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民工就业效劳工作方案 一、市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效劳体系建设的迫切性 (一)、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特别近三年来,积极贯彻实施是省委、省政府提出将建设成为沿海兴旺地区优质劳动力输出基地的战略设想三年来,以农民工为主的外出务工人员迅速增加,市202223年来共有农村劳动力155.1万人,从业人员136.5万人,外出务工为463347人,到2023年11月底已增加至572400人(2023年上半年外出务工为431525人)。目前,全市民工遍布于广东、福建、浙江、上海、北京、江苏等地,主要从事土木建筑、家政效劳、饮食、缝纫、搬运等各个
2、行业,年务工人均收入达6000元,为促进开展作出了重要奉献。但农民工在跨地区就业过程中,也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 1、农民工跨地区就业信息渠道不够通畅,组织化程度较低,局部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由于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不健全,绝大局部农村劳动力自发处出务工,无序流动较为(非常)普遍。2023年通过劳动保障部门有组织输出的劳动力仅占2023%,有些(很多)农民因找不到工作还引起一些社会问题。同时,农民工是一个弱势群体,用工单位不签定劳动合同、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等侵权事件不断发生,并且大多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农民工维权非常难。(劳动、司法等部门受理的数万件相关案件中,能得到有效处理的不到
3、2023%)。 2、农民工素质较低,跨地区就业技能低(技术含量小),劳动强度大,收入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据调查,全市农民工文化素质在初中及以下的人员占到80%,95%以上的农民工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真正以“技闯天下的农民工不到5%,因而大局部农民工是纯劳动力上市,从事的多是简单的就业岗位,报酬低廉。 3、农民工跨地区就业面临巨大挑战。农民工就业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随着沿海地区大规模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素质(文化知识、技能水平)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些地方已经实行就业准入制和持证上岗制,没有技能证的农民工很难适应劳动力市场新的开展需要。 4、现有的
4、培训机构、教学设施、实训基地不能适应大量农民工跨地区就业的培训需要。目前职业教育培训的主要力量是各类职业中学、技校、社会培训机构和市、县(区)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但总体规模偏小,(加上培训费用较高)较低培训费用农民工支付也有困难,使得农民工难以入学参加培训,素质也难以提高。 5、现有职业技能培训的专业设置不合理。学制单一,专业工种少,重理论、轻实践、实训设施落后,动手能力差,加上农民工培训与发证脱节,培训与就业脱节等原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工跨地区就业的开展。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农民工培训不健全、技能素质较低、输出组织化程度较低等情况下,为积极促进农民工外出务工实现更加充分就业,收入更快增长,
5、需要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建设,整合现有培训资源,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完善农民工就业效劳体系,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指导、系统培训和权益维护,才能真正解决农民工的出路,提高农民工的创业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二)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效劳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建设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效劳体系,是提高农民工跨地区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减少农民工盲目流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迫切需要。全市90%以上的农民工处于自发流动就业状态,农民工素质低、就业难、盲目流动、自身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是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重大课题,急需政府的扶持、引导和帮助。 2、建设农民工
6、跨地区就业效劳体系,是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2023年,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52元,增加495元,工资性收入增长较快,到达1339元,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为45.4%。要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必须努力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其职业转换技能。 3、建设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效劳体系,是促进效劳业开展,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2023年,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324226,一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兴旺国家的水平。这意味着产业结构还不合理,只有提高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效劳水平,能积极促进效劳业的开展,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4、建
7、设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效劳体系,是解决农村充裕劳动力,促进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进程的有效途径。扣除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和已跨省就业的农民工,尚有20230余万农村充裕劳动力需要转移。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今后还将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市流动。 5、建设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效劳体系,是拓展消费市场,缓解就业难矛盾的现实选择。2023年,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461元,低于全省2482元,全市有20230多万农村充裕劳动力外,还有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城镇失业人员4万余人,建设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效劳体系,有序组织农民工流动,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缓解进城农民工与下岗职工就业难的矛盾,繁荣
8、消费市场。 综上所述,“按照减少农民就能富裕农民的战略思路,建设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效劳体系,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和就业指导,提高农民工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将极大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小城镇建设的开展,极大地促进工业化、城市化、产业化进程,极大地促进农村剩余劳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宏大工程。 (三)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效劳体系建设的有利条件 1、有巨大的劳动力培训资源优势和广阔的培训市场需求。市劳动力资源丰富,现有农村劳动力20230多万个。随着中央对农业投入的增加,非农产业的扩大,“洗脚上岸的农民还将逐渐增加,但目前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劳动技能普遍较低,进城务工的农民
9、要在剧烈的岗位竞争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仅凭“吃苦耐劳、朴实勤恳是不够的,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长期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农民工普遍需要一个增加知识、提高技能以适XX县区岗位需求的过程,农民工培训市场需求非常广阔。 2、有独特的交通和区位优势。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的直接腹地,是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与沿海三大经济区的交通联系十分便捷,具有其他市不可替代的区位优势,劳务输出市场大,本钱低,有助于培训后的农民工迅速进入沿海和兴旺地区就业。公路有高速公路,至浙江、上海的高速公路已经建成,到福建的京福高速公路也将在年内建成。 3、有初具规模的农民工就业效劳体系。市劳动力中
10、心市场已根本建成,县(区)劳动力市场也正在建设;全市街道、城关镇和工业重点乡镇的劳动保障工作平台根本建设完毕;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规划正在完善;全市4所技工学校、市、县(区)12个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12个职业介绍中心、21所职业中学、35家民办培训机构和49家民办职业介绍机构,积极开展了农民工的培训和职业介绍工作,202223年以来累计培训农民工2万余人、介绍就业近15万人次。同时,通过试点,农民工法律援助保障系统正在启动,2个培训网点的教学设施正在改善,培训能力将逐步增强,初步统计,202223年共培训农民工4000余人。此外,全市现有21所职业中学,11个县(区)劳动就业培训站。在这些培
11、训资源根底上,政府只要对已初具雏形的就业效劳体系稍加培育,就能在较短时间内发挥集团效益,具有投资少,本钱低,辐射广,见效快的优势。 4、市、县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跨地区就业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这项工作,已将全市农民工就业效劳体系作为“十一五期间效劳业开展的重点领域予以扶持。局部县(市、区)还成立了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效劳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率先在全市进行试点。 5、启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2023年,我市临川、南城、宜黄、崇仁、资溪、东乡、广昌等7县(区)列入国家农业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县,共建立培训基地17家,举办各类管理人员培训450期,培训农村劳动力170
12、00万人,转移就业16000人,今年,我市金溪、临川、崇仁、东乡、黎川、宜黄、南丰、南城、资溪九县(区)列入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县,方案培训人数21700人。一大批的农民工经过培训成为熟练工人,工资待遇大幅增长。 综上所述,有着巨大的劳动力培训资源、独特的交通优势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已有的初具雏形的培训体系,是建设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效劳体系最理想的设区市之一。 二、建设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效劳体系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方针 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方针,坚持面向农村、效劳农民,城乡互动、资源共享,不断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和劳动技能,努力促进农民工跨地区就业的开
13、展和城乡人民收入的增长。 (二)根本原那么 1、坚持面向农村、效劳农民,城乡互动、资源共享的原那么。逐步提高全市农民工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工的技能,提高农民的创业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坚持低本钱原那么。充分考虑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依托和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根底,不盲目铺新的摊子,切实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3、坚持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原那么。在政府扶持、政策引导下,采用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方式,吸纳社会资金参与,促进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效劳体系的建设。 4、坚持短线与长线专业相结合原那么。既设置家政效劳、电子装配等一批低本钱的短、平、快专业,又着眼
14、长远设置一些如数控、家电维修、机械加工等技术性强的专业,以适应不同层次人员的需要。到达以短促长,以长补短的成效,使专业长短互补,减少专业投入。 (三)总体目标及建设步骤 1、总体目标。通过实施五年远期规划,不断完善农民工就业效劳体系建设。全面建成统筹城乡就业的市、县(区)劳动力市场网络,实现市、县(区)、街道(乡镇)劳动力信息联网和资源共享;加快建设就业培训网络,依托7个县(区)职业中学和5个职业教育短期培训基地,重点建设覆盖全市11个县(区)12个职业教育综合性培训基地和专业农民工培训基地(即12个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效劳基地),远期增至24个培训网点完整效劳体系,使农民工有序流动程度提高到20
15、%以上,最终建设成为全省一流的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效劳示范基地。 2、建设步骤: (2023202223年),将效劳网点逐步扩大至全市11个县(区)和50个乡镇,使年效劳农民工人数到达2023万人,增设加工数控机床、计算机软件、汽车维修、蔬菜种植、水产养殖、农业机械维修、食用菌生产等培训工种、专业,使培训工种、专业到达20个,档次到达中高级工水平,局部到达中级技师水平。 三、主要建设工程 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我们将根据农民工跨地区就业的市场需求,突出重点、加快建设全市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效劳体系,预计总投资11399万元,按照“支持重点,加强引导,城乡互动,资源共享的原那么,重点安排县(区)劳动力市场、职业中学职业教育综合培训工程和信息化建设以及202223年开工建设的续建工程和特色农民工培训工程。其中培训工程主要有:市区和各县(区)均建立1个以上农民工跨地区就业效劳培训基地。 (一)劳动力市场和信息化建设 1、劳动力市场建设。临川区280万元,南城、东乡、崇仁各180万元,其他7个县共120万元,共1660万元。在2023年底全面建成。 2、信息网络建设。(1)市本级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费用:共需资金400万元,按分三年投入,每年为134万元。(2)县(区)劳动力市场信息化建设(包括软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