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市退耕还林调研汇报材料.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1151440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市退耕还林调研汇报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市退耕还林调研汇报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市退耕还林调研汇报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市退耕还林调研汇报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市退耕还林调研汇报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3年市退耕还林调研汇报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市退耕还林调研汇报材料 一、市的根本情况 市位于我省的西南部,南端,属于深山区、半山区、兼有的县级市,现辖22个乡镇,502个行政村,面积1806平方公里,总人口70.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3万。共有耕地89万亩,其中旱地,半旱地69万亩。共有林业用地129万亩,绿化总面积75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60万亩,林木覆盖率23.8。 二、退耕还林取得显著成效 市委,市政府遵照总书记提出的“再造秀美山川的指示,按照国家“退耕还林的号召,结合实际,及时转变观念,理清思路,把开展林果生产作为调整农业种值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可持续开展能力,建设生态型经济强市的重大举措,科学规划,广泛发动,在全市掀起了声

2、势浩大的退耕还林会战热潮,今年春季全市投入劳动用工20232万个,投入资金2122万元,完成退耕还林面积5.5万亩,超省下达退耕还林任务1.5万亩,再加上匹配荒山造林4.33万亩,共计造林近2023万亩。共涉及22个乡镇、198个行政村、33825户。在退耕还林植树中由于采取了严把质量关和增加科技含量,使树木成活率到达95以上。由于造林工作进度快、质量好、成活率高,工作方法得当,广阔农民积极性高,今年月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考察了市的退耕还林工作,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今年月下旬,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林业局、国家退耕还林办公室在市举办了“全国退耕还林县长培训班,并组织了现场观摩学习。 三、问题与思

3、考 市地处西部山区,铁矿、煤炭资源丰富。几十年来,依靠矿产资源,大力开展矿业生产,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几十年来的大规模开采,铁矿、煤矿资源已日趋枯竭,工采难度越来越大,生产本钱也越来越高。而市的地质、气候条件恶劣,旱地、半旱地占了可耕地的77.5,加之近几年来的连续大旱,农业严重欠收,其结果只是富了少数矿业主,而全市63万农民不得其利,生活水平较低。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一致认识到:市要想在二十一世纪取得大的经济开展,不能再吃资源饭,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几十万农民富起来。要实现市经济可持续开展,只有遵照江总书记的指示,响应国家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的号召

4、,充分利用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不图虚名,不搞花架子,根据市的市情,实实在在地大搞退耕还林、植树造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开展林果业生产,为农民实实在在办实事,才能使市的经济建设走上可持续开展的康庄大道。 四、具体做法 1、认真调研,科学决策。年同志任市委书记以后,针对市的地质、气候条件恶劣,农业人口比例大,长期吃煤、铁等资源饭,农业种值条件不好的实际,带着市委一班人坐下来,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充分认识到的煤、铁资源日益枯竭,吃资源饭不可能振兴经济;地上是山区、丘陵,干旱、半干旱土地占大半,水浇地很少,靠农业种值业也不能使富裕起来。63万农民怎么办。如何能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经过周密

5、调研,领导班子认真进行了效益分析:在干旱、半干旱的土地上种植农作物,按每亩地400500斤产量,每斤0.5元计,每亩只有200250元的收入;如果种值经济林(花椒、核桃、柿子、冬枣)以花椒为例,初果期亩收花椒平均20230斤,旺果期亩收花椒200斤,市场价每斤花椒13元,每亩可望有2600元的收益,比种值粮食作物近期每亩多收202300元,几年后每亩多收2022元。共有旱地、半旱地69万亩,可增加效益6.913.8亿元。经过认真分析后,四套班子一致认为,把今后的开展定位于“建设生态型经济强市的目标,紧紧抓住国家给予山区造林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的良好契机,以退耕还林开展林果生产为突破口,开始了

6、扎扎实实的工作。决策确定以后,市委、市政府从北京、石家庄请来6名林业专家,走遍了的山山水水,经过细致考察,制订了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的方案,经过石家庄和北京两次专家论证后,最终确定了市的退耕还林规划。 2、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市委、市政府吸取了以往多年以来市在植树造林工作中花架子多,务实真干少,政策不到位,造林不见效,以致于“植树造林年年搞,年年种树不见林,劳民伤财,徒劳无效,干部有情绪、农民有意见的教训,果断地成立了市退耕还林总指挥部和六大分指挥部,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下设退耕还林办公室,主管副市长任办公室主任,有关职能部门一把手任成员。各乡镇都成立了相应的指挥部。市政府与各乡镇签

7、订了退耕还林工作责任状,确定造林面积、树种、数量、质量和技术标准,定期调度、联查、通报,表彰还林工作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市里还组织了20231个市直单位义务劳动并对退耕还林在人力、财力、物力上全方位给予帮助,有力地推动了退耕还林工作顺利开展。 3、宣传发动,造势聚力。刚过,市委、市政府就召开了市、乡、村三级干部退耕还林发动大会,各乡镇、村委会开展了登门入户的政策宣传和发开工作,认真解答广阔农民提出的问题。同时,还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大造舆论,宣传退耕还林的重要意义和好处,报道造林中的动态新闻,使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真正变成了广阔群众的自觉行动。许多乡村强烈要求增加退耕还林任务,使春季退

8、耕还林方案由原来的3.6万亩增加到5.5万亩,由原规划的130个村增加到198个村。由于在退耕还林工作中实行了谁种、谁管、谁受益的措施,且50年不变,让老百姓吃了定心丸,一些个体私营业主也投身于退耕还林大会战中,有16个个体私营业主承包耕地及匹配荒山造林4600亩。 4、政策倾斜,鼓励引导。市委、市政策非常注重发挥优惠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作用。在用足用好国家退耕还林优惠政策(即国家退耕还林地每亩补贴200斤原粮、补助现金20元)的同时,市又制定出台了扶持退耕还林优惠政策:市每亩再初贴现金6元,连续补贴年(即经济林补年,生态林补年);市对退耕还林所用苗木全部无偿提供,并免费运送到村;对退耕还林水利配

9、套建设费用给予2050补贴;对退耕还林裁植树苗用水免收水费、电费、运输费;免收一切技术效劳费;免费提供地膜、生根粉;免费提供匹配的荒山所需容器袋、种子和苗木;匹配的荒山造林每个树坑补贴0.3元。市直单位对口分包退耕还林,在人、财、物上给予支持帮扶;对超额完成任务的局部,参照国家政策,由市政府出钱进行补助。除以上十条政策外,各乡镇、村也制订了相应鼓励政策,大大调动了广阔农户退耕还林和匹配荒山造林的积极性。 5、严把“六关,确保质量。一是购苗关。严防劣质苗和病疫苗流入,购苗时由政府采购中心进行公开招标,由专家评标,由采购、林业、公安部门各抽一人组成采购组,确保苗木质量和运送苗木的平安。二是培训关。

10、编印栽植技术与管理手册分送到户,开辟栽植技术专栏讲座,举办技术培训班,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具体指导,使广阔退耕户普遍掌握了栽植技术。三是整地挖坑关。根据不同树种,严格要求整地挖坑的深度、宽度和密度,凡验收合格前方可栽植。四是栽值关。对拌肥、回填土、涸坑、覆土、栽植、浇定植水、覆膜和树苗消毒、蘸根、截干涂漆等关键技术环节都严格按标准操作。五是浇水关。栽植后,及时组织发动各乡村和广阔群众,为全市退耕还林树苗浇透二次水,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树苗的成活率。六是管护关。市政府及时制定了关于加强对树木资源保护管理的实施意见,发布了管护通告,成立了市林木管护专职工作机构,各乡镇成立了管护组,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林木行为

11、;大力开展禁牧、禁止林粮间作的宣传和检查工作;加强林木病虫害防治,认真做好逐户核实面积,做好各村作业小组的规划设计和合同建档工作,为做好今后的林地管护和监控工作打下了良好根底。 市委、市政府,由于重视退耕还林工作,克服短期行为,为经济持续开展,建设生态型经济强市,制定了调动广阔群众退耕还林积极性的各项优惠政策,群众造林热情高涨,党政干部从人力、财力、物力上支持,今年春季退耕还林5.5万亩,超过任务指标1.5万亩;冬季再次掀起二次造林活动,方案2.1万亩,已落实到村户,再加上匹配荒山造林4.33万亩,全年共计造林近12万亩。今后连续三年再完成78万亩的退耕还林任务,四年后,使市的林木覆盖率到达5

12、0。通过调研、考察,我们认为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在正确地分析了市矿产资源日趋枯竭、又不可能单纯依靠传统农业来支撑市经济大开展的根底上,经过充分调研和决策,开阔了眼界,统一了思想认识,确定了大规模退耕还林,大力开展林果业生产的正确道路,这是一项上合政策,下合民意,切合实际市情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后代的浩大民心工程,得到广阔干部群众的拥护,在退耕还林工作中政策优惠,组织得当,措施得力,广阔农民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积极性非常高涨,市委、市政府在退耕还林,建设生态型经济强市中所取得的成果,是切实执行国务院退耕还林政策和认真落实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结晶,其经验和做法值得在全市其他县(市)区推广。 第7页 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