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现代科学的最高奖赏诺贝尔奖的故事_杨熹洁主编.pdf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233474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PDF 页数:120 大小:4.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科学的最高奖赏诺贝尔奖的故事_杨熹洁主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现代科学的最高奖赏诺贝尔奖的故事_杨熹洁主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现代科学的最高奖赏诺贝尔奖的故事_杨熹洁主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现代科学的最高奖赏诺贝尔奖的故事_杨熹洁主编.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现代科学的最高奖赏诺贝尔奖的故事_杨熹洁主编.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现代科学的最高奖赏诺贝尔奖的故事_杨熹洁主编.pdf_第6页
第6页 / 共120页
亲,该文档总共1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图书在版编目(C I P)数据现代科学的最高奖赏:诺贝尔奖的故事/杨熹洁 编著-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0ISBN 978-7-5384-6147-3.现.管 赵.诺贝尔奖通俗读物.G321.2-49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2)第156344号现代科学的最高奖赏:诺贝尔奖的故事主编管成学赵骥民出 版 人张瑛琳选题策划张瑛琳责任编辑张胜利封面设计长春美印图文设计有限公司制版长春美印图文设计有限公司开本640mm960mm116字数100千字印张7.5印数1-6 000册版次2012年10月第1版印次2012年10月第1次印刷出版吉林出版集团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发行吉林科学

2、技术出版社地址长春市人民大街4646号邮编130021发行部电话传真0431-856778178563517785651759 856516288560031185670016储运部电话0431-84612872编辑部电话0431-85659498网址印刷长春新华印刷集团有限公司书号ISBN 978-7-5384-6147-3定价11.50元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出版社调换版权所有翻印必究举报电话:0431-85635185世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编审委员会丛书顾问钱临照卢嘉锡席泽宗路甬祥主编管成学赵骥民副 主 编何绍庚汪广仁许国良刘保垣编委王渝生卢家明李彦君李方正杨效雷序言十一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3、、中国科学院前院长、两院院士放眼21世纪,科学技术将以无法想象的速度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将全面崛起,国际竞争与合作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激烈和广泛局面。在严峻的挑战面前,中华民族靠什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靠人才,靠德、智、体、能、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今天的中小学生届时将要肩负起民族强盛的历史使命。为此,我们的知识界、出版界都应责无旁贷地多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养料。现在,一套大型的向广大青少年传播世界科学技术史知识的科普读物世序言界五千年科技故事丛书出版面世了。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和温州师范学院、吉林省科普作家协会的同志们共同撰写的这套

4、丛书,以世界五千年科学技术史为经,以各时代杰出的科技精英的科技创新活动作纬,勾画了世界科技发展的生动图景。作者着力于科学性与可读性相结合,思想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通过故事来讲述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艰苦性。本书中介绍了科学家们独立思考、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百折不挠、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他们在工作生活中宝贵的协作、友爱、宽容的人文精神。使青少年读者从科学家的故事中感受科学大师们的智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验方法,受到有益的思想启迪。从有关人类重大科技活动的故事中,引起对人类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密切关注,全面地理解科学,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在知识经济时代理智地对待科学、对

5、待社会、对待人生。阅读这套丛书是对课本的很好补充,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理想读物。读史使人明智。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科技文明,明代以前我国的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序言先地位,涌现出张衡、张仲景、祖冲之、僧一行、沈括、郭守敬、李时珍、徐光启、宋应星这样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而在近现代,中国具有世界级影响的科学家并不多,与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并不相称,与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相比较,在总体上我国的科技水平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当今世界各国都把科学技术视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把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当做提高创新能力的战略方针。我国也不失时机地确立了科技兴国战略,确立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6、提高全民素质,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六大又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比较完善的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需要一代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需要更多更伟大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才。我真诚地希望这套丛书能激发青少年爱祖国、爱科学的热情,树立起献身科技事业的信念,努力拼搏,勇攀高峰,争当新世纪的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序言目录目录世人瞩目斯德哥尔摩诺贝尔的成就与遗嘱诺贝尔基金会的组织形式及奖金发放第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伦琴第一位有机化学诺贝尔奖得主费舍诺贝尔奖得主生物物理学家希尔东方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诺贝尔和

7、平奖得主马丁路德金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尔回首20世纪以来的诺贝尔奖(19011995)1 01 52 64 25 36 47 38 69 61 0 4011现代科学的最高奖赏世人瞩目斯德哥尔摩每年的12月初,世界各国的目光都注视着瑞典王国的首都斯德哥尔摩。这座城市坐落在14个小岛和半岛上,东临波罗的海,西接一望无际的梅拉伦湖。市内水道纵横,由70座桥梁相连接。它以“北欧的威尼斯”、“水上之城”而闻名遐迩。在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下,这里冬季并不十分寒冷,空气潮湿,清晨常常笼罩着薄雾。雾散之后,树枝上留下蓬松的雾凇,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洁白而纯净。在这座风光旖旎的海滨城市中心,有两座建筑物10012现代

8、科学的最高奖赏十分令人瞩目。一幢是位于霍克广场的斯德哥尔摩音乐厅。这是一幢灰色花岗岩的建筑物。门前石阶宽阔,合抱的大圆柱石并排挺立。大门右侧是一尊奥菲乌斯神*在弹拨竖琴的巨大青铜塑像,它把整座建筑衬托得更加典雅和壮观。另一幢是紧靠梅拉伦湖北端湖滨的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它是一幢红褐色的砖砌的华丽大厦,中央是一个开阔的四方庭院,一座塔楼在庭院的背侧拔地而起。绿色的塔顶上有一个镏金的圆弯形塔尖,塔尖上装饰着熠熠发光的镏金三王冠,它的最高点达106米。这座建筑内的蓝厅、金厅、王子画廊,各具特点。金厅的墙壁镶嵌着和瑞典人口相等的860多万个小金块,金光闪闪,光彩照人。蓝厅以大理石铺地,厅内以蓝色为基调,可

9、以举行1 500人的宴会。1896年12月10日,瑞典的伟大科学家诺贝尔在意大利的圣雷莫逝世。为纪念他,从1901年起,每年的*希腊神话中诗歌与吟唱之神。这尊像由瑞典最著名的雕刻家卡尔密勒(18751955)塑造。11013现代科学的最高奖赏12月10日作为举行诺贝尔奖颁发仪式的日子。这一天到来时,斯德哥尔摩音乐厅和市政厅都披上节日的盛装,来自世界各国的著名科学家、文学家等各界名流云集这里,举行盛大庆典。各国的新闻传播媒介竞相报道,许多国家的电视台通过卫星做实况转播。自从1901年起至今的100多年间,除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暂停3年以外,每年都坚持举行发奖仪式。下午4时30分,颁奖仪式在音乐厅

10、开始,获奖者身着黑色礼服,就座于主席台荣誉席。仪式开始后,诺贝尔基金会主席致词,诺贝尔奖各项评委会代表介绍获奖者的成就和贡献。然后,瑞典国王颁发奖章、证书和奖金。仪式在瑞典国歌声中结束。颁奖仪式隆重而严肃。诺贝尔基金会的工作人员说,这是对知识的尊重,对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人的尊重。举行仪式的大厅里灯火通明,松柏要放在规定的位置,白花和黄花必须从意大利的圣雷莫空运而来。出席仪式和参加宴会的人,男士要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装;女士要穿庄重的晚礼服。在仪式进行中,大12014现代科学的最高奖赏家都自觉地不说话、不走动,甚至强制不咳嗽。晚上,在市政厅的蓝厅举行盛大的庆祝宴会和舞会。宴会自始至终乐曲回荡,著名歌

11、唱家的演唱,使气氛更加热烈而隆重。来宾包括瑞典皇室成员、内阁大臣、科技界和文化界知名人士、获奖国家驻瑞典大使和重要的瑞典及外国记者。晚7时整,宴会正式开始,古朴典雅的宴会厅烛光通明,绚丽多彩。国王、王后、皇室成员、诺贝尔获奖者和他们的家属、诺贝尔基金会主席等在主桌就座。冰清玉洁的6座水晶塔,摆在主桌的两端,象征5项诺贝尔奖和诺贝尔经济学纪念奖,以示人们对获奖者的尊重。餐具是金银或瓷质的,菜肴并非山珍海味,而且年年都是三道菜。为增加宴会的神秘感,菜单每年都有变化,而且事前严加保密。每上一道菜,乐声响起,服务员排着长队,右手托盘,向各桌上菜。诺贝尔获奖者依次在掌声中发表简短的讲话。瑞典国王和王后举

12、行的宴会,资金由谁来出呢?原来,除诺贝尔获奖者和他们的家属以及少数特邀的客人外,出席宴会的人,不论地位高低,都要自己掏13015现代科学的最高奖赏腰包。1991年是1 200瑞典克朗,1992年是1 500瑞典克朗。也就是说,这个数目是随物价的上涨而提高的。对此,瑞典的纳税人满意,称赞国王和王后没有动用国家的公款,客人们也不认为是“小气”,反而觉得别有韵味。与此同时,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的市政厅,举行和平奖的颁发仪式。挪威国王和王后,内阁大臣、政界、文化界知名人士以及外交使节出席。与在瑞典的仪式不同,证书、奖章和奖金,由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颁发。诺贝尔奖是一项重要的世界性奖。获奖不仅是得主本人的荣

13、誉,也是他的国家的荣誉。同时,诺贝尔的名字,随着一年一度的盛典不断向全世界颂扬,激励人们为科学事业而献身。14016现代科学的最高奖赏诺贝尔的成就与遗嘱1833年10月21日,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Ifred Bernhard Nobel)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外国度过的,所以,被人称为“国际公民”,但他从未放弃瑞典国籍。诺贝尔并不是个幸运儿。他出生时,父亲伊曼努尔诺贝尔的产业就被大火烧了个精光。全家人不得不搬到斯德哥尔摩的诺曼斯坦街9号。诺贝尔就是在这里出生,并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为了重整家业,伊曼努尔在住房的后院搭起了15017现代科学的最高奖赏一个简易棚,狂热地

14、搞起新发明。当时,贯通大西洋与印度洋的苏伊士运河工程正准备实施,这使伊曼努尔找到了发明的方向。他要发明一种高效炸药,应用到运河、隧道和筑路工程上。要知道,人类在没有高效炸药之前的几千年里,建筑工程速度的缓慢令人难以忍受。克劳迪亚斯一世下令开凿一条3英里长的运河,为福齐诺地区排水之用。3万名工人干了11年才竣工。从16世纪到17世纪,一条穿越哈尔茨山脉的5英里长的隧道,竟开凿了150年之久!资本主义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使交通运输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不能再按照蜗牛般的速度去开凿运河和建筑公路了。不仅如此,采矿业也对科学技术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如果有一种烈性炸药,能够在关键部位炸开岩石,就能使从17世纪

15、以来日益衰落的瑞典铁矿开采业重新振兴。开凿和开采业的需要使伊曼努尔埋头于他的炸药实验中。但是周围的人不能理解他的工作,认为这将危及大家的安全,他的实验被当局禁止了。他不得不离开瑞典去了彼得堡,在俄国人的资助下继续他的事业。16018现代科学的最高奖赏几年以后,伊曼努尔终于成功地发明了使一连串地雷同时引爆的装置。这对于守卫城堡相当有用。为此他得到一笔相当可观的报酬,一家人的境况因此有了很大改变。阿尔弗雷德诺贝尔9岁时随母亲、哥哥们,移民俄国的圣彼得堡,与父亲住在一起。诺贝尔从小是个体弱多病的孩子,多亏母亲的悉心照料,他才活了下来。关于幼年时的情况,诺贝尔曾写道:“我的摇篮像是临危病人的床,母亲忧

16、心忡忡守护在一旁,她要挽救那闪烁着余晖的生命之火,却难使我从险境挣脱。”童年的大部分时间,他是躺在床上或待在房间里度过的。然而,这并未影响他的智慧。他聪明好学。除瑞典语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还学会了讲流利的俄语、英语、法语和德语。他少年时被父亲送到法国学化学。因此,他用法文写作得心应手;他写的英文书信具有19世纪英国诗人拜伦和雪莱的风格;他用瑞17019现代科学的最高奖赏典文给母亲写信,以此表达对母亲和祖国的热爱。在国外的刻苦研读使他羽翼渐丰。23岁时,他已成为父亲的助手,能独当一面地进行工作了。为了父亲事业的要求,诺贝尔不停地实验着他的新型甘油炸药。1863年10月14日,他的硝酸甘油制品终于在瑞典获得一项专利权。接着在法国、英国和比利时也得到专利权。他总算初步成功了。然而这成功来得并不容易,他记不清失败过多少次,他永远也忘不了失败时父亲的嘲笑声,那冷冷的笑声一直留在他心中,激励着他去搏击,去勇往直前。同炸药打交道,无异于与死神打交道。不知什么时候,死神会拉他下地狱。1864年9月3日,实验正在进行时,发生了硝酸甘油大爆炸,诺贝尔的海仑堡实验室被炸得没了踪影。包括他2l岁的小弟弟埃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