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喝酒和写材料有啥关系喝酒和写材料有啥关系 每一个身处机关单位的材料人,在成长的那段心酸历程中几乎都与“酒”文化过过招,对这颇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人嗤之以鼻,有人游刃有余,有人徒增伤感,还有人束手无策。酒场应酬,有时着实会让人为难:拒绝吧,喝酒也是为了更好的工作;推辞吧,难免会驳了对方几分情面;应和吧,56度白酒又是那样令人反胃和难以下咽 庆幸的是,十八大以来,为了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先后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反四风、反腐败、反公款吃喝、反违规报销的高压态势也已成为常态,正风肃纪、问责问效也被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高档
2、会所、违规接待、超标用车等奢靡之风也在“八项规定”的重拳出击下得到了有效规范和严肃整治,这对于每个从事党政机关、办公室文秘工作的同志来说,是一件喜大普奔、齐家欢乐的大好事,因为终于不要再喝酒了,终于可以按时回家陪护家人了。今天理科生就再次“以善写文为出发点,能办会为着重点,肯办事为落脚点,常说话为关键点,会喝酒为支撑点”,与大家分享一下在党规党纪、廉洁从业、八项规定的合情合理、合规合法的范围内,如何正确参加日常生活中那些“不开发票、自掏腰包、集中AA制”的私人宴请、朋友小聚、兄弟小酌、部门联谊、科室聚餐、食堂接待等酒场,如何更好地百般锤炼、千锤万凿从而成长为一个面面俱到、素质过硬、善文能武的“
3、材料狗”。 酒场来袭,到底要不要参加? 很多朋友真的很不喜欢参加曾经那些含沙射影“饭局、酒局”,一是酒难喝;二是颇为无聊和尴尬。 理科生看“酒场来袭,到底要不要去?”这个问题,得因人而异,得根据个人性格脾气、职业规划和人生价值追求去抉择,因为无论哪一种酒场、饭局,作为常常提笔写材料、围着领导转的红人、能人,自然是不会被落下。所以,此时如果想实现目标价值,有所为更有所不为,那么“不想去也得去”,拒绝的话一则会使邀约人很没有面子,二则会脱离集体,三则不利于自身人脉的扩大和积累;而如果想去,又不好意思应和,可以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例如:手头的稿件明天一早还得交给领导审阅,晚上还得再加个班。有时
4、领导得知于此,自然知道孰轻孰重,基本情况都是一拍大腿:算了,今天先去,明天再说吧!这样的半推半就,既立了牌坊卖了乖,拖延了工作任务,也与领导自然地拉近了几分距离。有的朋友着实不喜欢喝酒,其实,年轻人没几个喜欢的,但有时真的没有办法,毕竟很多陌生人变成熟人,圈子的建立与融入,交集大多在酒场、在饭桌;再者,适当饮酒自古就是中华历史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自身常常又与文字笔墨打交道,不沉淀、不熏陶、不浸染点酒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利于材料撰写的积累和发挥。所以,对于要不要去喝酒这件事,首先要“在心态摆罡正,在行动上放缓和,在言语上留余地”。只要符合八项规定精神,只要不违反单位的纪律和规矩,是
5、可以视情参加的。而且这样的“酒”在形式上、在实质上才能喝的到位、干的痛快、饮的安全! 不胜酒力,去了以后能干嘛?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也是感同身受,时常不解,满是疑惑。 刚开始参加酒场,总觉得自己年轻,职位最低而略显多余。因为能围坐酒桌的大多是领导、长辈、前辈,与他们聊天有时不在一个频道,饭菜口味也不在一个年代,去了以后别提有多别扭、多尴尬了。这个时候就要把握一个原则眼要活,腿要勤,嘴要甜。“眼要活”看什么?无论是作为参加者还是邀请者,入场后都要先观察对方的一言一行,首先学习他人是如何恰到好处的谈天阔地,如何寒暄问候、交际聊天的,及时有效补足自身空白的领域,思考从未思考过的问题,争取在酒桌上增长
6、见识和阅历。其次,当大家都在等候客人的间隙,一般会选择打牌、品茶等娱乐,这个时候你的作用就要积极发挥了,例如:接过服务员手中的茶,亲自泡茶、冲茶、洗茶、倒茶、添茶,有的领导个人习惯很是特殊,有的不喝茶叶,有的只喝凉白开,有的只爱矿泉水,而对于每个人的习惯、特性都要铭记在心,都要细心关照、及时过问、服务到位。“腿要勤”跑什么?进入正题后,无论能不能喝,想不想喝,举杯喝酒这件事可以暂且先放放。开始跑腿,例如:哪位领导的酒少了、茶少了,要及时添;酒过三巡,领导摸起香烟,要双手遮风,把火递上;领导起身,要主动助其开门,并陪同上厕所对于这些细枝末节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多于观察、勤于领会、善于思考
7、,始终虔诚、体贴、周到做好“跑腿工作”。再者,有的领导喜欢“三中全会”,当白酒结束,要赶紧招呼并帮助服务员撤下分就器和酒盅,换上高脚杯;红酒结束,要速开啤酒,倾倒斟满酒桌文化博大精深,地域风俗不尽相同,南北区别差异甚大,白酒、红酒、啤酒也各有各的喝法和规矩(可自行百度),这个时候则是彰显你“眼力见”、服务能力及业务水平的大好时候了。对于此类端茶送水的活,很多朋友不屑一顾,觉得是乱献殷勤、低三下四、乱拍马屁。殊不知,从入门到散场,你的一系列服务工作,都会有人看在眼里,记在心理。你也许不善言辞,也许这个场合还轮不到你自由发言,也许你也担心不慎言多必失,而这些简单不过的“端茶送水”则是你最好的外衣,
8、区区小事足可以体现着你过人的业务素养和公关能力,领导与宾客也更会看在眼里,赞赏有佳,因为很多时候行胜于言。另外,你如此表现,也是给自己部门、自己领导脸上添光增彩。但凡事都需要把握尺度,适可而止,直起腰杆,落落大方,做到不卑不亢,不行于色,不卑躬屈膝,点头哈腰,切不能输了气场,被人看扁,由人喝使。“嘴要甜”说什么?无论是敬酒还是被敬酒,在接对方话的时候,都要彬彬有礼,彰显素养,前缀要加姓氏,后缀要带官级;酒过中旬,便可抛开左右,与同桌人套上近乎,叔叔大伯,姐姐阿姨,弟弟妹妹,嘴甜定不会吃亏,既混个脸熟,也留下个好印象,他日再会,也好接叙前缘。另外,很多朋友总觉得和领导喝酒不在一个频道上,聊不到一
9、起,谈不到一块。这个时候就要学会“倾听”,不要乱插嘴、不要乱表态,更不要轻易打断他人谈话,因为很多领导坐在一起的时候,大家的表现欲都会很强,都想突出自己抢个风头,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去认真恭听每个的即兴发言人,必要时得目视对方,点头示意,报以微笑,鼓励其说下去。而对于中途冷场,更要学会巧妙的挑起话题,引导大家继续畅谈下去。对于酒场也有大忌:一不可失态,二不可胡言。很多时候,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始终要遵循“酒可以多喝,但话决不可乱说、胡说、想说就说,必要时要学会装聋作哑,装疯卖傻。 兵临城下,“酒”场如救火 有句古话,救场如救火,此时救什么?一是救人,二是救场。 领导往往喜欢带下属出去喝酒,无论是
10、公还是私,一是有个陪衬可以突出其领导地位,二是对于身边人,是信得过、用的惯。但无论参加什么场合,遇到什么人物,难免会遭遇胡搅蛮缠,劝酒、灌酒之人。对于此,在上文“眼要活”中就提到,在开场时就要格外小心,此人也定是活跃、话多、能喝之人,对其一定要提高警惕。一防是否喝滑酒,二防是否会故意为难领导。如果有倾向,要遵循“敌不动我不动,敌动我伺机而动”的原则,关键时候要出面挡酒,时机成熟要主动敬酒,坚持时刻维护领导,袒护领导,帮领导解围(对于“挡酒词”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化)。俗话说“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喝酒也是必有主题,定有缘由。对于这类敏感节点,如发现违规宴请、超标接待、公款吃喝、迎来送往、求
11、人办事、违规违法等酒场,一定要机敏警觉,提高警惕,走为上策,切记不该参加的一概不参加,不应前往的一概不前往;对于老乡会、同学会、战友会等场合也要分清缘由,摸清底牌,坚决依法、依规参加酒场,划清作风红线,切忌“顶风违纪”。如果酒中发现时机不对,话风偏移,也一定要及时“救场”不开发票,个人抢先埋单,绝不可丢下把柄,落人口舌,更不能心存侥幸、麻痹大意,违反党规党纪和八项规定,损害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的利益。在正规聚会,对牵头组织者,有时酒多而忘记或疏忽埋单,自己则要及时担当,自掏腰包帮其垫付(每次喝酒身上不带大额现金是为了安全,但带张信用卡也是无可厚非,以备不时之需)。另外对于公务需要正常接待,也是需要
12、自己前去埋单结账,所以对于这些酒后琐事,切不可疏忽大意、自乱阵脚。再者,对于不胜酒力,酒后神魂颠倒、口齿不清之人,也要为其安全考虑,帮其打车、代驾,送其回家。无论能不能喝,喝了多少,自己更得要保持绝对的清醒,领导临时交代的任务也要办妥、办好,也要把客人送走。这一系列的程序,都需要一个极为清醒的头脑才能去妥善完成,所以,酒量好不是英雄,酒后有条不紊、清醒如初的人才是一名名副其实的“酒”火员,才是接人待物的协调高手,酒场如战场,对于年轻的你可以不是一个老司机,那如果想做一个面面俱到、素质过硬、善文能武的“材料狗”,会喝酒、能喝酒、喝好酒在某些时候也是一项安身立命、深藏功与名的必备技能。所以,衷心希望每一个“材料狗”都能在写好文、办好事、说好话、开好会的基础上,做到“不喝酒、少喝酒、喝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