会本就由传统演变而来,故当前社会生活中必仍保有大量传统因素的积淀,各种古旧的文物、典籍、园林、建筑乃至一些古老的习俗、风情、观念、心态等存留,其实都是“传统”在现代世界里的遗痕。对待这类遗物,可以采取不同的态度,或者把它们当废料、垃圾清除掉,或者当作古董、珍稀储存起来,而若试图予以适当的改造和利用,使之在现实环境里继续发挥活生生的能动作用,则必须破除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悬隔,便于其真正进入现实生活,这就需要以现代人的眼光来观照、反思和

3、解释传统,从中抉发出那些不曾随既往历史一同逝去,却至今仍葆有其生命力的成分来。本书所采取的,也正是这样2中国诗学之现代观的一种视角。不过要注意,传统的“现代阐释”对我们这样一个后发现代化的民族而言,自有其特殊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后发现代化(以亚、非、拉为代表)有别于先行的现代化(以欧美部分国家为代表),它不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行程,往往是在面临外来挑战和承受巨大压力下的一种特定的选择。我们知道,在先行的西方世界里,从中世纪进入近现代是一脉相承的,中世纪里即寓有近现代的肇端,近现代社会则由中世纪脱胎而来,两者之间的互涵互摄与衔接过渡比较顺畅,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当不致有过多的障碍。与之相比照,中国社会的现

4、代化却是在全然不同的背景下展开的。传统自身尚未能孕育出足够的现代因子,而民族生存的严重危机已经逼上身来,从而迫使人们不得不汲汲于从域外(主要是西方世界)大力引进现代化的机制(包括其思想理念)以更新和取代固有的传统,以应对外来的挑战和压力,于是造成民族传统与外来现代化潮流间的尖锐的二元对立。从晚清以迄当今,“新学”与“旧学”、“西体”与“中体”、“激进”与“保守”、“开放”与“闭锁”相互间的争议和纷斗绵延不断,恰显示了二者的紧张关系。在这样的情势之下,传统的现代阐释可谓十分艰难,它不像西方社会那样可以由自身的传统来引申和开显出现代,却要在民族固有传统与外来新因子的强烈碰撞中进行“筛选”和“嫁接”

5、,用以构建自身的现代。这一“筛选”和“嫁接”的工作不仅困难重重,且常会弄得非驴非马,不成样子。我国学界一度盛行的那种具有强烈实用色彩的“古为今用”作风,尽管在运用的巧妙与拙劣上各有千秋,毕竟不属于学术研究的正道,由此而造成不少人对“现代阐释”印象不佳,是完全可理解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传统的现代阐释却又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是我国现代文明的建设需要这样的“阐释”,因为如果没有传统的因子经阐释后参与到现代文明的有机构成中去,则我们的现代文明很容易沦落为外来文明的附庸,它只能片面地接受外来的影响,亦步亦趋地追随外来文明的足迹,却难以将外来形态通过批判、消化以摄入民族文化心灵的内核,更不用说凭借双方的互补互动以生成既富于民族特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