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核心观点 要立足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在全面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党员干部正确工作价值观的根本内容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为根底,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统一,自觉把个人利益服从和协调于党和人民利益,在成就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开展自己,在实现党和人民的利益中实现个人正当利益。 只有在成认、保护党员和领导干部正当利益的根底上,推动他们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才能真正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政德建设,提高他们领导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要通过必要的议事规那么和决策程序,重点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在班子内部形成协调中相互制约、
2、制约中相互支持、信任中实现和谐的局面。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因而,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立足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在全面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推进公民社会建设大背景下,加强党的建设。 a.加强以政德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建设,推动广阔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 思想政治建设是我们党的特色和优势,当前,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广阔党员干部的政德建设。政德是领导干部在领导工作和从政活动中的道德标准或职业道德,其核心是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问题。
3、 第一,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领导干部的工作成效不仅取决于业务能力,更取决于思想水平和价值观念。当前一些干部的工作价值观与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是相冲突的,这导致其工作方式和行为方式与党的要求不协调,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贯彻执行时走样、扭曲甚至变形,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只有在成认、保护党员和领导干部正当利益的根底上,推动他们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才能真正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政德建设,提高他们领导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第二,把握正确工作价值观的根本内容。工作价值观主要表达为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员的执政行为和公务活动中的价值认同、价值取向、价值目标和
4、价值标准等。价值认同是指我是谁,是对自己的定位;价值取向是指为了谁,即为谁履行职务和行使权力;价值目标是工作实践的目的指向,即对要实现什么目的、沿着什么方向、解决什么问题的理性自觉;价值标准是建立在价值认同、价值取向、价值目标根底之上的工作成效评价尺度和依据。 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为根底,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相统一,自觉把个人利益服从和协调于党和人民利益,在成就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开展自己,在实现党和人民的利益中实现个人正当利益,这应该是党员干部正确工作价值观的根本内容。 第三,树立正确工作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一是增进个人修养。这是树立正确的工作价值观的根本途径。二是加强组织教育。组织、干部管理部
5、门要不断进行教育,促进领导干部的思想解放、观念转变、信仰维护以及人格塑造。三是注重制度引导。不断改进社会评价体系,包括党的领导制度、工作机制的改革以及干部人事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公共效劳体制的改革等,明确社会价值导向,把大家引往正确的方向。 b.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委、党组建设,进一步提高领导班子的决策能力和执政水平 各级党委、党组是党执政的主体,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负有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重要职责。 一是进一步明确职能。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那么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进一步标准党政机构设置,理顺党委的领导职能和政府的行政职能。党委要抓好事关全局的重大
6、事项、重大问题,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组要处理好与行政班子的关系,对重大问题做出决定或参与决定,按照党管干部原那么做好干部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实行统一领导。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党组要坚持依法行政,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确保政府行为标准,运转协调。党委、党组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还要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 二是提高调查研究工作水平,增强决策能力。决策是党委、党组最重要的职能。我国正处于改革开展关键时期,面对空前的变革,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摸清情况、了解问题、分析原因,才能做出正确决策。要推动党委、党组改进决策方式,进一步增强调查研究的能力,完善方式方法,提高调查研究水平,增强决策的针
7、对性和有效性。 三是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标准党委与政府、党政组织和其他组织的关系,既确保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又充分发挥其他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完善各级党组织内部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党委、党组的议事决策机制、沟通协调机制、效劳支撑机制、督察落实机制,不断提高各级党委、党组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 四是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机制。要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通过必要的议事规那么和决策程序,重点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在班子内部形成协调中相互制约
8、、制约中相互支持、信任中实现和谐的局面。 c.继续大力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近年来,市委形成了围绕一个中心、建设两个系统、四个机制的改革思路,即以职责管理为中心转变干部管理方式、整体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践证明,这符合中央精神,符合科学开展观要求,符合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需要。我们要继续按照这一思路,进一步推动我市党政干部制度改革向纵深开展。 一是健全完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以正确的用人导向促进干部队伍和谐。贯彻中组部关于建立表达科学开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的通知精神,重点围绕干部工作价值评价、工作能力评价、工作绩效评价和工作社会认可度评价,健
9、全完善集政德、政才、政绩、政声为一体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方法,确保能够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领、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进一步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促进全市干部队伍的内部和谐。 二是健全完善干部职责绩效管理制度,以全面的开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职位说明书制度与职责绩效管理方法,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把工作精力和着眼点真正放在推动首都社会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上来,通过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开展的能力和维护社会和谐的本领,创造惠及全市社会成员的政绩,使广阔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开展的成果,实现社会利益格局的有序调整和社会利益结构的有效均衡,从源头上减缓社会矛盾,促进和
10、谐稳定。 三是健全完善干部监督、鼓励、约束机制,以良好的从政行为促进干群关系和谐。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监督、鼓励和约束机制,加大监督、约束和教育力度,使全市干部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进一步明确是非界限和荣辱标准,自觉实践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加强自身廉政建设,努力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以良好的从政行为促进干群关系和谐。 d.加强领导干部职业素质和专业管理能力建设,大力提高领导干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各级领导干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骨干力量。提高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关键是要大力加强领导干部职业素质和专业管理能力建设,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构建
11、和谐社会的能力。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领导干部职业素质和专业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正确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开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处理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各种复杂问题和因素,实现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问题、开拓新思路、提出新方法,使我们的思想观念、政策措施、工作部署、工作方式更加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第二,加强职业训练,不断提高领导干部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强对干部社会建设理论和社会政策的教育培训。要采取下派任职、上挂锻炼、交流轮岗等方式,加强干
12、部的实践锻炼,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同时,把提高领导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与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的能力有机结合,使各级领导干部善于在实现科学开展中促进社会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实现科学开展。 第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人民群众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群众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底性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增强做好党的群众工作的自觉性。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规律
13、,积极探索做好群众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切实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效劳群众的本领,团结带着群众前进。 e.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与群众利益关系相脱离的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重心在基层,需要基层党组织发挥好凝聚人心、推动开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不少问题,表现虽然不同,但归根结底是没有找到在新形势下实现、维护和开展人民群众利益的适当方法和途径。因此,必须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通过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是围绕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要求,创新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与经济社会开展和人民群众利益结合方式。要强化基层党组织
14、宣传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发动组织群众完成党的中心任务的功能,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转化为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在开展中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强化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效劳和保障功能,开展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正当权益,在激发党员活力中提高党员发动组织群众的本领;强化基层党组织联系群众、效劳群众的功能,拓宽内容,创新方式,为群众的开展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 二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制度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要通过合理设计,建立健全联系群众与效劳群众制度、党员教育管理与保障效劳制度等根本制度;要注重制度的有效衔接,把党组织的工作制度、自身建设制度与社会管理制度统筹起来,使基层党建工作形成一套科学、合理和有效的制度体系,保证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与社会管理效劳工作更加标准、高效。 三是大力提高党务工作者的素质能力,不断激发基层党员干部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要明确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和党务工作者的工作性质和角色定位,肯定他们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局部,给予应有的地位和尊重;逐步建立基层党务工作岗位资质标准,依据职责需要选配人才;加强培训锻炼,不断提高基层党务工作者特别是党支部书记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管理能力;抓紧建立和完善有关保障制度,解决好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待遇等问题。 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