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5 卷 第 2 期 衡水学院学报 Vol.25,No.2 2023 年 4 月 Journal of Hengshui University Apr.2023 董仲舒的中和论 韩 星 (中国人民大学 国学院,北京 100872)摘 要:“中和”是“中庸”观念的重要分支,源远流长。董仲舒继承发展了上古以来,特别是中庸的中和观念,形成了以贵中尚和为主体,阴阳五行为框架,由中致和为途径的理论体系,并从治身与治国两个方面展开中和论的实践应用。分别从养气、养心、衣食住行、男女之法等方面提出了以中和养生的具体方法。确立了中正的政治行为准则,以中和之道处理礼与法、德与刑、王道与霸道二元张力,提出了以礼
2、主法、德主刑辅、以王统霸的治理模式。治身与治国都是由中致和,贯通一体。董仲舒的中和论是构建思想体系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贯穿于其思想体系的不同方面,起着贯通和支撑作用。关键词:董仲舒;中和论;理论构架;实践应用;由中致和 DOI:10.3969/j.issn.1673-2065.2023.02.002 作者简介:韩 星,男,陕西蓝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董仲舒传世文献考辨与历代注疏研究(19ZDA027);国家社 会科学基金(20WTC018)中图分类号:B2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65(2023)02-0009-11 收稿日期
3、:2021-10-12 “中和”观念是“中庸”观念的重要分支,是指由中致和,侧重于“中庸”圆满和谐的价值取向。“中庸”体用兼该,精粗本末,无所不尽,比中和内涵深广,故而包含“中和”。“中和”观念源远流长,是儒家一贯追求的理想价值观,同时也是儒者修身养性、为人处世、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论,是价值观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一、源远流长董仲舒中和论的思想渊源 从孔子开始以“祖述尧舜”,后儒把尧舜之道作为修身的最高境界和治道的最高理想,作为道统的开端,并与禹、汤、文武周公接续起来,联称为“二帝三王”,常见于儒家典籍。“二帝三王”是古代圣王的代表,他们以中和之道治国平天下。尚书尧典记载帝尧“允恭克让,光被四
4、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描绘了一个由“中”致“和”的理想政治模式,也就是后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初表述。尧、舜、禹禅让就以“允执其中”作为治世的法宝代代相传。论语尧曰:“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中庸载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尚书大禹谟载尧对皋陶说:“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冶,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时乃功。”尧在对皋陶的嘉奖中明确表示,刑罚的目的正是不再使用刑罚,使民众日新其德,道德境界达到“大中之道”的高度。
5、尚书大禹谟还载舜对禹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就是后儒推崇的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尽管学界对其真实性有存疑,但“允执厥中”渊源甚古,也就是“允执其中”。清华简保训云:“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历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厥有施于上下远迩,迺易位迩稽,测阴阳之物,咸顺不扰。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身滋备惟允,翼10 衡水学院学报投稿平台:https:/ 25 卷 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尧嘉之,用受厥绪。”说明尧舜以来就有中道的传授。尚书舜典又记载舜授命典乐之官夔的话:“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6、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乐官以乐教贵族子弟,使其养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的“四德”。尚书皋陶谟进一步把“四德”发展为“九德”:“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这九种美德就是宽与栗、柔与立、愿与恭、乱与敬、扰与毅、直与温、简与廉、刚与塞、强与义,是对立统一、互补互成的九对对称范畴。将这九对德性范畴结合在一起兼取相对的两端而成一德,即所谓中和之德。诗经商颂长发描写商汤的政治说:“不竞不絿,不刚不柔,敷政优优,百禄是遒。”商汤为政不刚不柔,宽猛相济。孟子离娄下也谈到“汤执中”。“执中”,即指汤“不竞不絿,不刚不柔”而言,是以中道执
7、政的必备品格。孟子离娄下说:“汤执中,立贤无方。”“执中”指商汤执守大中至正之道,选贤任能,远愚不肖,具有不固执一端,不固守一见,不偏不倚之意。尚书洪范是殷商传下来的重要文献,其讲王道曰:“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王道精神是行中正之道,避免偏私、党私、反侧以及君主个人的独断专行,就能使天下归往,实现王道理想。洪范又提出“乂用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强弗友刚克,燮友柔克。沈潜刚克,高明柔克。”人的品德秉性大概可分为三类:正直、刚、柔。正直的品德秉性与“中
8、德”要求吻合,刚与柔则偏离了“中德”,或者“过”或者“不及”,所以需要以刚克刚、以柔制柔或者以刚补柔、以柔济刚,合乎中德。洪范的“建用皇极”,伪孔传说:“皇,大;极,中也。凡立事,当用大中之道。”清华简保训记载了周文王临终前对周武王留下的遗言,主要讲了有关舜和微的两个故事,有“求中”“得中”“假中”“归中”等语,可看出“中”是本篇的核心思想所在,是文王明白中道与得天命的关系,有意识地传承尧舜以来的中道思想,让武王恭敬谨慎不懈怠,有所成就,以得到天命。尚书酒诰是周公令康叔在卫国宣布戒酒的诰辞,周公云:“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要求各级官员时刻以“中德”作为参照系,作为检验标准,反省自己、检讨自己
9、,从而使自己的思想与行为都趋及“中德”的要求。周公制礼作乐,形成礼乐制度,以中道推行礼乐教化,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使大家中规中矩,从而获得社会和谐的局面。周礼又称周官,传统认为是周公之典。柳诒徵说:“周官为政书之渊源,而以礼为中枢,揭橥大义,最重中和。周官:大司徒,以五礼防民之伪而教之中,以六乐防民之情而教之和。又,大宗伯,天产作阴德,以中礼防之;以地产作阳德,以和乐防之。以礼乐合天地之化,百物之产,以事鬼神,以谐万民,以致百物。子思作中庸,实述其旨,如所谓致中和,万物育者,皆有其位之育之实事,非空言也。”1周礼大司乐亦云:“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祇、庸、孝、友。”乐官以乐德教育贵族子弟,使他们
10、形成一种中和无偏的政治人格。形成于殷末周初的周易“尚中”“贵中”,明的暗的讲“中”很多,“尚中”思想很突出。易经十分重视“中位”,即二、五之位。二居下卦之中,五居上卦之中,因此居二五之位的爻象又称“中爻”。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处于中位一般是吉祥的。同时,“二”“五”两卦,相应为和。合起来看,二五二爻居上、下卦之中即中,也即中正;二者阴阳有应即和,也即和谐。分开来说,五为中,二为和,因此称为“中和”。诗经主要体现了中和之美和温柔敦厚的诗教。诗是要表达情感的,但儒家认为诗抒发感情时要有所节制,像中庸讲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情感不能过分剧烈,不能愤激狂放,要符合道德礼义,这
11、样使人志气和平,身心和谐,不激不厉,情理统一。“中和之美”在诗经中多有体现。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在孔子看来,诗经中所表现的情意,能够中节、中正,既“发乎情”“又止乎礼义”,符合“中和之美”的标准。孔子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既肯定了“哀”“乐”之情的正常表现,又反对了它们各自超越极限而发生质变,即走向第 2 期 韩 星 董仲舒的中和论 11 “伤”与“淫”,要合乎中和之道。儒家诗教是要实现“温柔敦厚”的目标。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温柔敦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求诗歌发挥讽谏作用,有“怨刺”精神,“以讽其上”,以体现儒家经世致用的现
12、实关怀;二是要求诗歌的怨刺以委婉的词语,寄寓讽谏大义,保持温柔平和的态度,“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止乎礼义,合于雅正,表现出一种温文谦恭、含蓄儒雅的诗学风格,具有一种“中和之美”。“温柔敦厚”也容易发生偏弊,过于柔懦,一味顺承,愚昧臣服,那就不合中道。所以礼记经解接下来补充说:“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孔子传承尧舜禹以来的中和之道,提出“中庸”思想,论语雍也载:“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何晏论语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道。”邢昺论语注疏:“中,谓中和。庸,常也。鲜,罕也。言中和可常行之德也。”何晏、邢昺把“中庸”解释为“中和可常行之德”,正是对上古以来中和观念的逻辑
13、发展。孔子指出“中庸之道”要避免“过”与“不及”,以中道而行。汉书地理志里说:“孔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言圣王在上,统理人伦,必移其本,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乎中和,然后王教成也。”孔子之所以特别重视乐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雅乐合乎中和之道,能产生致中和、成王教的社会政治效应。子思所作的中庸,赋予“中和”以最普遍的意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能“致中和”,则天地万物均能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和谐共处,生长繁育。孟子尽心上云:“中道而立,能者从之。”以中道立教,学者自我努力就能够达到。孟子离娄下:
14、“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赵岐注:“中者,履中和之气所生,谓之贤。”孙奭疏解、赵岐注“中和之气”云:“中和之气者,盖人受天地之中而生,禀阴阳之秀气,莫非所谓中和也。”荀子王制:“公平者职之衡也,中和者听之绳也。”杨倞注:“中和谓宽猛得中也。”荀子乐论:“乐者,天下之大斋也,中和之纪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乐是齐一天下人心的工具,以乐施治是实现中正和平的基本纲领,因为乐是人所不可或缺的。荀子劝学“乐之中和也”,乐经的道理就是“中和”。二、贵中尚和董仲舒中和论的理论构架 董仲舒传承发展前人的中和观念,以儒家为主,吸收了道家(黄老道家)、阴阳家、杂家的相关思想,丰富了中和观念的内
15、涵,形成了以贵中尚和为主体,阴阳五行为框架,由中致和为途径的理论构架。他吸收阴阳五行学说,在木、火、土、金、水的相互关系凸显“中”的重要地位,“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此其父子之序,相受而布”(春秋繁露五行之义,以下只注篇名)。五行的时间次序是木为始,水为终,土居中;生成次序是木、火、土、金、水依次相生,类似父子关系;位置次序是木在左,金在右,火在前,水在后,土居中,也是父子之序。这些次序及其关系形成了宇宙基本结构,是“天次之序”,具有最佳功能结构,相当于客观规
16、律,“逆之则乱,顺之则治”(五行相生),不能违背。而在五行之中,土居中,最为尊贵。因为“土居中央为之天润。土者,天之股肱也,其德茂美不可名以一时之事,故五行而四时者,土兼之也。金木水火虽各职,不因土,方不立。土者五行之主也。五行之主土气也。是故圣人之行,莫贵于忠,土德之谓也”(五行之义)。土居中央直接得到上天的滋润,是天的辅佐,它的德性丰盛完美,不可以就一个季节而论,所以天有五行却只有四季,是因为土兼管着四季。五行各自的职分都需要依靠土德来确立,土是五行之主,圣人的德行没有比“忠”更尊贵的,这就是所谓土德。在董仲舒看来,“土”之所以尊贵,就在于它“居中”,能够协调天地人物各种关系,使之和谐运转,由中致和是终极目标。五行对也说:“土者,火之子也,五行莫贵于土。土者,五行最贵者也,其义不可以加矣。”火生土,故土为火之子,在五行之中土为最尊贵,其意义深厚,无以复加。土作为五行的12 衡水学院学报投稿平台:https:/ 25 卷 中心,在先秦阴阳五行学说兴起时就有讨论,但还没有像董仲舒这样给予详尽的论证,管子四时就明确提出了“中央土”:“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入出,以风雨节,土益力。土生皮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