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第4期当代广西“运河工匠”廖家森的制陶人生本刊记者/李姣梦张友豪2026年,广西各族人民期盼了 100多年的运河平陆运河,将经过钦江干流奔腾入海,汇入北部湾。流泽了千年的钦江是钦州人民的母亲河,不仅见证了两岸的岁月变迁,也孕育了众多非遗瑰宝,坭兴陶便是其中璀璨的一颗。天赐好土,让钦州人制好陶由钦江两岸特有的东泥和西泥混合烧制而成的坭兴陶,因其独特的无釉窑变艺术,在世界陶瓷艺苑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千百年来,一代代能工巧匠在承袭传统技艺的同时,不断探索、推陈出新,铸就了钦州“千年陶都”的美誉。钦州市区五桥西南角,一处由车库改造而成的小屋在浓荫覆盖下恬静清雅,廖家森的三木堂陶
2、艺工作室便坐落于此。案台前,炽灯下,廖家森左手托起壶坯,右手拿一把刻刀,潜心雕饰,片刻工夫,层层海浪便澎湃在壶坯上。随着“世纪工程”平陆运河的开工建设,不少客户向廖家森定制带有海洋元素的陶艺作品。灵感迸发的时候,他连续好几天一起床就坐在案台前精雕细刻,直至夜深。墙柜上,陈列着廖家森制作的各式作品,陶器上或是生动传神的动物形象,或是浓淡相宜的山水景象,或是笔走飞龙的书法,精致巧妙、各具特色。将多种技法应用在同一把壶上是廖家森的绝活在这满眼的陶器中,一把大圣壶格外引人注目。壶的正面是由粗犷背景衬托出来的孙悟空形象,背面则是将书法打底然后填色而成的“悟空”二字,完美融合了钦州坭兴陶的干刻技法和建水紫
3、陶的湿刻技法,再配上生坯浮雕、阴刻阳填等多种手法打磨而成的熊熊火焰和翻腾祥云,让人不禁联想到孙悟空冲上凌霄宝殿大闹天宫的壮观场面。“钦州坭兴陶早在100多年前就有阴刻阳填的工艺,由于各种历史因素,后来慢慢失传了。”廖家森说,“跟其他的名陶相比,钦州坭兴陶还存在一定差距,市场价格和品牌认知度不够高。我想做一些尝试,寻求破局之道。”抱着追溯和传承断代技艺的想法,廖家森以针筒代笔、泥浆为墨,不断钻研,在兼顾时代审美的同时,大胆将古法技艺和现代装饰结合起来,开创了新工艺“堆塑法”“堆雕加彩法”,创作出的作品立体感更强烈、色彩感更鲜明,逐渐形成自己的流派与风格,得到市场的认可和收藏家的青睐。回望来路,廖
4、家森并不是一开始就从事制陶工作,他的人生转折点出现在2001年。当时还在钦州实验小学教书的廖家森,在机缘巧合下成为学校陶艺兴趣培训基地的美术书法辅导教师。“我在基地看到精美的坭兴陶作品后深受震撼,不久便决定转行制陶。”廖家森回忆。从学校辞职后,廖家森进入钦州市坭兴陶艺有限公司当起了学徒,跟着老匠人悉心学习坭兴陶六艺古法,先后师从邓敦伟、李人帡、帅立功、刘明洲等大师学习工艺美术设计和用刀、构图等技艺。从一名“制陶小白”成长为广西工艺美术大师,廖家森花了 20余年。2011年,廖家森的坭兴陶作品 八桂乡情 荣获全国“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同年,另一件作品 大地飞歌 斩获“天工艺苑 百花杯”
5、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2016年,他独创的泥浆挤压法技艺通过专家认证,获批成为自治区科技厅技术创新项目。无论是捏泥、拉坯、雕刻,还是装饰、烧窑、打磨等,廖家森常怀匠心,力臻完美、追求突破。“我在陶艺领域前进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前辈们的倾囊相授和行业内的大力支持。”廖家森一直心怀感激。新老匠人薪火相传,能工巧匠不断涌现。趁着平陆运河加快建设等重大机遇,钦州正以打造坭兴陶为引领的百亿元特色陶瓷产业为目标,着力培育一批在国际国内具有竞争力与影响力的规模企业和大师工作室。“相信平陆运河开通之后,会极大地促进钦州经济发展,也会给我们钦州坭兴陶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廖家森信心十足。甘坐“冷板凳”,从早忙到晚是廖家森的日常。张友豪/摄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