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元曲名家张养浩.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2083167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元曲名家张养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元曲名家张养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元曲名家张养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元曲名家张养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元曲名家张养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3年元曲名家张养浩.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元曲名家:张养浩篇一:张养浩退隐赏析张养浩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赏析【】张养浩是元代有名的政治家,但同时他也是一位有名的散曲作家,结合作者生平,浅谈了他的散曲作品,着重分析散曲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关键词】张养浩;散曲;描写艺术特色;韵意一、 张养浩生平及文学创作简介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他“幼年好学,读书不辍,二十岁被荐为东平今属山东学正,后历任县尹、监察御史礼部尚书等官。为官清正廉明、直言敢谏。任职期间,曾因批判时政,为权贵所忌,被罢官。英宗至治元年,又上疏谏元夕内廷张灯,惹帝大怒,深感仕途险峻,随弃官归隐,后屡召不仕

2、。公元1329年文宗天历二年,关中大旱,特拜陕西行台中丞,前往救灾,到任四月,就以积劳成疾,卒于任上。历经元世祖,元成宗,元武宗,元仁宗,元英宗,泰定帝和元文宗数朝。张养浩著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据全元散曲所辑,今存小令161首,套数2首以及诗文集归田类稿等。 张养浩的人生由此能够分为三个阶段:在任、辞官、出世。他的作品因而也呈现了不同的阶段特征,其作品的内容大致分为三类:一、为参破世事,揭露官场黑暗与仕途险峻之作。如朱履曲警世:“才上马齐声儿唱道,只这的便是送了人的根苗。直引到深坑里恰心焦。祸来也何处躲?天怨也怎生饶?把旧来时威风不见了描写一副活脱脱的官吏欺压百姓的场景,作者对此也做了戒

3、备,告诫统治者长此以往可能日后起祸端的时候就没有这等威风了,看够了官场的黑暗后,作者可能也难免归隐之情了。二、为追求隐居闲适,讴歌自然山水之作。如寨儿令辞参议还家连次乡会十余日故赋此、雁儿落兼清江引、水仙子咏遂闲堂及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等。这一时期的散曲大多抒写个人心境与所见所闻,家乡的湖光山色,优美的自然景致,使张养浩寻求到一个与污浊官场完全不同的美妙世界。而吟咏家乡的山光水色之作,工丽清新,获得较高艺术成就。三、为身居要职不忘民生疾苦的作品。如著名的山坡羊潼关心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退隐,关于张养浩

4、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当国家需要他时,百姓有了灾难的时候,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救民于灾难的路途,全身心肠倾注到对国家与民众的责任上。对不管国家兴亡,百姓都生活在痛苦中的社会现实,作者做了深入批判,对人民的同情在历史上也是少有的。最后作者道出了历史真理,不管国家兴亡,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炽热中。二、 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译义张养浩在五十岁那年弃官归隐。他的云庄休闲自适小乐府,便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其中大量地讴歌了隐居生活的乐趣,描写了漂亮的自然景物,表达了回归自然的欣喜之情,与仕途生活的描写相比,此类作品显得轻松闲适,飘逸开阔,太和正音谱评张养浩的散曲如“玉树临风,是文、诗、曲三体合一。这里着重介绍散曲雁儿

5、落带得胜令退隐。一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原文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上下。倚杖立去沙,回首见山家。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曲中去沙:犹言如海;山家:山那边。家,同“价;行踏:走动、来往;咱:自称之词。二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译文白云飘来,山势迷濛,景物更佳。白云飘去,山色晴明,美如图画。山因云来云去忽明忽暗,云因山势的上下忽上忽下。我倚着手仗站立在高山云海之中,回头看见了山那边的风景:野鹿在山草丛中安眠,山猿在野花中游玩。我爱这变幻诱人的云霞,爱这秀丽的山峰,它的富贵无法可能。我边走边看,那云山对我也充满爱意。三、 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的描写艺术

6、特色这是一首带过曲。此曲从曲词的内容来看,当是作者隐居历城时的作品。这四句由文描写山高云深的风光。高山之上,云雾缭绕,山色因云彩的飘忽不定而忽明忽暗,忽隐忽现,云彩那么因山的上下不同而有上有下,参差分布。这种在自然给予的奇特风光,在作者笔下得到了生动表现。四句中每句都嵌入“云、“山二字。但由于在组合、安排上有变化,因而句式并不呆板,反而由于“云“山 两字的反复出现,使语言的表现力得到了加强。曲中所描,景物众多:山、云、野鹿、野花、山家,这六种景物在几十字的尺幅之中,和谐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一幅水墨云山野趣图。对这些景物的描写,那么不事渲染,犹如白描,本色淡泊,自然而不妖媚。全曲写云、写山,画就一

7、幅云山飘渺的优美图画,流露出作者对云山图景的依恋和热爱。前面的雁儿落,纯粹描摹自然风物,从云、山的映衬关系上,写出了云山景致的变化之势。能够说是“无我之境。后面的得胜令是“有我之境、“倚杖两句写人看山。曲子通过变化多端的漂亮山景,写出了山、云与“我的关系。在这些景物中,除了“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之外,更有人的活动。爱自然的人也会被自然喜欢,作者不仅把本人融入云山之间,而且把云山当作充满灵性的、活的生命体,说“云山也爱我,人与自然在这里完全融为一体,完成了这幅绝妙的山中行乐图。四、 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的韵意这首曲子勾画的山中行乐图中能够看到诗人相机而退,隐居山野的淡泊自适心情,以及静穆自守,自

8、由自由,轻舒飘逸的气度。这正是作者理想的退隐生活,事实上有着浓重的主观色彩。入元以后,知识分子遭受了空前的遗弃和冷落,科举制度的废除,使他们仕途无望,传统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认识和优越性,在残酷现实的撞击下,被碾得粉碎,他们感慨万端,苦闷异常。在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思索后,寻回了失落已久的主体人格,元曲家们到达了一种新的人生境地,他们的审美目光也更加贴近自然的韵致,觉察了常人所不能或没有觉察的天然之美,给人以超然淡泊的艺术美感。张养浩作为元曲作家中职位最高的一个,也和他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样,超然物外,淡泊明志,保持了知识分子固有的清高孤傲、耿直不阿的品性。他们把主观感情更多地融入客观景物之

9、中,到达了“欲辩已忘言的忘我之境,与陶诗和盛唐山水田园诗有着一样的风致,然而又有更为深层的时代内容和更为鲜明的时代烙印。这类题材的曲子,丰富了元代散曲的内容,给元散曲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正如王国维所说:“元曲佳处何在?唯自然而已,唯意境而已。在张养浩的雁儿落带得胜令退隐中,人和自然交相辉映:人是自然的人,自然那么是渗入人的灵性的自然。王国维先生所阐释的“自然“意境等审美理念,在本曲中得到淋漓尽致的显现。诚然,我们在呼吸这首曲子所散发出来的自然气息的同时,也不能无视作者借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失意的复杂感情,但这绝对不会阻碍其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由于这是一种超越:对人生的超越、审美态度的超越。五、

10、 结语张养浩曲子总的特色是立意高远,感情深沉,气概雄壮,构造严谨。在这总的特色之下,每一类曲子又自有特色。写景曲轻快自然,飘逸闲适如行云流水;怀古之作境地阔大,沉郁雄壮,能够高度地概括出历史开展的必定规律;写官场仕途之作深入悲怆,提醒出官场的本质和为官的岌岌可危;反映百姓疾苦的作品深远而感伤,将作者的一颗赤子之心捧献在读者面前。张养浩是个值得敬仰的曲作家。参考文献1李鸣,马振奎.张养浩集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23.12.2隋树森.金元散曲选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3邓绍基.元代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5宋濂.元史.张养浩传M.北京:中华书局,19766魏源.

11、元史新编张养浩传.卷四十.M.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古籍刻印社篇二:元曲标题关汉卿曲二首1.以下各项中,对四块玉别情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曲重心,巧妙地表达了无休无止的相思之苦。B.“凭栏袖拂杨花雪写出女主人完全沉醉在离别之情当中而忘却了四周一切的情状。C.“溪又斜,山又遮写的是情人沿山溪而行的场面。D.作者用“凭阑、“溪斜、“山遮之景,突出“人去后的情态和意绪。2、以下对一枝花不伏老中“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铛铛一粒铜豌豆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_A、表现了作者桀骜不驯的个性,与世俗抗争的激情B、表现了作者为生活所迫,决然投身为世俗所蔑视的烟花行当。C、

12、表现了作者虽为世俗不容,但照旧卓尔不群,坚持抗争的反传统精神。D、表现了作者在浑浊不堪的社会现实中坚忍不拔地保持自我品行的立场。3、四块玉别情描绘的是_A、春 B、夏 C、秋 D、冬季的景象,这从“_中能够证明。4、以下选项对此曲理解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写出了女子与爱人在分别之时,难舍难分,哀婉凄苦之情。B“凭阑袖拂杨花雪。作者凭栏远眺,凝望爱人远去的背影,伤心欲绝,眼前美景却衬托的是离别的悲情。C此曲的结尾,把相思之苦推向高潮。写出了与爱人别离的伤痛,以及难以见到恋人的无望。D全曲围绕“送别,在写出女子与爱人别离后的痛苦的同时,也形象地写出了女子不顾山

13、水之隔,要去与恋人团聚的迫切心情。5、以下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2分)A本曲作者是元杂剧的奠基入关汉卿,他与白朴、张养浩、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B曲中“凭阑袖拂杨花雪一句说明所写的对节正值冬季。“一点相思几时绝中的“一点说明主人公的愁绪假设隐假设现、似有似无。D本首散曲前三句直抒胸臆,后四句寓情于景,表达了女主人公深切的离愁别绪。6、以下理解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间接表达了主人公缠绵的相思之情。B、“溪又斜,山又遮是说曲折的溪流,巍巍的高山遮挡了视线,看不到情人的身影。 c、“人去也似一声长叹,饱含着主人公离别的伤痛。D、整首小令景中含情,表

14、达了一个女子的真切、深切的离愁。天净沙秋思1天净沙秋思是一首散曲中的_。天净沙是_,秋思是散曲的_。2天净沙秋思作者_,是_代著名_作家、_家。他与_、_、_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的天净沙秋思被称为“_。3全曲中,暗含题中“秋字的三个最直截了当的景象是:_、_、_, 与“夕阳相照应的是:“_,与“天涯相照应的是:“_,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_。 表达“思字的一句是:“_。4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这首曲的标题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考虑。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受。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细心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点。5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A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九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声有色,而加在名词前的定语那么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B这首小令,写景由近到远,感情抒发由浅入深,开头一句“枯藤老树昏鸦是诗眼。C这是一幅秋景图,又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图中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通过作者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D这首小令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人与物结合,情与景交融,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6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风光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