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论国际金融危机及我国应对策略.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1377567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论国际金融危机及我国应对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论国际金融危机及我国应对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论国际金融危机及我国应对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论国际金融危机及我国应对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论国际金融危机及我国应对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3年论国际金融危机及我国应对策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国际金融危机及我国应对策略 内容。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渐明显,资本的国际流动和国际资本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开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与之相伴的金融风险也越来越大。如何应对这种挑战,趋利避害是摆在中国金融界和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成因和后果的根底上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危机应对策略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流动,可以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帐户反映,资本流动分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种情况。国际资本流动可以采取很多形式,最常见的有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融资和国际负债三种。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的国际流动日益活泼,

2、成为许多重大经济事件背后的关键影响因素,这同国际资本市场的开展和完善有着密切关系。这些情况其实也不外乎一种非常简单的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关系。从需求角度来看,一是兴旺国家的老龄人口增加推动了养老金规模的逐步扩大,国际资本市场成为其投资和获取增值收益的主要场所;二是中产阶层人口增加,他们的经济实力强,对投资的需求旺盛,又理解而且愿意为获取更高投资收益而承担更高的风险,于是,其收入积蓄从传统的银行储蓄流向更高收益的股票市场,从而推动了共同基金的迅速开展;此外,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的管制从8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放松,客观上推动了国际资本市场,非但凡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快速开展。 国际资本市场的现状 资本市场的

3、组成不外乎两个方面。市场的参与者和市场上的产品。20年前,商业银行构成了整个金融市场的主体局部,而今天,尽管银行类机构仍然是清算体系的使用者和主要治理者,但是从资产规模来看已经远远低于投资类机构,如养老金和共同基金等。 国际资本市场的参与者和产品两方面同20年前相比已经大大丰富,从组成模式来看当前的国际资本市场呈现出一种局部之间相互联系紧密的格局,也就是说网络化。在这种日益凸现的网络化趋势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引起人们的高度警惕,这就是一些传统的风险监测和治理手段受到严重的挑战,非但凡所谓的对银行8%最低资本充足比率的要求,现在看来并不“充分,因为银行仅仅有8%的“垫底资本并缺乏以抗御日益增加的资

4、本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后果就是:实际生产部门所面临的一些困境对银行领域的“涉及效应被网络大大放大了。另外一个因素:电子交易手段的成熟和不断更新带来了更复杂的资本流动形式和更大的市场波动性,大大提高了全球资本市场的资本流动速度。更多的资金以短期获利为目的,导致市场波动性不断增加。70年代因为石油危机导致全球发生债务危机时,假设人们对当时全球各个分割的市场之间的连锁反响还有惊诧的话,那么,在21世纪,假设由于全球资本市场体系中的某一个市场发生问题而导致整个体系陷入危机,估计大家不会再惊诧了。因为全球经济和金融一体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没有哪一个市场会在全球危机的状态下而再独善其身。 导致国际资本

5、市场资本流动加快的另一方面原因还在于进入90年代以来开始的放松管制策略的流行。各国放松金融管制造成的直接效应就是交易本钱降低,跨境资本流动大幅度增加,最直接的后果之一就是全球各地市场上的金融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 对于中国而言,虽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很低而且市场规模很小,但已经能够非常明显地感觉到外部市场变化的涉及效应。随着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和介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资本流动壁垒和保护墙将逐步减少直到最终消失,这些波动的影响将变得更为直接和明显。所以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引发的问题从现在起就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国际金融危机及其成因 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资本市场对推

6、动全球经济开展,促进资本和技术在各个地区之间的合理配置做出了很大的奉献,但是随之而来的波动和因此而导致的国际金融危机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国际资本流动以全球金融市场的急剧动乱为主要特征,金融资产价格波幅之大,传播范围之广,为前所未见,这种剧烈的波动及其附带的扩散效应就是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国际金融危机一般有3种表现形式。货币危机指一国货币在外汇市场面临大规模的抛压,从而导致该种货币的急剧贬值,或者迫使货币当局花费大量的外汇储藏和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维护现行汇率;外债危机是指一国不能履约归还到期对外债务的本金和利息,包括私人部门的债务和政府债务;银行危机是指由于对银行体系丧

7、失信心导致个人和公司大量从银行提取存款的挤兑现象。 国际金融危机离中国并不远。从历史上看,上个世纪末是金融危机多发时期:从最早的1992年欧洲金融危机到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再到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最近的有2022年的南美金融危机。其中以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最具备国际金融危机的特点,当然破坏力也最具全球性质。 作为现代经济的血液传导输送系统,国际资本市场的平安性和效率非常令人关注。亚洲金融危机及其触发的全球范围的市场动乱不安给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直到今天其影响仍在继续,这足以说明国际资本流动而引发的金融危机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对它的成因以及对策的研究是关系到国家乃至

8、世界经济稳定和开展的重大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假设简单的列举,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经济过热导致生产过剩;贸易收支巨额逆差;外资的过度流入;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和不当的汇率水平;过早的金融开放。但是在实际中这些因素往往是综合起来起作用的。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子来具体分析就不难看出,是内部和外部的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导致了金融危机的总爆发。具体的原因可以归结如下: 经济开展过热,结构不合理,资源效益不佳。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从70年代开始相继起飞,增长很快。但常年的高速增长也积累了严重的结构问题,这些国家都注重于推动经济的新一轮的增长,忽略了对结构问题的解决。 “地产泡沫破裂后造成银行坏帐呆帐严重。东

9、南亚各国在过去十几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间房地产价格暴涨,吸引银行向房地产大量投资,银行呆帐的增加大大影响了东南亚金融体系的稳定,在危机之前一些金融机构已经濒临破产。 从外部看,其它资本市场,如日本股市的复苏和美元的持续走强,都使得一局部原来流入东南亚的外资撤离,构成了对这些亚洲国家货币的强大压力。在这种形势下,巨额国际资本的高流动性和高投机性终于搅起了这场空前的金融动乱。 国际金融危机具有广泛和巨大的影响。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子,它对各国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负面影响。由于在进行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中国政府的调控和治理得当,那次亚洲金融危机并没有对中国造成直接影响。但是不管如何,我国仍然感受到亚洲金

10、融危机的种种间接影响。 我国防范未来金融危机的策略 六年后的今天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减弱了很多,但是其余波仍未完全消除,国际经济仍然在为成功摆脱衰退回归繁荣而努力。另一方面国际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和不可猜测性仍然存在,地区开展的不平衡性,不同国家金融、经济乃至政治上的缺陷都可能造成下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于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直接涉及的中国而言,分析其产生原因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启示。同时如何抓住机遇调整结构制订策略,防范甚至提前化解下一次金融危机也是我国金融业今后开展的重要课题。 笔者认为,我国防范和化解未来金融危机的策略可以归结如下: 防范金融风险的最正确途径是优化本国经济结构,强化

11、本国经济。各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说明,开展中国家只有优化国内经济结构,才能真正改善长期国际收支的状况,确实保护自身不受国际资本流动无常变化的影响。 有方案有步骤的开放资本市场。对开展中国家来说,资本工程对外开放要慎之又慎。开展中国家追求经济快速开展,为了吸引外资流入,往往在条件不具备或者预备不充分的情况下,贸然实行资本工程的自由兑换。殊不知当容许国外资金自由流入本国时,同样也必须容许自由流出。当国际游资流入时,假设运用不当将使本国经济陷入困难,假设一有风吹草动,大量资金外流时本国将面临对外支付的困难。因此我国今后资本工程实行自由兑换应放慢步伐,慎之又慎,待条件比较充分时再实行资本工程自由兑换。 中

12、国的开放必须是在保证国家经济平安的条件下的开放。国家经济平安是在世界经济越来越融合的情况下很多国家必须考虑的问题。国家经济平安是指大国、小国共同地融在一个大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它们的地位是不同的,抵御越来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风浪冲击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这种保卫自己的能力就是一国的经济平安度。经济平安的保卫需要本国一整套的系统,既要开放,又要在金融的管制、进出口资金的治理方面使本国的企业、政府和银行人员的经营能力与兴旺国家拉平,有在治理、经营、投资各方面和兴旺国家同等素质的人才、系统、制度。 开放金融市场要做好预备和试点,应该采取谨慎的步骤和策略。即使在参加wto的今天也要清楚熟悉到我国与兴旺国家处

13、于不同的开展阶段,我国的情况不能与兴旺国家进行简单比照。兴旺国家在实现资本自由流动方面也经历了假设干历程。兴旺国家的资本自由流动是与其经济开展水平、市场完善程度和金融监管水平相适应的。同时,也是金融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产物。我国由于市场根底和市场标准还很不完善,金融监管水平也需要在开放中的动态博弈中逐步提高,对于资本自由流动这把双刃剑,在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包藏着巨大风险,因此在目前我国不能像兴旺国家那样,让资本自由流动。但是资本全球化、资本自由流动是大势所趋,因此在目前我们就应该积极进行预备,有步骤地有方案地实现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调整,为中国平安、成功的融入全球资本市场打下坚实的根底。 为了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开展,中国融入全球化市场是历史的必然。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既享受国际资本市场和资本自由流动带来的种种好处,又同时防范和化解由此产生的金融危机风险就成为中国的金融界乃至政府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它给中国金融机构、中心银行和政府都提出了许多政策上的挑战。对此,只有未雨绸缪早作预备才是应对挑战的正确策略。通过制定正确的政策措施,笔者相信中国一定能够健康、顺利地实现经济的更大开展。 参考资料: 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第三版,august,2022 胡祖六,“刺激经济增长与结构改革并行不悖,亚洲华尔街日,1998年8月5日 胡祖六,“中国亚洲的避风港,布隆帕格金融杂志,1998年9月 第8页 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