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师德主题征文6篇汇编】 师德主题征文 师德主题征文6篇 ! 【篇一】 当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这样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我想,同样可推而广之,那就是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优秀的教师。 因此,优秀的教师必须懂得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教师的责任;懂得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是严与爱的有机表达,是理智与热情的巧妙结合。 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 同时陶先生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诠释了爱的涵义。有一天,陶先生看到一位男学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先生
2、了解了一下情况回到办公室,见到那个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拿出了第三块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应该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掏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咱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通过这个小故事,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道理:有些老师从个别差学生身上找不到可赞扬可夸奖的理由,除了不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缺少爱心不能说不是一个
3、原因。 所以我认为:教育的爱,能温暖人的心灵;教育的爱,能鼓励人一直朝前迈进。有人说:有爱才有追求,有对爱的追求,才有对爱的奉献。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 作为一名教师,所面临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渴求知识,有着五彩斑斓般梦想的孩子们,对他们更应该给予无私的爱。唯有爱的雨露才能催开最美的花朵;唯有爱的交流,才能搭起师生之间心灵的彩桥。我们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我们的教育就应该像春风那样慢慢吹开学生的心扉,就应该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爱学生就必须严格要求学生 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严是有标准的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严,是
4、符合教育规律的严,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开展的,不是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严。严格要求不等于惩罚学生,应该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使学生对老师敬而爱之,而不是敬而畏之。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出于真诚的爱。严以爱为根底,爱以严为前提,严爱结合,爱而不纵,严而不凶。严格之水只有渗透情爱之蜜,才能成为爱的甘露。 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拥有独立的思维,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把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思想认识规律,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
5、,呵护学生的创造潜能,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训斥;多一份肯定,少一份否认;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对学生要真诚,真诚地与学生交往,给学生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真正的良师益友。 三、爱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任何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问题生也不例外,相反,对他们要给予更多的爱。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千方百计让学生的闪光点真正闪光,使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激起其学习的斗志。转化“问题生除了多观察外,还应多了解多关心、多谈心少发火、不体罚、不放弃。实践证明,从爱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问
6、题生是可以转化的。 我在想:一个人最崇高的爱是爱别人,那么一个教师最崇高的爱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所以教师要真正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教师只有内心充满对学生的爱和尊重,才会事事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时投去赞许的眼光,同时教师的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是增强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然而,对学生除了所给予的爱以外,我们还应有一份责任感。如果说一切教育都是源
7、于爱的话,那么更确切地说是基于一份深深的责任。我们说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其实责任也是一种爱,正如歌德所说的那样:“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我们都知道坏学生是家庭的溺爱和社会不良环境塑造出来的,所以教师的工作就是一种“以人为善,以人为本的工作,是心灵塑造、价值观与人生观塑造的人性工作。就是要以“人性向善为价值理念引导学生去营造明丽的内心生活;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去引导学生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去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总而言之,师爱是一种鼓励学生个性和谐开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
8、,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学生的责任感是每个教师所必备的,热爱学生又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搞好教育工作的原动力。对孩子多一份爱吧,因为在给予的同时会多一份收获;对孩子多一份责任感吧,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愧对教师的这个称号。 【篇二】 在学生暴力袭击老师的恶性新闻频频发生,关于教师的负面新闻频频出现,愈来愈不服管教的学生群体偷走了教师的温柔,导致现代师生关系假设即假设离的今天,谈论“四有教师,似乎格外的有必要。教育学家塞约翰逊有言:“背离自然也即背离幸福。笔者亦认为,背离自然是师生关系恶化,教师出现乱象最大的问题。反而言之,师生之间,心怀仁爱,不苛求,不怨恨,接近自然地相处,才会催生好教师,教师
9、也更接近幸福。 现代教育环境下,学校的评比制度愈发细化和严苛,教师的压力愈大,就愈看重班级学生的表现对自己造成的影响;教师因为早出晚归付出太多,而学生又愈难管教,极容易陷入一种“苦情心理,觉得自己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由此,导致多少对师生结成了“怨偶?多少教师失去道德,失去教育理想,失去仁爱,只有“逼迫?笔者以为,要培养“四有教师,最重要的一点,教师应放下功利心,使师生关系回复到无关利益的自然状态。以一种更加沉着、理智、温润的姿态来与学生相处,回归到师生最纯朴自然的状态。本文试图从这一方面作初步的思考。 不苛求完美,不怨恨错误 初一的时候,适逢教师节,学校要求每个班级开展“感恩教师的主题班会。
10、因为学生刚进校,还不太熟,所以这个班会只能由我来主持。由身为教师的人,来主持一场“感恩教师的班会,怎么着都有些别扭。我于是对学生说:“你们就当做缅怀你们曾经的老师吧。有没有曾经比较喜欢的小学老师,跟大家说一说? 原以为他们即使不主动发言,也会心有所感,勾起回忆。没料到学生竟然异口同声地答复:“没有! 我不甘心地追问:“怎么会没有呢?小学六年,那么多老师!应该和班主任感情比较深吧?除了少许几个学生似乎费力地想起来一个,其它依然环顾四周,彼此深有同感地说:“没有!其中小杰高喊着:“小学老师都没有什么印象!只记得每次得不到双优班和卫生流动红旗,班主任开班会就骂人!其他的同学都会心地笑。 身为老师,除
11、了泛起一种物伤其类之感,我更多的还是反省:是不是我也曾因为学生未能得到“双优班和“流动红旗,而对影响这两项奖项的学生恶语相向,摆臭脸,武断剧烈的批评?是否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价值只存在于得“双优班和“卫生流动红旗和优异的成绩?是否因为某次自己挨了领导的批评,而转回头把怒气撒到他们身上?是否因计较利益而不经意间损害了学生的情感,损害了他们对于一个好老师的期待? 曾经看过一部寄意深远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男主角丁元英是个奇人,思想高超,异于常人。父亲生重病,他提供钱,却不回家看上一眼。面对姐妹和老母亲似乎天经地义的愤怒责难,他语出惊人:“付出就是为了付出,不是为了回报。如果母亲养儿就是为了防老,那就别
12、说母爱多伟大了,养来养去还是为了自己,那是交换。直说得老母亲满面羞惭,无话可说。为什么丁元英对父母不愿施加感情?因为父母亲“养儿防老,养育子女本就是冲着防老的目的。既然你抱着功利的态度养育我,那我给钱你养老就是了,凭什么要求我回报感情?同理:既然老师抱着功利的态度教学生,凭什么要求学生回报感情? 如果老师能够做到不功利,那么,学生犯错又如何? 十二三岁的年纪,活蹦乱跳不爱拘束的学生,偶尔犯错影响了“双优班荣誉又如何。按时到校,穿校服戴校卡做眼操,早午读认真念书,自习课安静无声,这就一定是好学生吗?也可能是呆子,是一个蒸笼里蒸出来的一窝馒头。优秀的学生有些不爱大声齐读书,也会偶尔迟到,也会觉眼操
13、无聊,甚至会因为压力太大而偶尔逃课去操场散个步,谁没有个年少轻狂的时候?人不轻狂枉少年!如果因为一个月没有得到“双优班,就责怪学生,甚至对班集体流露出恼怒情绪,下个月他们可能会表现特别乖,一举重获荣誉,但是也可能在心底里与老师划一道深深的鸿沟,在沉默中滋生疏离感。 后来,我所带的班级,有一个月错失“双优班。得知这个消息,我没有任何责怪他们的意思,反而巧妙地对着全班学生反省:“这次错失双优班,怪老师抓得不严,你们大家都很优秀,千万不要自责。午读读得不好,可能是老师当时找了一些学生搬作业去了;早上有两个同学迟到,可能是当天生病了,没来得及写假条;卫生区没有清扫干净,可能是经常有别人班的同学在里面遗
14、落垃圾。不要沮丧,重要的不是失去,重要的是从失去里暴露出我们的问题,这只会促使我们做得更好!紧接着,班长开始主动站起来反省自己,劳动委员、学习委员也纷纷开始反省,收获了全班同学如雷的掌声。自此之后,学生更加地信任我,也努力表现得更好,再也没有错失过任何一次双优班。 现代的教师群体容易被日日更新,周周总结的各项严格的班级评比压抑得像深海鱼群一样教条僵化稍严格的学校甚至还有末位淘汰制。制度的压力下,班主任难免苛责,失去民心。常言道:“无欲那么刚,意即“不被自己想要得到的某种利益所诱惑,就是到达了真正的刚义。如果能把班主任的得失放在后,把学生的个人成长放在第一,沉着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想必会塑造出一
15、个情操高尚的教师形象。 是否欣赏“无用的学生? 班级有一个学生小林,长相就属于不讨喜的那一种,头大脸开,五官不合。相由心生,人也粗笨迟钝,举动不雅,有失教养,令人不悦,成绩且靠后。什么主持、表演、书法能力俱无,作业敷衍,字迹像雨像雾又像风,自习课还老多嘴。对于班级,他可以说是很“无用了。除了照章处理他的问题外,平素很少理会他。既然是块难以拉扯的木材,对于班集体有害无益,性格也令人不悦,难免会在无意的言行之间流露出对他的忽略和些微的轻视。实在觉得他“不可爱。 但是,教师对每个学生,尤其对看似“无用的学生的态度,其实只要其他学生感觉到了,都会悄悄地刻在他们心底,影响他们对老师的评判态度,从而影响老
16、师在学生心底的亲近度和信任度。 某次班会课,提到自信心,给学生举例,有的自以为成绩不好的学生,也有其它的亮点值得自信,譬如小陈,虽然成绩不佳,但是技术高超啊!譬如小莫,虽然成绩不够理想,但是孝顺勤劳啊!马上就有学生发言:“老师,小林也很孝顺很勤劳!在家都是他做饭给爸妈吃的!其他同学竟纷纷侧目赞同。我才惊觉,原来一个如此“无用且“不讨喜的学生,也能有如此好的群众根底!学生眼里的学生,和老师眼里的学生,有这么大的差距。我不喜欢的学生,在他们眼里,也是踊跃欣赏的对象。由此看来,其他学生都比我善良公正,大而言之,他们比我懂得尊重一个人的人格尊严。我想,大概源于同学们对他不抱什么功利态度,寻常视之。而我的错误,不能不说存在功利心作祟的缘故。 班会课被震惊之后,我试着放下我的“有色眼镜,尝试回复到我和学生的自然状态。我不再仅仅把他当成一个学生,更把他视作一个普通的小孩,这样之下,他慢慢地就没那么“讨厌了。我指导他练字,修正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