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长在全市科技专题会发言 同志们: 这次全市科技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方书记亲自到会,充分体现了市委对全市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全省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会议精神,表彰奖励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做出突出奉献的单位和个人,安排部署下一步的科技工作。会议书面传达了全省科技成果转化推进大会精神,局部先进单位和个人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回忆“十一五,依托科技助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 “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坚持“开展为上、民生为先、稳定为重,少说多做,真抓实干,抢抓中部崛起和加快皖北开展等重大政策机遇,大力实施科教
2、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狠抓科技载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5年来,全市累计实施科技方案项目102项,获得省级科技成果27项;申请专利1532件,授权专利806件,分别是“十五末的1.8和1.4倍;培育5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2.63%。其中,济人药业获批为国家火炬方案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疏风解毒胶囊等产品被认定为省高新技术产品。具体来说,突出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科技推开工业强市。“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充分发挥科技对工业经济开展的推动作用,把工业强市作为主战略,把科技创新的重点放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上,先后引进
3、一大批知名企业入驻,实现了工业经济的强劲增长。2023年,二产比重在“十五末27.5%的根底上提高了9.9个百分点,工业化率在“十五末19.9%的根底上提高了10.3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奉献率达45.7%;全市规模企业到达552家,比“十五末增加401家,工业经济已经成为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 二是科技推动富民工程。“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围绕“效劳经济开展、促进群众增收这条主线,努力实施“科技强县区战略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有效带动了农民致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谯城区、利辛县先后被列入“国家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方案试点县,实施了“道地药材产业化关键技术的集成、示
4、范与推广、“生猪产业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培育、壮大了一批具有较强区域带动性的特色支柱产业。2023年全市粮食单产、总产分别达468.6公斤、92.4亿斤,分别比“十五末增加27.1%和44.5%;建设了8个省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和79个农民科技书屋,促进了全民科普意识和科学素质的提高。 三是科技推动社会进步。“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科技、教育、医疗卫生、气象、文化、体育、旅游等社会事业科技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全面支撑和引领社会事业不断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开展,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师专顺利搬迁,技师学院开工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成功通过“国家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验收。
5、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效劳体系不断完善,涌现出“终极骨折程度对胸腰椎骨折术式等一批医疗卫生领域科技成果。新建了3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619个农家书屋,地震、气象科技等工作都取得新进步。 四是科技推动社会稳定。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以打造“平安为使命,依靠科技进步,建立应急管理体系,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稳固和开展了社会稳定和谐大局。命案侦破工作连续5年位居全省前列,“皖北地区居住人群足迹的研究项目被建议在全省实际办案中推广。有力地开展了科技强警示范建设工作,全面加强我市指挥系统、侦察技术、监所管理、交通管理、网络管理等科技建设,精心组织民警公安信息化科技培训,为预防和打击犯罪、维护治安和效劳群众
6、,提高公安机关的科技技能和核心战斗力发挥了重大作用。 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一不凝聚着科技战线广阔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20232023年度科技进步奖和第四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奋斗在我市科技工作战线上的全体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的快速开展还没有真正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推动上来;科技对经济社会开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科技经费投入缺乏,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尚未真正建立;企业创新主体作用较弱,核心竞争力不强;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水平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市场开展滞后;高层次人才特别是
7、领军人物、创新团队匮乏。这些问题亟待在“十二五期间获得解决。 二、规划“十二五,借助科技引领,实现开展方式根本转变 “十二五是“科学开展、加速崛起、全面转型、兴亳富民的战略机遇期,是实现跨越式开展的关键攻坚期,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对我市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开展观统领全局,按照支撑开展、引领未来的要求,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开展方式转变。 第一,坚持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工业化。 历史经验说明,推动地区开展必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战略开展制高点。我市当务之急是从科技现状与产业根底出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在
8、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上取得突破。一是要把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相结合,在最具优势的领域率先取得新突破。就是要做好“中华药都这篇文章,重点依托生物技术开展中医药产业,不断研发出一流的科研成果,提高产业化开展水平;加大信息技术在工业产品研发和生产自动化、企业管理和行业效劳、产品流通和市场信息中的的深入应用,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二是要把科技创新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结合,培育壮大一批市场前景好、竞争优势强、带动能力大的产业和产品。要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动态,以开展节能环保、低碳经济为方向,有选择地培育和开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努力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成为我市重要的先导性、支柱性产业。
9、三是要把科技创新与传统优势产业相结合,打造凸显特色的战略产品和重点产品。要加快开展中药、白酒、汽车电子、能源化工、文化旅游等五大支柱产业,重点攻克制约产业开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力争到“十二五末,培育开展年销售收入2023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1000家,形成2个产值500亿元的产业集群,建设5个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园区。力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在2023年根底上翻两番,努力在产业和企业规模上取得突破。 第二,坚持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城市化。 切实把以科技创新提升城市宜居水平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上,加速“四个推进。一是加速推进建设最正确宜居城市重大课
10、题研究,不断提高科技在经济开展中的奉献率,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加速推进建设领域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开展和完善高层施工、住宅建设产业化、建筑节能、生态环境和智能化建筑等技术,进一步形成和彰显未来开展的特色与优势。三是加速推进城市管理和环境保护技术含量的提高。开展和完善固态废弃物综合处理和利用技术,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绿化生态技术、智能化交通网络监控技术、数字化城市管理技术等,倡导开展节能环保、和谐开展的“低碳经济,提升城市生态的效劳功能,真正实现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四是加速推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消化和吸收。鼓励自主创造创造,瞄准国内外先进的建设领域技术,在引进、消化
11、和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根底上,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按照上述四点要求,规划建设主城区,大力推进市南部新区建设,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推进涡河景观带开发,启动建设涡北新区,加强城镇根底设施建设,加大开发园区和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力度,引导和促进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人口集中,加快城镇化进程。 第三,坚持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以实施现代农业技术创新工程为统领,以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主线,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研究、集成、示范和推广,显著提升科技对现代农业、农村民生、农村区域开展的支撑引领能力,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化经营。一是为粮食生产作奉献。要对粮食持续生产共性
12、关键技术和产后减损增效技术攻关,对技术与大面积应用示范进行系统设计,通过科技攻关,解决小麦、玉米、大豆优质丰产的关键技术,完成已有技术的配套集成和标准化,为粮食生产持续开展提供技术储藏。二是为新农村建设作奉献。加大力度解决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示范带动作用且具有广泛市场开发前景的一些科技难题。加强农村科技效劳体系建设,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三是为农业转型升级作奉献。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科技化手段实施百亿斤粮仓、百万亩中药材、百家重点产业化龙头企业、百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四百工程,着力在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代化三个方面取得突破。到2023年,全市粮食总产稳定在100亿斤以上,中药材种植面
13、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到100家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稳定在100万人以上;创立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2个,市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30个,国家级、省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30个。 第四,坚持科技创新,加快开展社会事业。 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开展要求,以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为重点,统筹开展能力,推进社会建设。一是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开展。要充分发挥科技先导作用,进一步提升科技素质,转变增长方式,加快推进社会事业、人民生命健康、人口和方案生育、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科技进步。二是加强技术应用,让科技成果惠及民生。要以实施民生科技示范工程
14、为重点,围绕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环境、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民生科技问题,攻克、集成、转化一批能够显著改善民生状况的关键技术和成果,建立一批农村民生科技示范乡镇和可持续开展实验区,催生一批民生科技产业。三是不断拓宽交流领域,主动吸纳先进技术、设备与科技人才;推进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实施,提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水平;组织专利产业化实施项目,促进专利技术的实施和产业化。 三、加强组织领导,营造开展环境,建立科技工作长效机制 一建立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机制。加强党和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是做好科技工作的根底。各县、区要进一步强化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工作责任,把科技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开展
15、的重要战略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目标考核,切实做到认识、措施、责任、工作“四个真正到位。一把手要亲自抓科技工作的总体部署和重大决策,亲自研究解决科技经费、人才引进等困难。科技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效劳意识,认真履职,做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市开展改革、经委、农委、药监、质监、工商等各部门要树立科技工作一盘棋的思想,打破条条款框框限制,促进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的有效配置和集聚。 二建立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投入是开展科技创新的前提条件。各县、区政府要树立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开展的观念,建立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一是加大财政投入。按照国家科技进步考核标准要求,根据财政状况,逐步实现市本级科学
16、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不低于1.4%;县区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例不低于1.1%。同时,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速不低于财政支出增速;二是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探索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风险投资和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引导担保机构创新体制机制,大力开展专利权评估质押和股权抵押。三是认真贯彻落实科技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允许企业研发费用可加计扣除,研发设备可加速折旧;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缺乏局部,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兑现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扶持政策,受益财政一次性奖励高新技术企业的奖金要奖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