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思考.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1550970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3年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关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思考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转型加速,人们的思想认识、道德选择、价值取向的独立性、多样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明显,进一步提高文化软实力的任务愈显紧迫。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提升文化软实力,构建和谐新指明了方向。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市文化建设不断加快,呈现生机勃勃的新面貌,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开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具体表达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文化根底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已建成文化馆(站)

2、379个,居委会文化体育活动室4733个,建成社区图书馆、文化馆等设施面积总计30万平方米,根本形成了县市区、社区、小区三级衔接,大、中、小配套,高、中、低互补的社区文化设施网络。二是文化遗产保护日益加强。袁州区的评话、脱胎漆器制作工艺,XX县区的开口傩、得胜鼓、烟花制作工艺、夏布制作工艺,XX县区的药俗和XX县区的岳家狮八个工程均已申报成为我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目前,全市正在积极组织申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是文化艺术精品迭出。“XX县区摄影艺术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过3次,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农民摄影艺术之乡,寒儒求监获国家文化部“田汉创作奖,小镇霸王花、派饭、春渡

3、等剧目参加XX省“玉茗花戏剧节和首届农民艺术节,袁州区的版画将赣西文化特征的装饰雕刻、剪纸刺绣、漆器图案和民间彩灯融入创作中,在全国版画界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有20件作品被国家选送到奥地利、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参加国际版画大展,有17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四是文化品牌效应显现。围绕“心圈廊战略设想和打造“江南生态休闲城市目标,充分开掘历史文化资源,精心打造禅宗文化、农耕文化、月亮文化三大品牌,特别是今年月亮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充分彰显了作为“嫦娥的故里,明月的家乡的文化特色。 在看到辉煌成就的同时,我们应清醒地看到,我市文化建设也存在一些不容无视的问题,如文化根底设施仍然薄弱,文化设备较紧缺

4、,文化人才缺乏,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从总体上来看,我市滞后的文化建设现状已经开始对经济开展形成了制约。这就要求全市上下特别是广阔文化工作者把住时代的脉搏,呼吸时代的空气,沐浴时代的风雨,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精品。为进一步抓好我市文化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重点要把握以下三点: 一、抓好“四项工作 (1)教育强市。教育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美好中具有根底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我市在教育方面具备扎实的根底和良好的资源,“两基教育在全省率先达标,正在向高标准、高质量“普九迈进;高中阶段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全省领先;高等教育早已步入“群众化行列;职业技术学院

5、2023年经省政府批准已正式招生,学院是XX省第二所综合性本科大学。要立足现有资源,进一步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和布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开展。要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院校,鼓励各种资本兴建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或分校,强化联动效应和辐射效应。 (3)体育活市。我市积极实施“群众体育优先开展、竞技体育加快开展、体育产业突出开展战略,以体育促进经济,特别是城市建设开展的战略得到了充分的表达。2023年成功承办了第五届全国农民运动会、XX省第十届运动会和数十项国家级比赛,体育中心、水上运动基地分别为国家羽毛球队训练基地和国家赛艇高水平后备人才训练基地。的体育事业见证着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改革开

6、展成果,表达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我们要打好、打活这张特色牌,使全市体育品牌无形资产迅速扩张升值成为全市的一个亮点。 (4)旅游旺市。我市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要充分发挥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建设的带动作用,整合全市旅游资源,捆绑成势关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思考第2页 ,连点成线,着力打造绿色山水、禅宗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四条精品旅游线路。加强与周边城市旅游资源整合,结合赣西新余的“蓝色旅游和萍乡的“红色旅游,形成赣西旅游产业的特色,形成以为中心的赣西旅游带,促进旅游产业快速开展。 二、推进“五大工程 (1)文化建设根底工程。文化建设根底工程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强化文

7、化建设根底工程,要着力抓三个方面:一是大力推进文化阵地建设工程,完善文化效劳功能,搭建文化活动平台;二是加快文化传播媒体开展,推进文化信息网络建设,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三是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紧紧围绕创业文化、合作文化、科学文化、道德文化、法制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切实加强农村群众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加大文化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精心培育农村特色文化品牌,实现农村和谐文化百花齐放、“一村一品、特色鲜明、亮点纷呈的喜人局面。 (2)文化品牌培育工程。培育文化品牌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目标。一座城市的竞争力、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品牌效应。实施文化品牌培育工程要致力于打造

8、四个平台:一是以提升节会文化内涵,扩大节会推介效应为重点,打响月亮文化品牌;二是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打造文化精品,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三是以整合民俗、名人、名胜等文化资源为手段,加快文化特色品牌建设;四是致力引进国际先进的文化传媒机构,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3)文化产业促进工程。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两个轮子。当前,文化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产业的竞争,文化力、软实力更多的是通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来加以表达。要在坚持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围绕“一带五区六中心(一带:秀江文化带,五区:明月山温泉休闲旅游度假区、化成岩生态休闲区、清沥江教育培训区、袁州古城历史文化区

9、、新城现代文化区,六中心:水上运动娱乐中心、状元洲青少年活动中心、广电传媒中心、体育中心、明月山国际禅修中心、明月山温泉国际疗养休闲培训中心)的设想打出“大文化产业特色牌,把旅游、娱乐、体育、传媒四个行业作为优先开展的重点,加快开展“大文化产业。 (4)文化人才培育工程。提升文化软实力,文化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也是最重要的标志。实施文化人才培育工程,要突出抓好三支队伍:一是抓文化专业人才培育,既要立足用好现有人才,又要着力培养文化新人;既要重视本地人才,又要引进外来人才,努力构筑文化人才高地。二是抓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培育,这是推动文化产业开展的催化剂。开展文化产业,市场主体、消费群体和经营管理人

10、才,三大要素缺一不可。三是抓群众文化骨干培育,这些“草根人才虽然影响力不大,但却支撑着民间文化的开展,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5)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创造的极其丰富和珍贵的文化财富,是开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是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珍贵资源。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要着力四项举措: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在非物质文化保护上的主导作用;二是加强文物史迹的保护开发,保障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三是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气氛;四是建立一支专业化的非物质文化保护专业队伍,大力开展博物馆事业,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开展中的作用。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

11、的保护,让民俗文化生生不息,历史文脉传承延伸,区域文化源远流长。 三、把握好“四个关系 (1)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文化建设是一个创造、传承和日积月累的过程,也是一个地区可持续开展的资源和动力。文化建设不但要继承传统,同时也要适应时代的开展和生活的需要,不断地创造和更新。坚守历史传统、适应时代需要的文化创新,是一个地区特别是城市开展的灵魂和活力。文化兴市必须要有特色和个性,这种特色的形成和个性的凸现,就得依赖和依托于对文化遗迹、文物古迹、名人故居、民俗风情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整合、开发和创新,不断开掘和提高历史文化的现实价值。 (2)精神文化与精品文化的关系。精神文化与精品文化是展示地域

12、文化特色和成就的重要标志,要坚持两者共同开展,共同繁荣。精神是文化的内在要素,精神的力量深深熔铸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成为经济社会开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共同锻造了“坚忍不拔、不畏艰难、事在人为、负重奋进、众志成城、敢创一流的“精神,为提升全市文化软实力,构建和谐新提供了永恒动力。文化中的精品,是社会成认、群众喜欢、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秀作品,建设精品文化,就要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集中力量,精心组织,努力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具有强烈吸引力、感染力、渗透力的作品。 (3)产业文化与

13、文化产业的关系。产业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建设,是发挥文化在经济开展中的动力作用和经济在文化开展中的支撑作用,是内强区域竞争力、外增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要坚持两者相互结合,共同进步。产业文化是经济与文化融合的重要载体,对于提高产业开展的文化含量,提升产业开展的档次,具有积极的作用。加强产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丰富的人文资源,开展具有浓郁地域文化气息的特色产业,注重把文化的个性培植于旅游、美食、娱乐等块状产业中,整体提升产业竞争力。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开展,要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加快形成特色鲜明文化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假设干个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基地和中心,开发假设干文化产业区块和文化

14、产业园区,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 (4)统筹国办文化和民营文化的关系。国办文化与民营文化是文化所有制的两种形式,正确统筹国办文化与民营文化的关系,鼓励两者互促互励,协调共进,也是解放和开展文化生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把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作为重点,把加快民营文化产业开展作为亮点,在充分发挥国办文化在文化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放开准入领域,鼓励和推动民营资本参与国有文化单位改革、文化设施建设和兴办各类文化产业。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民营文化企业成长创造宽松环境。加强对民营文化企业的效劳和监管,为民营资本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平等竞争时机,推进国办文化与民办文化的结合,建立双方之间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共同做大做强。( 第8页 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