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学年高考数学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全集,集合,则( )ABCD2已知实数、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ABCD3已知复数满足,则( )ABCD4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则不等式f(x-3)f(9-x2
2、)的解集为( )A(-2,6)B(-6,2)C(-4,3)D(-3,4)5 “”是“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6中心在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的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与圆都相切,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A2或B2或C或D或7设函数的定义域为,满足,且当时,.若对任意,都有,则的取值范围是( ).ABCD8已知集合,则的值域为()ABCD9已知实数,满足,则的最大值等于( )A2BC4D810M、N是曲线y=sinx与曲线y=cosx的两个不同的交点,则|MN|的最小值为()ABCD211若为虚数单位,则复数的共轭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
3、点位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12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则截面不可能是( )A正三角形B正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在直线上,过点P作圆C:的一条切线,切点为T.若,则的长是_.14已知,那么_.15已知双曲线的右准线与渐近线的交点在抛物线上,则实数的值为_.16已知椭圆的左焦点为,点在椭圆上且在轴的上方,若线段的中点在以原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上,则直线的斜率是_.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在中,内角的边长分别为,且(1)若,求的值;(2)若,且的面
4、积,求和的值18(12分)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直角梯形,是正三角形,是的中点.(1)证明:;(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19(12分)在四棱锥中,底面为直角梯形,分别为,的中点(1)求证:(2)若,求二面角的余弦值20(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轴正半轴为始边的锐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且点的纵坐标是(1)求的值:(2)若以轴正半轴为始边的钝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且点的横坐标为,求的值21(12分)如图,直三棱柱中,分别是的中点,.(1)证明:平面;(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22(10分)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其中为参数),直线的参数方程为(其中为参数)(1)
5、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曲线的极坐标方程;(2)若曲线与直线交于两点,点的坐标为,求的值.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答案解析】直接利用集合的基本运算求解即可【题目详解】解:全集,集合,则,故选:【答案点睛】本题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属于基础题2、C【答案解析】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作出目标函数对应的直线,结合图象知当直线过点时,取得最大值.【题目详解】解:作出约束条件表示的可行域是以为顶点的三角形及其内部,如下图表示:当目标函数经过点时,
6、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故选:C.【答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性规划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数形结合思想,应用意识,属于中档题.3、A【答案解析】由复数的运算法则计算【题目详解】因为,所以故选:A【答案点睛】本题考查复数的运算属于简单题4、C【答案解析】由奇函数的性质可得,进而可知在R上为增函数,转化条件得,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即可得解.【题目详解】因为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所以,即,解得,即,易知在R上为增函数.又,所以,解得.故选:C.【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了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的应用,考查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属于中档题.5、A【答案解析】先求解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的等价条件,得到,分析即
7、得解.【题目详解】若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解得,故“”是“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了充分不必要条件的判断,考查了学生逻辑推理,概念理解,数学运算的能力,属于基础题.6、A【答案解析】根据题意,由圆的切线求得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方程,再分焦点在x、y轴上两种情况讨论,进而求得双曲线的离心率【题目详解】设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为y=kx,是圆的切线得: ,得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的方程为 焦点在x、y轴上两种情况讨论:当焦点在x轴上时有: 当焦点在y轴上时有: 求得双曲线的离心率 2或故选:A【答案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等基
8、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关键是:由圆的切线求得直线 的方程,再由双曲线中渐近线的方程的关系建立等式,从而解出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值此题易忽视两解得出错误答案7、B【答案解析】求出在的解析式,作出函数图象,数形结合即可得到答案.【题目详解】当时,又,所以至少小于7,此时,令,得,解得或,结合图象,故.故选:B.【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的范围,考查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是一道中档题.8、A【答案解析】先求出集合,化简=,令,得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值域.【题目详解】由,得 ,令, ,所以得 , 在 上递增,在上递减, ,所以,即 的值域为故选A【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了
9、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换元法要注意新变量的范围,属于中档题9、D【答案解析】画出可行域,计算出原点到可行域上的点的最大距离,由此求得的最大值.【题目详解】画出可行域如下图所示,其中,由于,,所以,所以原点到可行域上的点的最大距离为.所以的最大值为.故选:D【答案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根据可行域求非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考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属于基础题.10、C【答案解析】两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图中|MN|最小,设M(x1,y1),N(x2,y2),则x1=,x2=,|x1-x2|=,|y1-y2|=|sinx1-cosx2|=+=,|MN|=.故选C.11、B【答案解析】由
10、共轭复数的定义得到,通过三角函数值的正负,以及复数的几何意义即得解【题目详解】由题意得,因为,所以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故选:B【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了共轭复数的概念及复数的几何意义,考查了学生概念理解,数形结合,数学运算的能力,属于基础题.12、C【答案解析】试题分析:画出截面图形如图显然A正三角形,B正方形:D正六边形,可以画出五边形但不是正五边形;故选C考点:平面的基本性质及推论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答案解析】作出图像,设点,根据已知可得,且,可解出,计算即得.【题目详解】如图,设,圆心坐标为,可得,解得,即的长是.故答案为:【答案点睛】本题考查直
11、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求平面两点间的距离,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14、【答案解析】由已知利用诱导公式可求,进而根据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即可求解.【题目详解】,.故答案为:.【答案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诱导公式、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属于基础题.15、【答案解析】求出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右准线方程,得到交点坐标代入抛物线方程求解即可【题目详解】解:双曲线的右准线,渐近线,双曲线的右准线与渐近线的交点,交点在抛物线上,可得:,解得故答案为【答案点睛】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简单性质以及抛物线的简单性质的应用,是基本知识的考查,属于基础题16、【答案解析】结合图形可以发现,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将线段长度
12、用坐标表示成圆的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可进一步求解.利用焦半径及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则更为简洁.【题目详解】方法1:由题意可知,由中位线定理可得,设可得,联立方程可解得(舍),点在椭圆上且在轴的上方,求得,所以方法2:焦半径公式应用解析1:由题意可知,由中位线定理可得,即求得,所以.【答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椭圆的几何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答解析几何问题的重要途径.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答案解析】(1)先由余弦定理求得,再由正弦定理计算即可得到所求值;(2)运用二倍角的余弦公式和两角和的正弦公式
13、,化简可得sinA+sinB=5sinC,运用正弦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a,b的方程组,解方程即可得到所求值【题目详解】解:(1)由余弦定理 由正弦定理得 (2)由已知得: 所以- 又所以-由解得【答案点睛】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面积公式的运用,以及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考查化简整理的运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8、(1)见证明;(2)【答案解析】(1)设是的中点,连接、,先证明是平行四边形,再证明平面,即(2)以为坐标原点,的方向为轴的正方向,建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计算各个点坐标,计算平面法向量,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得到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题目详解】(1)证明:设是的中点,连接、,是的中点, ,是平行四边形,由余弦定理得,平面,;(2)由(1)得平面,平面平面,过点作,垂足为,平面,以为坐标原点,的方向为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则,令,则,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了线面垂直,线线垂直,利用空间直角坐标系解决线面夹角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19、(1)见解析(2)【答案解析】(1)由已知可证明平面,从而得证面面垂直,再由,得线面垂直,从而得,由直角三角形得结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