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西医学中医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1211539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西医学中医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3年西医学中医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3年西医学中医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3年西医学中医心得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3年西医学中医心得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2023年西医学中医心得体会.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西医学中医心得体会西医学中医心得体会西医学中医心得体会(一)中医难学,但学好中医有方法。如何学好中医一般来说,我们先要把课本学好,除此之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方法。以下谈谈我自己学习中医的几点体会,愿与读者分享。 一那么,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 这一条非常要紧。我读大学时,是先在课堂上读四年书,再开始临床实习(大四时曾有两个月的临床见习)。我认为,临床一定要早,假设临床太晚,不利于医术提高。临床要与课堂学习结合起来,否那么,先在教室里呆坐几年,等到了临床,课堂学的东西都不记得了。 再者,只有从临床上才能体会到何为疾病,如何治病,中医如何取效,假设不临床,以上都不过是想象,是闭门造车。我自己的体

2、会,多多临床,大有裨益。 我们可以从临床中学习。每个病人都是我们的老师,病人拿自己的健康与生命交付给我们,这是对于我们的极大信任,千万别辜负了病人的信任。要从病人身上学习,病人的病症变化,病人表达的病情资料,都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中医。 二那么,读各家医案。 读历代中医大家的医案,有如名师在侧,耳提面命,最有助于提高医术。医案不能滥读,要读适合于自己的。比方,假设想提高伤寒水平,就读伤寒医家的医案;想提高温病水平,就读温病医家的医案;想提高针灸水平,就读针灸医家的医案。我向来重视读医案,且自己也收集了坊间所出版的几乎所有医案著述,方便随时翻阅。 我读医案的方法。读医案时不妨先读前半段的病情描

3、述,然后自己分析,琢磨其病当辨为何证,需用何方,如何加减化裁,然后把自己的结果与原案比照,看自己差不哪里,为什么达不到原案的水平,还需要从哪些方面再努力。这样读医案,每读一篇,都能有所提高,多读多提高。假设能坚持数年,广览诸家的数百医案,我相信,必可提高医术,兼可学得诸家的临证经验。 这个方法的要点是先找些好医案,比方叶氏的临证指南医案,多是先述病,后辨证,再有议论,列出方药,甚是方便我们学习。另外,亦可读名医类案或古今医案按,都是历代名医的临床精华。再者,今贤所编的医案亦复不少,有的洋洋洒洒上百万字,蔚为大观,亦颇可一读,随便翻翻也不错。 三那么,生活中用心。 学习中医与学习西医不同,西医的

4、知识全在课本上,中医却需从生活中多加体会。比方,四时如何变化、阴阳怎样升降,往往可以在生活中体会出来。再如,为什么两广人会吃酸嘢为什么北方人比南方的身高且体壮为什么一场秋雨一场寒等等,此类问题都可从中医里面找到答案。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多总结,这也是学习中医。 我的新浪微博里有许多这样的思考,都是我自己从生活中学习中医的点滴体会。这样的体会多了,中医水平必然上涨。 再者,中医不是必需在高大上的医院里才能实践的医学,中医是生活中的医学。学习中医,亦需从生活中体悟。中医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医与我们的饮食住行息息相关。比方,食物皆有性味归经,平时所吃的食物,也多是中药;经络穴位在自己的身上,经常

5、自己找寻按压一番,既可养生,亦有助于掌握中医。 四那么,复习,复习,再复习。 温故可以知新,温故可以提高。复习的重要性说一百遍也不为过。年轻人往往喜欢猎奇而不喜欢复习,却不知复习的收获远远大于猎奇。经常复习曾经的所学,既可以稳固知识,更可以借此而触类旁通,可以引申出别的收获。 我自己的体会是,有些中医学科非常重要,不妨反复用功,比方,博士毕业后我经常把方剂学课本放在枕头边上,睡前随意翻读几页,坚持了数年,以至于方剂非常精熟,临床用之得心应手。 随着学业的进步,不同时期需复习的内容自也不同。但不管如何,重视复习,特别是对于根底知识的复习,对于提高医术很有帮助。 五那么,动笔。 我一直主张学人要经

6、常动笔,一方面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用笔记下的知识方便随时复习;另一方面,动笔有助于思考,有助于提高。比方,当我创作一条新的微博时,我会反复思考,如何行文措辞,如何使语句流畅,如何使医理明白易懂,这样的思考过程,非常有助于提高。而且,假设能每天都动笔创作,相信对于中医的理解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广博。 动笔记什么呢可以记每天的读书或临床收获,可以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可以创作关于中医的文章,也可以抄录古人的名句,方法不一,但只要动笔就有助于提高医术,这一点是毫无质疑的。 刚开始可能有些困难,不知道写什么,这样的过程每个人都会经历过。坚持下去,慢慢地就习惯了。正如我自己在数年前开始创作微博时,我就暗暗立志

7、,一定要坚持下去,把自己每天的临床医案、读书体会、思考所得、旁闻道听的逸事都记录下来,假设能积累成百万字,这将是我从事中医的珍贵财富。于是我就坚持了下来,日日不懈,至今蓦然回首,却已经创作了百万多字的微博了,当年的目标实现了!自己也感觉伴随着写作,医术提高地飞快。我有这样的体会,我也愿意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都能掌握这个方法。 六那么,重视经典。 重视经典与兴趣无关。即使你对经典没有兴趣,也不要无视经典,咬着牙,硬着头皮,也要学好经典。因为经典为古代圣贤之作,其中有大智慧,包涵了哲学、人文、医学、地理、天文等多个学科的学问。简而论之,就中医来说,四大经典包括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以及难

8、经,这是每一位中医人所必需学的。 重视经典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源自实践。实践出真知,中医的临床实践离不开经典,甚至可以说,每个思路,每条辨证,每张药方,都与经典密不可分。学好经典,即是踩在了前贤的肩膀上,站的高,看的远,临床疗效必然高。而无视经典,有如有宝山而不入,不是盲人,就是傻子。 重视经典,就要学习经典。要不断地学,温故知新这是我学习经典的方法,我自认为反复阅读经典非常有必要。 刚开始学经典时,不妨只看原文,不看注解,自己慢慢领会,能领会多少就领会多少,边读边记诵,边记诵边领会。经典的句子背熟了,一些深奥的中医理论自能领会,有的即使暂时不能领会,经历多年临床之后也会有所感触而明白的。 实在

9、不明白的,再看前人的注释。读注释不能全信,也不能全疑心,要有自己的眼光。假设实在不会分辨,那就不妨先记住吧。多读几家不同的观点,自己体会,看哪家观点更符合自己的心意。自己认可的观点,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自己暂时不认可的,也不一定是错误的,随着读书、思考及临床阅历的增加,以前不认可的观点也许反而为认可了。 临床时要常想想经典,让自己的思想完全进入经典之中,有时心中一亮,豁然开朗,可于混乱的迷雾中领会出清晰的治疗思路与方法来。我自己的体会,经典的几乎每句话都能指导临床,之所以我们体会不出来,那是因为水平不够,或者,与临床结合地不够紧密。要想把经典用在临床上,并且左右逢源,非下十分的苦功夫不可。所谓

10、:一分恭敬一分利益,一分辛苦一分甘甜。付出必然会有收获。 随着自己医术的提高,对经典的理解也会提高。初时对经典的某句话可以理解地非常浅显,后来,临床渐多,思考渐深,对经典突然有新的感悟,这种感悟即是提高。我认为,素问的前四篇要反复研读,这四篇东西最能引人深悟。初学中医要读,临床数十年之后还是要读,边读边思,边读边临床,每读一遍,对于中医理论的体悟就会深入一层。 有人瞧不起经典,认为古人的智慧不如今人这是妄自菲薄,是不了解古人。古贤的智慧极深极奥,深研四大经典,再结合临床后,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在心中由衷地佩服古人的。 当今社会文明在进步,中医也要跟着进步。进步不是抛弃中医,不是让中医西化,这不是

11、真的进步,这是倒退!中医进步就是要抓住经典,越是紧抓经典,中医越能进步。 七那么,跟师。 跟师,要跟明医,要跟大家。假设师傅愿意愿意把自己的所学完整地教给学生,这是最好的老师。跟师的好处极多,可以当面学习,手把手地教;可以随时提问,催促着进步;可以方便地传承老师的学术思想;跟着老师学习,白天工作,晚上读书,就象古人学习中医一样,这样最有助于提高医术。 当然,跟师时,千万不要有疑必问。先自己看书或思考,并与同学交流,假设实在找不出答案,再向师傅请教。我相信,每一位明师都喜欢勤奋好学,且态度恭敬的学生。有时,师傅的观点可能不符合课本,或符合主流,我认为当细心学习师傅的观点,自己在临床上体会。 八那

12、么,勤奋好学,孜孜不倦。 中医难学,因为中医涉及到方方面面,一个好的中医需要懂的东西非常多,不仅要精研汤药与针灸,还包括相学、文学、历史、天文学、西医学、中国传统哲学等等。因此,要求我们中医人一定要努力进取,每天都要努力,每天都要读书。需知假设一天不读书,即是一天浪费了光阴。别人都在进步,我们假设不努力,就会倒退。 作为中医人,还要有吃苦的准备,要有一辈子努力的准备。读不完的书,干不完的临床,永远也不会到达顶点的攀登,会一直伴随我们一生。与其痛苦,不如享受,享受读书的快乐,享受临床的快乐,享受努力的快乐。享受的过程,亦是进步的过程。因为快乐,我们更努力;因为努力,我们更进步;因为进步,我们更快

13、乐。 以上拉杂写下这几点体会,是我在奥地利临床工作的间隙仓促草就的,希望能有助于年轻学子进步。这些只是我自己的学习中医体会,不一定符合每个人,读者也可以把自己的学医体会分享出来。我们都要进步,我也愿意与读者一起努力。 西医学中医心得体会(二)一直以来,都有学中医的想法,但都不得其法,没根底,不系统,也坚持不下来。现在,我觉得就像一只羔羊,被周老师拿着鞭子驱赶,每天都有进步,经历着辛苦,揣着幸喜和期待,每天向着我们梦中中医的神圣殿堂行进。中医知识犹如浩瀚大海,读一遍觉得平淡无奇,听一遍觉得有许多原来未知的东西,再经过老师的提纲挈领、点拨研读之后却发现字字珠玑,意犹未尽。周老师的讲课理论与实例相结

14、合,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每听一次都有新的收获,经过三个月的中医根底理论学习,明白中医既治病又保健的奇特医疗效果。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立下了丰功伟绩。中医学的根本特点在于它的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两个方面。中医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多向病员解释中医治病的现代科学依据,将能使中医被现代更多的人所接受,是中医自身生存开展的必要。 10年前的很多时候,想跟着老中医或草医学习,但毕竟现在是经济开展阶段,大家都要钱,可问题是给钱,还是草草了事,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有经验、有威望的中医师越来越少,大局部是学院派或偏于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的,中医中药实质性的东西都没有,连黄帝内经、方剂学都不会,更不要说辨证论治了,所

15、以到现在自己对中医中药还是零根底,有着很神秘的感觉。 跟随老师学习这么长时间了,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对阴阳五行的理解。阴阳五行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为古代朴素的唯物哲学。阴阳,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力量;五行即由木、火、土、金、水五种根本物质的运行和变化所构成。刚开始学中医的时,不明阴阳就是相对的属性,只能理解“五行也是按照五种物质元素的转换。通过学习,不断听老师的课,以及学习课本,明白到应从气机这个角度来理解阴阳上五行,阴阳五行是宇宙中的天体而来,阴阳日月,五行五星。就这样,听课、学习了这段时间,在我的心中也就数了。 二、对藏象的理解。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结合老师对于阴阳的讲解和对课本的学习,明白了什么叫天一生水,以前只知道天一生水,地六承之,不理解,现在终于能把这个跟中医的理论结合在一起,一下子脑子清晰了很多。关于藏象,主要是对象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前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单纯的理解为象是脏腑的外在表象,没有图像、印象、形象、抽象的认识,这也是思维的问题。比方生理解剖学的肝,是一个消化腺,而中医学中的肝完全不同,是主疏泄、调节血的一个脏,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概念,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