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硬笔行书技法解析(连载.10) 硬笔行书技法第五章硬笔行书的章法 章法是指安排布置整幅书法作品时,协调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照应、和谐关系的布局方法,也称谋篇布局。章法的根本要求是前后连贯、字字照应、行行照顾、全篇气韵贯穿,组成一个完美的、统一的整体。章法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各自的创作需要,选择不同的章法形式。有些人单字写得还可以,但构成篇章,就让人看上去别扭,原因是没有掌握章法布局的根本方法或缺少章法布局的实际经验。因此,章法是衡量一幅书法作品艺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硬笔行书章法的根本形式 硬笔字从用途上可分为实用型和艺术型两个层次,它虽然不像毛笔书法那样讲究,但也有一定的要求,特别
2、是艺术型硬笔书法的章法根本上承袭了毛笔书法的章法形式。在日常书写硬笔字时,因各自的书写目的和书写水平不同,章法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硬笔字的章法是通过书写格式来表现的,比拟常见的书写格式有两种,一种是横式,一种是竖式。横式是现代写法,就实际应用而言,硬笔行书主要采用横式书写;竖式是借鉴传统毛笔书法的章法形式,有较强的艺术性,形式也多种多样。 横式书写起源于现代印刷文字的排版格式,其根本要求是由左向右横写,首行空两格,字距小,行距大,行间清晰舒朗,行序自上而下。这种形式运用十分广泛,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交际中书写的各种文体大都采用这种形式。 二、横写和竖写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应遵守结字标
3、准虽然行书的点画和结构的安排处理有很大的随意性和自主性,同一个字会有不同的写法,但不能因此就随心所欲。要遵循行书结字的根本要求和标准。这个标准是建立在结字根本原那么根底之上的,大家公认的、约定俗成的书写习惯。 (二)笔画书写要准确 笔画准确是结字的先决条件。行书笔画的连接、伸缩、长短、参差、走向等大体上都有一个尺度,不能随随便便,否那么会导致内容书写的错误,甚至造成歧义和曲解,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下面的两组字,让人看了十分费解,不知写的是什么: (三)处理好字与字之间的搭配的关系 安排好字与字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章法布局的第一步,不同的字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可通过前后牵连、照应顾盼、大小穿插错落等
4、手段来调整字形,使字与字之问自然和谐。 (四)处理好行与行之间的照应关系 行与行之间要上下、前后气息相联,首尾照应,让人们感受到作者在整个书写过程中气息的流动和情感的不断释放(图18)。 三、谋篇布局 谋篇布局是作者对一幅作品的全面筹划和安排。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它能表达出作者艺术水平的上下。谋篇布局的形式很多,常见有横排式和竖排式两种。 (一)谋篇布局的形式 1.横排式 横有行,竖无列。这是日常比拟实用的书写形式。一般情况下,横排式字距小于行距,由左向右横写,比拟适宜于自由活泼的行书和草书。在书写时,可在有横线格的纸上直接书写,也可把有横线格的纸张衬在纸下书写。要注意字无论大小、收放,都要写在
5、两条横线格的中间,以每字外轮廓的中心为标准取直,使其自然成行(图19)。 2.短句形式 这种形式书写的内容多为诗句、名言、赠言、寄语、短句等。比拟适合在信封、贺卡、扉页上书写。因其字数少,布局的难度就更大一些。在书写时,字体尽量大一些,要合理布局,保持字与字之间气势贯穿、笔意相连、首尾照应。不能把单个字相互割开,但也不能生硬牵连、影响美观。如: 3.竖排式 这种形式为传统的书写形式。其书写顺序是由上而下、由右向左书写。一般来说,如果用行书书写,那么字距小于行距,且在书写过程中,字的挥洒空间较大,笔画伸缩的自由度较强,能给人以鲜明的节奏感。这种形式多用于创作和欣赏图20)。 (二)硬笔行书的书写
6、内容和格式 当今,硬笔书法已成为书坛中的一朵奇葩,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除了日常实用的格式以外,硬笔书法的章法内容及表现形式有了更多的创新和开展,并充分表达出自己独有的特色和欣赏价值。 一幅完整的书法作品包括正文、落款和钤印三局部,三者之间构成了完整统一的章法。选择什么样的书写内容,采用什么书体,如何将书写内容在规定的篇幅里合理布局、书写美观,到达和谐统一,给人以赏心悦目、富有创意的美感,是章法布局所要到达的最终目的。 1.内容的选择 这是章法布局的第一步。首先要选择好创作书写的内容。由于汉字具有实用和欣赏的双重功能,因此优美、精深、健康向上的诗文词句,往往能激起创作情绪,引发创作灵感
7、,而且也会感染和打动读者。读者在鉴赏书法艺术之美的同时,又领略了高雅的文辞之美,可谓一举两得。反之,内容庸俗浅薄,非但不能激起自己的书写欲望和激情,也大大降低了书法作品的品位,同时也很难让读者得到视觉上和精神上的享受。 硬笔行书创作的内容,应在自己审美情趣的根底上,选择那些古今优秀的篇章、诗词、佳句,也可以是自己撰写的诗文,这样更能在书法创作中抒发自己的性灵和情怀。 2.幅式的选择 幅式也即篇幅的格式。书法的幅式是章法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不同的书法幅式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艺术感受。 随着硬笔书法艺术的日益普及和开展,硬笔书法的幅式在借鉴传统毛笔书法的根底上,不断有新的突破和创新,其中包括纸张、书写
8、工具、书写颜料、装裱形式等方面的大胆探索和创新,使硬笔书法艺术展现出千姿百态的局面。 与毛笔书法一样,硬笔书法的幅式不同,布局的形式也会随之变化,不同的幅式可以表达不同的情趣,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由于硬笔书写工具的局限,不能写出过大的字,因此篇幅不宜过大,字数也不宜过多,幅式还是以小巧、精致为好。 前面我们已经讲到了实用硬笔字一般多为横写,直式写法很少。但作为艺术创作和欣赏,我们见到更多的那么是使用直式书写。这里主要是参照传统毛笔书法的幅式,其常见的形式有:条幅、中堂、对联、横披、扇面、斗方、条屏等。 (1)条幅:一般指自上而下的长形竖挂的作品。书写内容横短竖长,形式上可采用有格或无格,书写顺
9、序为自右至左、由上而下,一般不加标点。行书一般采用无格形式(图21)。 (2)中堂:其书写形式和要求与条幅大致相同,只是相比条幅稍宽一些,上下长度稍短一些(图22)。 (3)对联:也叫楹联、对子。为左右对称的上下联。右为上联,左为下联,其书写内容对仗工整,一般字数较少,多为五言、七言、八言对等。因其字少,硬笔书法可采用弯头美工笔或其他易写大字的硬笔书写工具(图23)。 (4)横披:又称横幅,为长形横挂形式。内容可以横写,也可以竖写,字数可多可少,落款可写23行(图24)。 (5)扇面:分折扇和团扇两种。折扇上宽下窄成辐射状,这种形式在章法上有特殊的要求,一般采取一行字多、一行字少的格式来写,这
10、样一方面因地制宜,一方面也使作品显得生动活泼、形式优美;团扇分椭圆形、圆形,书写时大都随形布局,也可圆中取方,即在圆形中把书写内容安排成方形的(图25图26)。 (6)斗方:斗方为方形或接近方形,它是条幅和中堂的一种变化形式。其篇幅和字数可根据需要来安排(图27)。 (7)条屏:条屏为条幅的组合。一般有四条屏,六条屏等,必须是偶数。条幅的内容可各自独立,也可以连写,按照从右至左的顺序书写。但要注意每条的行数和字数大致相等,最后一条因落款,字数可有所变化(图28)。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三)题款和钤印 1.题款 题款是正文书写完了之后所附加的一段说明文
11、字。一般包括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地点、作者姓名等内容。题款的长短要根据内容的需要和留空的大小来决定,其灵活性较强。款和印是书法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局部,一幅书法作品既有书写优美的正文,又有妥帖的题款,再加上恰到好处的钤印,可以使书、款、印三者相映生辉,增加其艺术的感染力和视觉效果。 款分上款和下款。上下款都题者,称为“双款,只题下款的称为单款,题款字数非常少的称为“穷款。赠予他人的书作一般题双款。 上款内容一般为所书正文的出处,或书赠对象等,可题在正文之前,但不能高于正文位置,也可写在下款的前面和下款并题。 下款主要说明书写时间、地点以及作者姓名、谦辞等。除了上述之外,有些书法作品还可根据
12、需要题长款,字数多者可达百字甚至更多,其书写内容可以多种多样。 题款的称呼是在特定情况下使用的,并非每一幅书法作品都需要。题款的称呼、时间也往往有一些雅称(图29)。 款的书体,一般来讲,篆、隶、楷书题款书体多为楷书、行楷或行书,而行书、草书题款书体一般多为行书或行草书,以求与正文风格相协调。 2.钤印 钤印也是整个章法中的有机组成局部。硬笔书法作品的钤印一般也沿袭了毛笔书法作品的钤印方法,只是硬笔书法作品幅式较小,所以,其印章也相对小得多。有些硬笔书法作品也可以不用钤印。 印章运用得恰到好处,会起到活泼章法气氛、画龙点睛、增加亮点的装饰作用。大凡在书法艺术上有一定素养和造诣的人,都十分重视钤
13、印。 印章有“朱文和“白文之分。“朱文又称“阳文,印文凸出,钤盖出来的字呈红色;“白文印文凹陷,钤盖出来的字体为白色。 印章又分名章和闲章两种。名章主要显示作者姓和名,形状多为方形。名章最好是大小一致,姓和名各一方,一朱一白,两印合并使用,并在两印章上下之间留出一个同大印章的距离为宜。名章一般钤在署名下方。闲章是指刻有名言、警句、成语、书斋号、年代等内容的印章。其形状多为长条形、椭圆形或不规那么形。闲章盖在作品的起首处,称为“引首章,有的那么盖在正文的下方或其他空白处,起到补空、点缀和平衡视觉的作用。 在一般情况下,一幅作品用印最多不超过三方。否那么,会喧宾夺主,显得俗气。一幅书法作品在完成钤印后,创作过程即宣告完成。 总之,一幅优美的书法作品,需要花费作者一定的心血去构思、去推敲、去经营,不能无视任何一个环节。要到达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只有通过大量的临帖、揣摩、欣赏,不断丰富自己,提高欣赏水平和文化艺术素养,才能增强自己的艺术创作灵感,使自己不断有新作出现。 四、硬笔行书作品欣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