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与思考.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1479953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3年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与思考 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与思考 万年地处鄱阳湖东南岸,是世界稻作文明起源地。现辖15个乡镇(6镇9乡)、151个行政村、1251个自然村,人口37万,其中农业人口27.5万人;土地面积1140.76公里,素有“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说。近几年来,XX县区紧紧围绕“生态良好、生产开展、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始终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以立足农村实际、促进农业开展、富裕农民生活为导向,以农村文明村镇创立“五个一工程为重点,以提高农民文明素质为根本,时刻尊重民意,关注民生,反映民情,顺应民心,走出了一条“人改造环境,环境改造人的社

2、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先后被评为全国创立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县、全国“三五普法先进县、全国司法行政工作先进县、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我县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亲民为出发点,着力健全建设机制,努力实现创立工作的“三大突破。天下民为本,万事民为先。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我县始终把百姓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着力在全县上下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合力。一是标准工作模式,实现了个体性领导向群体性领导的突破。过去,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立活动主要是由宣传思想工作部门挑大梁、唱主角,1996年以后,我县创新工作方式,逐步建立起县文明委统一领导、各成员单位齐抓共管、各乡镇密切配合的创立

3、工作模式,克服了“单打一的格局,形成了“大合唱的气氛。二是细化工作目标,实现了一般性号召向具体性要求的突破。为增强创立工作的操作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我县把创立文明村镇工作目标分解为宣传教育工作、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硬件建设工作、科技工作、卫生工作、文化工作、体育工作、播送电视工作等8大类54个小项,分别制定标准和要求,逐项加以落实。三是严格工作考核,实现了弹性规定向硬性规定的突破。为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我县先后建立了统筹城乡经济开展的导向机制、帮扶乡镇经济开展的鼓励机制和文明村镇创立考核以及农村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长效工作机制,将各项工作纳入干部实绩考核体系,与干部使用、奖惩直接挂钩,有力

4、地调动了广阔干部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2023年以来,全县广阔干部深入到新农村建设一线,梳理热点、难点问题4000多条,解决问题3800余件,办实事300多件,新增农村充裕人员就业岗位3302个,劳务输出4.82万人,纳入社会救助体系的农村特困群众达7800人。 二、以“为民为切入点,着力打造建设平台,努力改善农村的“三大环境。改善农村的开展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当前农民的迫切希望。我县始终把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作为工作的第一目标,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根底设施环境。重点是大力实施农村文明村镇创立“五个一工程,突出抓好小康示范村建设。一是科学规划。按照“因地制

5、宜、分类指导、适度超前和“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的原那么,注重县城总体规划与乡、村规划相结合,以乡镇和行政村所在地为主,由县建设部门统一规划设计,并提供风格迥异的小康楼图纸供农民选用,有效防止“千村一面和“年年建新房,不见新村庄的现象。截止今年6月底,全县15个乡镇已有13个制定了乡镇建设规划,20以上的行政村制定了村级规划,大局部村的建设规划正在制定当中。二是狠抓示范。根据县域实际和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我县以“公路沿线文明走廊创立为重点,在全县范围内确定了2023个乡(镇)和30个村作为农村文明村镇创立工作示范点,并从中选择了像石镇镇、富林村等一批班子强、根底好、经济较富裕的村镇,率先

6、启动,以点带面,梯度推进。同时,落实了县级领导干部挂点XX县区直单位共建制度,建立了为民便民的效劳体系,标准了效劳内容、办事程序、工作制度和创立目标、创立责任人等制度,并一一张贴上墙,有力推动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2023年,我县石镇镇被推荐为全国文明村镇先进乡镇的候选单位。三是多元投入。实行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向农业、农村、农民倾斜,统筹安排农业综合开发、水利、林业、扶贫开发、土地整理等各项涉农工程资金,着力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信贷投入为辅助、农民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20232023年,全县仅用于解决农村公路建设、县城饮水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水利

7、根底设施以及林业改造建设等方面的国债资金就达2047万元。四是完善设施。坚持从“一看树二看路,三看卫生四看居住的要求出发,以“五改三建(即改水、改路、改厕、改橱、改圈,建公路、建沼气、旧城改造)工程为载体,大力整治“脏、乱、差,积极倡导“净、绿、美,狠抓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目前,我县农村改水受益人口达97.88;改厕受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与思考第2页 三、以“爱民为立足点,着力抓住建设根本,努力提高农民的“两大素质。农民素质的上下,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因此,我县坚持把提高农民素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全面实施“素质工程,着力提高农民素

8、质。一方面,不断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开展了“解放思想学教活动、“树立科学开展观,建设美好新江西和“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万年在行动主题教育活动,纵深推进了以“关注民情、心系百姓为主题的“民情系列活动,形成了“让农民得实惠、让干部受教育的长效机制;以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契机,广泛开展了“农村家庭道德评议、“首届十大道德标兵和星级信用农户、文明户等评选活动,涌现出“全国农村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层干部标兵1名、第三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1户、全省首届“十大道德标兵1人,省级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3户、地市级标兵户36户、县级“十星农户520231户。另一方面,全

9、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以“三下乡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了“科技活动月、“百名医生进千村、“阳光工程培训等活动。精心编制农村普法简易教材,扎实开展普法宣传,提高农民的法律知识水平;坚持不懈地普及推广自然科学、医疗卫生等科学知识,有效遏制了邪教和封建迷信活动,率全省之先实现了农村死亡人员遗体火化率达20230的目标;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兴建了300余幢农村中小学教学楼,每所农村学校都配备了,适龄儿童就学率达20230;组织2023多名农技人员深入基层,帮助近15万农民掌握了一至两门实用技术;建立了以“县文化馆为龙头、乡镇文化站为依托、村文化室为根底、各文化户为补充的四级文化网络,全县15个乡镇

10、都建有文化站,陈营镇文化站荣获省级“百强文化站称号,汪家乡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乡。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将按照科学开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规划先行,切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重点要抓好“四个一。 一是搞好一个规划,推进城乡一体化。始终坚持把科学规划置于首位,围绕城乡一体化的开展目标,按照“群众积极性高的村镇优先、移民扶贫村镇优先、空心村优先的原那么,结合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以建设中心村、中心镇为重点,将村镇建设方案纳入县城总体规划,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地对全县城乡建设进行全面规划,加快县乡村城镇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在操作中,规划要由城建部门统一实施,经费可由县乡

11、两级分担,不应增加农民负担。方案到2023年,全县所有乡镇和3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建设规划;到2023年,5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村级规划;到2023年,所有行政村完成村级建设规划;力争到2023年全县农村人口减至20万人,根本安置在中心村。 二是抓好一批典型,加快新农村建设。结合小康示范村工程和文明村镇创立“五个一工程,按照规划统一、建房面积统一、建房高度统一、式样立面统一、外墙面砖统一“五统一的原那么,积极推广“四位一体(即猪舍、厕所、沼气池、瓜果蔬菜种植)的能源生态模式,突出抓好2023个示范乡(镇)、30个重点村的规划建设,全面启动“百万小康生态村示范工程,努力使新落成的村庄成为“风格独特、

12、功能完善、整洁净美、生活富裕的花园式、生态型的小康生态村。力争到2023年,全县30个行政村、20个自然村成为小康生态村,到达中等小康水平生活的农户4000户;到2023年,全县20230个行政村、20230个自然村成为小康生态村,到达中等小康水平生活的农户2023000户。 三是突出一个整治,改善农村环境。按照“总体部署,分步推进的原那么,以“五改三建工程为载体,大力开展“建设新农村,建设好家园活动,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全面改善农村环境。重点是狠抓农村宅基地整治,通过拆旧建新、专项整治、村庄整理,盘活存量宅基地,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强农村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水电等根底设施和卫生、文化等效劳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三拆四清两取缔工程,即撤除违章违法建筑和露天粪坑、棚厕;去除乱堆乱放杂物、暴露垃圾和不良文化及其它有碍观瞻现象;取缔沿路摊贩和非法市场,力争农村环境“一年有起色、三年大变样、五年换新貌。同时,不断创新载体,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立活动,努力提高农民素质。 第7页 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