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53 ,大小:489.04KB ,
资源ID:3256079      下载积分:1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wnwk.com/docdown/32560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0202文言虚词.pdf)为本站会员(a****2)主动上传,蜗牛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蜗牛文库(发送邮件至admin@wnwk.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0202文言虚词.pdf

1、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古代汉语古代汉语主讲:桂一鹤 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实词 上集要点回顾上集要点回顾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置币遗单于。(苏武传)2.儿涕而去。(促织)3.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4.上奏畏却,则锻练而周内之。(汉书)5.窃计欲亡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小作业一:小作业一:下列划线的字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几欲先走B.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C.两股战战D.遥闻深巷中犬吠小作业二:小作业二:第一节第一节 词汇词汇二虚词而乃其且为焉以则之于虚词怎么考?虚词怎么考?真题重现独立选择题:下

2、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扣舷而而歌之B.吾尝跂而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C.然视其左右,来而而记之者已少D.余扃牖而而居虚词怎么考?虚词怎么考?真题重现文言文阅读中的选择题: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硕求余文以记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B.其木皆十围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必仕则忘其身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虽鸡狗不得宁焉虚词怎么考?虚词怎么考?真题重现:文言文阅读中的翻译题: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其人之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于其于其人也。1.而(1)用作连词连词。(2

3、)代词。(3)通假字(1)用作连词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表示递进关系。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表示承接关系。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例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表示转折关系。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例如: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归去来兮辞)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例如:诸君而有意,瞻

4、予马首可也。(冯婉贞)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表示修饰关系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例如: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默而识之,_,_,何有于我哉?(论语)(2)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3)通“如”:好像,如同。例如: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承译接着转译但状语后头表修饰“而”记忆顺口溜指出“而”的用法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4.河曲智叟笑而止之5.蟹六

5、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A.并列 B.递进 C.承接 D.转折E.修饰小练习小练习2.乃(副词或代词)(1)用作副词。表示事情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例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黔之驴)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却”“”“竟(然)竟(然)”“”“反而反而”等。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例如: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例如:嬴乃夷门抱关者

6、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2)用作代词。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指出“乃”的用法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4.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5.家祭勿忘告乃翁A.你的B.于是,就 C.就是D.竟然小练习小练习3.其(代词、副词)(1)用作代词。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的”,“它的”。例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

7、”“它”。例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亲旧知其如此。(五柳先生传)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例如: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例如: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例如: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2)用作副词。加强祈使语气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例如: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加强揣

8、测语气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例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加强反问语气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如: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其”字可代你我他远指近指“这”和“那”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其”记忆顺口溜指出“其”的用法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其孰能讥之乎?3.尔其无忘乃父之志4.既出,得其船。A.反问语气,难道 B.他的 C.祈使语气,应当,应该小练习小练习4.且(连词、副词副词)(1)用作连词并列关系例如: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递进关系例如: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9、送东阳马生序)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2)用作副词。将,将要。将,将要。例如: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暂且,姑且。例如: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以(1)介词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拿,用,凭,依据,按照,用(凭)身份等。例如: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因为,由于。例如: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2)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例如:夫夷以近,则

10、游者众。(游褒禅山记)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以”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在、凭、从又作连词如同“而”偶尔通假要分清“以”记忆顺口溜写出“以”的用法1.王好战,请以以战喻2.不以以物喜,不以己悲3.愿以以十五城易璧4.今以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5.以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6.斧斤以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以孝悌之义小练习小练习6.之(1)动词。可译为:去,往,到,到去。例如:辍耕之陇上。(陈涉世家)(2)代词代词可以代人、代

11、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例如: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也可以做指示代词,可译为“这”。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3)助词助词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的标志。例如:宋何罪之有?(公输)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

12、不译“之”记忆顺口溜指出“之”的用法1.子孙视之不甚惜2.何陋之有?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4.夜泊绝壁之下5.吾欲之南海,何如?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宾语前置标志 B.定语后置的标志C.代词,它,它们 D.的E.动词,到小练习小练习7.于(1)介词在,从,到。例如:乃设九宾礼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在方面”“从中”例如: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由于。例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向,对,对于。例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被例如: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与,跟,同。例如: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比。例如:孔子曰:“苛政

13、猛于虎也。”(捕蛇者说)于字可译 到、在、从也可翻作 对、与、同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于”记忆顺口溜指出“于”的用法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3.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4.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5.月出于东山之上A.在B.从 C.比D.表示被动小练习小练习8.为(1)动词。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例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例如: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为,认为。例如: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判断词,是。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8.为(2)介词。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例如: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例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例如: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鱼我所欲也)8.为(2)介词。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例如: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对,向。例如: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下列句子中划线字“为”的用法与另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其仆曰:“君何为轼?”B.斩木为兵,揭竿为旗C.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小练习小练习第一节第一节 词汇词汇二虚词而乃其且为焉以则之于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