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钟扬“追梦的脚步永不停歇事迹心得体会 钟扬的事迹大家应该都听说了,钟扬是一个伟大的共产党人,他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的,下面这篇读钟扬追梦的脚步永不停歇事迹心得体会,大家欣赏。 01 善梦者才杰出,翻开网页看到钟扬的相片,一幅笑容灿烂的模样,感觉和蔼可亲,给人一种正能量的感觉。 不是杰出者才善梦,而是善梦者才杰出。他坚持16年学术援藏;他在复旦大学任教17年;他是最会讲段子的科普达人;他是15岁那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大学生,33岁就已经是副局级,却毅然放弃所有的职级待遇,做一名普通的大学教授;他始终认为干事比名份重要。他说,人活在世上就要做事,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为社会做事,
2、为时代做事,就是最大的意义。他还说,人生没有绝对,不必等到临终才来回首自己的人生,只要把每个年龄段该干的事都干了,就不负你的人生。他的故事还很多很多.而却给我深深的觉悟,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的我,一名孩子的妈妈,我连最起码的家庭与工作都没有权衡好,经常为工作照顾不了家庭而苦恼,何以谈梦,何以谈追梦。其实我们也想为基层做一些实事,但在遇到难以开展的工作面前,却经常会力不从心,没有钟扬同志的敢于拼搏,奋斗的精神,为此,我感到是惭愧的。我们也许做不到像他一样去为国家做出一些奉献,但我们要用心做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就像他说的,人活在世上,要做事,而且要做有意义的事。 人生没有绝对,不必等到临终才来回
3、首自己的人生,只要把每个年龄段该干的事都干了,就不负你的人生。确实如此,有时我们总是想得太多了,觉得还有很多事都没做,有时候,会为每天重复的工作,而感到迷茫,似乎看到一眼就能望到尽头的人生.看看钟扬,才让自己恍然大悟,我们总是担忧得太多了,却忘了我们应该在我们这个年龄段把该干的事给干了,就不会辜负我们的人生。 有些事情是难,但再难也要有人去做。作为基层干部的我们,总觉得自己的环境恶劣,每天上班比别人远,下班也很迟才回到家,晚上和节假日加班加点是常事。遇汛期,我们要24小时值班;如清明节到了,我们为了防止山火的发生,要在清明假期期间,在山脚下蹲点做好宣传.我们总觉得牺牲了自己珍贵的时间,我们不能
4、像普通人一样,过正常的假期,总觉得难事都在我们这.比起钟扬同志,这些事真的像芝麻那么小的事情,而我们却把他看成了世界上最难的事情,我们会为了一点假期而苦恼,却曾不想,钟扬同志,连病了都在床上批改学生的论文,因为他爱学生,他说作为老师,学生就是上帝,做他的学生,真幸福。有些事情是很难,但我们不做,总会有人去做. 追梦,钟扬同志爱国,爱他的每一片土地。他的追梦故事感染了他身边的人,同样也感染了你我他。而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的我们,我们也可以把我们身边的每一寸土地当作自己心爱的事业,用心为民做事,为民谋幸福,也许我们会遇到困难,但只要我们的心扎在这里,就能把事情干好,虽然我们有时候不能很好的权衡工作和家
5、庭之间的关系,但只要我们找到适宜的方法,相信家人总会理解,孩子也能明白我们所做的一切,因为我们给孩子树立了很棒的形象,他在想,我妈妈是有梦想的人,我以后也要,也要和她一样成为一个追梦的人。 02 如果不是2023年9月25日清晨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人们也许不会知道,钟扬53岁的人生已经有如此的厚度: 他16年坚持学术援藏,不畏艰险盘点世界屋脊的植物家底,寻找生物进化的真实轨迹。从藏北高原到喜马拉雅山区,从阿里无人区到波涛汹涌的雅鲁藏布江江畔,到处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他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粒种子,填补了世界种质资源库没有西藏种子的空白; 他是中组部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将高原生态学的
6、人才梯队真正带起来,将学科建设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他在复旦大学任教17年,培养了12023位研究生和博士后。植物学野外考察多,一有意外和危险,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保护学生。痛风发作时,一条腿几乎不能行走,他拄着拐杖也坚持带学生采样。他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点,用心培养每一位学生; 他是最会讲段子的科普达人,最受青少年欢迎的明星专家,常常挤出时间办公益科普讲座,他的实验室也一直对中小学生开放。他参与了上海科技馆、自然博物馆的筹建,并作为学术委员会成员义务效劳17年,承担了上海自然博物馆近500块中英文展板的编写工作; 他是15岁就考入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大学生,33岁就已经是副局级,却毅然放弃所有的职
7、级待遇,做一名普通的大学教授。他始终认为,干事比名分重要。他从不考虑眼前利益,头脑里想的就是我能为单位、国家做点什么。担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期间,他依然如此,推动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勇于担当,严于律己,是大家眼中优秀的党员领导干部。 他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他说,人这一辈子,不在乎发了多少论文,拿了多少奖项,留下来的是故事。 他说,人活在世上就要做事,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为社会做事,为时代做事,就是最大的意义。 他还说,人生没有绝对,不必等到临终才来回首自己的人生,只要把每个年龄段该干的事都干了,就不负你的人生。 他的一生是追梦的一生、拼搏的一生、奉献的一生。
8、他用生命,在祖国的广袤大地上写就最质朴、最绚烂的时代故事。 种子有些事情是难,但再难,总要有人去做 在离北极202300公里左右的永久冰川冻土层里,有世界上目前最引人注目的种子库挪威斯瓦尔巴特种子库。人们称其为种子方舟,建立2023年间已收集超过20230万种种子。 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有一座美丽的千年种子库,在那里,植物种子的保存条件是零下20,保存时间标准为80年至120年。 在中国云南,从2022年开始,由中国科学院在这里主导建立的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迅速壮大,成为亚洲最大的种子库,跻身世界三大种子库之列。 全世界都在关注种子。种质资源,事关国家生态平安,事关人类未来。作为物种遗传信
9、息的一种载体,种质资源几乎是所有重大研究成果的根底,也是未来科技较量的必争之地。 青藏高原,这片国际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拥有我国最大的生物基因库。已有数据显示,这里有近6000个高等植物物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的18%。更为重要的是,其中202300多种是西藏特有的植物。这些珍稀植物资源对于国家开展、人类命运都意义非凡,但由于高寒艰险、环境恶劣,植物学家很少涉足,物种数量被严重低估。即使在全世界最大的种质资源库中,也没有中国西藏地区植物的影子。 当2022年钟扬第一次走进青藏高原时,他被这片土地的壮美与富饶深深折服:青藏高原有独特的地理条件,那些忍受极大温差的植物,很可能包含着某些特殊的基因。收
10、集、研究清楚了,也许会带来更多、更好的新品种。 他感到迫切。全球环境变化,人类活动的剧烈,一些珍贵的种子也许在被人们了解和知道之前,就已经消失了。世界科学家应当重视西藏的种子。应对全世界气候变化,植物研究的幅员不能少了这一块。 作为一名生物学家,他决定行动起来。他坚信,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在世界屋脊采集种子的艰苦,非亲历难以想象。每一种植物的样本数量要到达5000粒,濒危物种样本一般需要500粒。为了保证植物遗传信息独立,每个样本之间的距离不能少于50公里,同时在整个西藏境内,任何一个物种的样本不能超过5个群体hellip;hellip;于是,在广袤的高原上,
11、有时一天奔波800公里。早上五六点出发,晚上八九点钟到达宿营点,之后还需要连续几个小时整理标本,一天睡3个小时是常态。 这些年,他的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最荒芜的地区。峭壁上蜿蜒的盘山路,曾有巨石滚落砸中他所乘的车;在荒原里迷路,没有食物,几近绝望;没有水,就不洗脸,没有旅店,就裹着大衣睡在车上,突遇大雨冰雹,就躲进山窝里;有时住在牦牛皮搭建的帐篷里,因为严重缺氧,煤油灯点不亮,添加酒精也只能勉强点燃一分钟;冬季,盖3床被子也无法抵御寒冷,漫漫长夜难以入眠hellip;hellip; 并不是说去过西藏很屡次,高原反响就不存在了。事实上,高原反响有17种,钟扬每次进藏都会遭遇几种。但他总说
12、自己没事,不让别人担忧。他曾连续十几天腹泻,却坚持野外采样。藏族同事给他起了个别名钟大胆。因为不管山多高、水多凉,不管多么危险、多么困难,只要对研究有帮助,他就一往无前。 他说,有些事情是难,但再难,总要有人去做。只要国家需要、人类需要,再艰苦的科研也要去做。 十多年来,在雪域高原跋涉50多万公里,收集202300余个物种的4000多万粒种子,占西藏物种的1/5。在雅鲁藏布江边,他和学生历时3年,将全世界仅存的3万多棵西藏巨柏全部登记在册;不懈追踪十余载,他的团队在海拔4150米的山上寻获植物界小白鼠拟南芥;在海拔620230米以上的珠峰北坡,他带着学生采集到了珍贵的鼠麴雪兔子样本,这是迄今为
13、止中国植物学家采样攀登到的最高点hellip;hellip; 他兴奋地向人们讲述在西藏收集种子的浪漫故事。他说。在未来的2023年,可能再完成1/5。如果能多培养一些人,大家协同攻关,20年就有可能把西藏的种子库收集到3/4,也许再用30年就能够全部收集完。 追梦他是真正爱国的,爱她的每一寸土地 如果说走进西藏,最初是出于生物学家的使命感,被这片土地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吸引,那么钟扬一次次决定留下来,扎根高原,播种未来,那么是听从这片土地的深情召唤。 在漫长的科考途中,我深深地觉得,这片神奇的土地,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生物学家,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从此,帮助西藏大学建好生态学科,留下一支优秀科研团
14、队,让西藏的生态研究走得更远,成为钟扬的新梦想、新目标。 在西藏的前2023年,他是自掏路费的科研志愿者。西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单增罗布记得,钟扬刚到西藏大学那年,整个藏大理学院没有一个硕士点,植物学专业没有教授,没一位老师有博士学位。要申请研究工程简直是神话。 更关键的是,老师们并不相信钟扬的到来能带来什么改变。当钟扬提出以工程来带学科带队伍时,很多人都不相信能做成。但他毫不计较这些,一心就想把事情做好。 藏大老师申报国家级工程没经验、不敢报、没人报,他就挨个做工作。帮老师们义务修改工程申请书,还提供申报补助。只要申报,无论是否成功,每个工程他都自掏腰包补助2022元,用于支付申报过程中产生的
15、费用。 2022年,钟扬帮助西藏大学的琼次仁老师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此前一年,琼次仁申报的工程没能通过,一度想放弃。别担忧,我们一起想方法。那段时间,钟扬常常一边插着氧气管,一边连夜修改申请报告。最终,这个工程成为西藏大学拿到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极大增强了藏大老师们的科研信心,也加深了藏大老师与钟扬之间的友谊。 一年后,琼次仁不幸罹患癌症,弥留之际,紧紧拉着钟扬的手说:我走时,你抬我,你来抬我。藏族人都懂,这是他们给予朋友的最高信任。 202223年,钟扬成为中组部选派的第六批援藏干部,担任西藏大学理学院副院长。他曾在全校大会上放下豪言:如果西藏大学拿不到博士学位点,我决不离开。那时,西藏大学在理工医学科连一个硕士点都没有。 西藏大学植物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获批;钟扬领衔的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辩论通过,带出了西藏第一支生物学教育部创新团队hellip;hellip;一个又一个零的突破实现了。 2023年,他立下的誓言实现了。西藏大学生态学博士点获得批准,填补了西藏高等教育没有博士点的空白,圆了几代藏大人的梦。 2023年,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得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