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词组类】39个机关公文常用易混淆词语.doc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2347163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组类】39个机关公文常用易混淆词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词组类】39个机关公文常用易混淆词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词组类】39个机关公文常用易混淆词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词组类】39个机关公文常用易混淆词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词组类】39个机关公文常用易混淆词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词组类】39个机关公文常用易混淆词语.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9个机关公文常用易混淆词语一、“机制”“体制”“制度”的区别与用法“机制”“体制”和“制度”都是多义词,在涉及社会生活时,它们有一个义项意思比较接近,在使用时需要辨析。“机制”可用来表示“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例如:1他们正在积极探索建立企业科技人员工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2在继续完善荒山租赁承包政策的同时,积极探索发展非公有制造林绿化的新机制。3这个村的实践说明,让群众参与村级财务管理,建立符合实际的民主监督机制,才能真正取得成效。4要进一步强化风险监管,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完善基金管理预测和预警报告制度。5这件事也反映出市政府危机事件反应机制尚不够迅速、灵

2、活、高效。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机制”所指,都跟某种“作用”有关。可以说,“机制”多用来指起某种作用的系统;或者说,指某种成系统的作用。“体制”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的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工作部署的制度”。例如:1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我国非常重视法制建设,正在积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以确保在全社会实现公平与正义。3我们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4这家医院为全市医疗体制改革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5许多同志提出,要加大教育投入并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体制”指某方面的机构设置和运作。“制度”可用来指“在某方面要求大家

3、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例如:1要严肃财经纪律、健全财会制度、加强人员管理、防范财务风险、强化监督检查。2“黄金周”休假制度,对我市旅游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3该企业在劳动用工上,实施了全员竞争上岗和下岗分流制度。4商家在对消费者承诺的同时,进一步严格内部员工管理制度是必要的。5要加快大中城市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制度”指办事规章或行动准则。总的来说,如果侧重于指起某种作用的系统,或者说,侧重于指某种成系统的作用,宜用“机制”;如果侧重于指某个领域的机构设置和运作,宜用“体制”;如果侧重于指某方面的规定、规程、规章或行动准则,宜用“制度”。杜永道(文章摘自秘

4、书工作杂志2015年第4期)二、“有关”与“相关”的使用区别有位从事秘书工作的同志问,“有关部门”“有关情况”跟“相关部门”“相关情况”有什么不同。“有关”跟“相关”的意思有所不同。“有关”表示“有关系”。做定语时表示“有关系的”或“涉及的”。例如:1请刘秘书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约来,星期三谈一次。2对这个问题,有关方面现在都反馈了信息,我明天汇总后把材料交给办公室。3请将这个规定尽快通知有关人员,让他们提前作好准备。4下面请张秘书把有关情况介绍一下。“相关”则表示“彼此关联”或“互相牵涉”。例如:1各兄弟民族休戚相关,互相帮助,前进在社会主义大道上。2其实,这两个问题,是密切相关的。3这几年,

5、山脚下两个村子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4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有关”往往是说某事物涉及的多个方面。而“相关”则是说两个方面的事物互相关涉。也就是说,“有关”所说的,常是某事物对其他事物“单向”的关涉,而且关涉的常是多个事物;“相关”所说的,常是某事物跟另一个或另一方面事物相互关涉,即关涉是“双向”的。因此,宜说“这两个事物密切相关”,不宜说“这两个事物密切有关”。同时,宜说“有关部门”“有关情况”“有关人员”等。不过,在书面语言的运用中,特别是在公文语言的运用中,的确不时见到“相关部门”“相关情况”“相关人员”的说法。也就是说,这种说法有一定流行。其实这

6、些说法中的“相关”就是“有关”的意思。由于有一定流行,因此一方面,宜提倡使用“有关部门”“有关情况”“有关人员”等说法,另一方面也不宜将“相关部门”“相关情况”“相关人员”的说法看作“硬伤”。三、“作”与“做”“作”与“做”普通话的读音没有区别。在一些方言里,这两个字的读音是不同的(“作”读入声),一般口语能够根据读音区别词义,但涉及书面语(如“作贡献”之类),也没有取舍的依据。这两个字本来就有联系,不过“作”字出现较早,而“做”字出现较晚,明代字汇才有收录。因为二者经历的时代不同,所以在构词和使用上有一些相互纠缠的情形。分辨两个字,当然要看它们的义项,即它们身兼的职务。麻烦的是,这两个字的义

7、项基本上是一致的。粗放一点儿说,主要有三个义项:一是“从事”,一是“制作”,三是“充当”。这里,我们对分辨这两个字提出一个思路:(一)凡是这两个字作为语素构成了合成词,那么就根据辞书里的形式,注意查检;(二)这两个字作为单音节动词用,则需要加以分工。下面我们把这两点结合起来说。一、“作”和“做”都有“从事”义。涉及具体的事物,习惯写“做”,涉及抽象的事物,习惯写“作”。(一)作为语素构成的合成词与成语(一般词典都有收录)做:做事做工做活做梦做声做法(不是“妖道作法”,也不是文章的“作法”)做戏做鬼好吃懒做一不做,二不休白日做梦小题大做。作:作息作案作别作风作用作价作业作乐动作操作制作劳作协作合

8、作耕作作弊作对作恶作孽作祟作假作伪作难作梗作乱作俑天公作美作乐(l)恶作剧作恶多端无恶不作作威作福作奸犯科胡作非为为非作歹为虎作伥弄虚作假逢场作戏无所作为见机而作作法自毙作茧自缚为人作嫁作壁上观。跟这个意义相联系的一个意思是“装作”:作势作态造作做作装聋作哑装模作样装腔作势惺惺作态矫揉造作。跟这个意义相联系的,还有一个意思是“兴起、发作”:作战振作作乐(yu,演奏)推涛作浪兴风作浪一鼓作气日出而作枪声大作作怪作色作呕兴妖作怪令人作呕。(二)做单音节动词用宾语是一般名词,事物比较具体,习惯上用“做”:好事买卖生意手脚手术功课笔记学问习题练习(题)噩梦事情家务早操健身操柔软操木匠活日班结论。“工作

9、、作业”习惯上用“做”,一是因为这里的“工作”和“作业”属于名词,二是避免两个“作”字连用,影响阅读。跟这个意义相联系的一个意思是“举行活动”。下面几个词语习惯上用“做:寿满月礼拜祈祷佛事生日游戏。宾语是动名词(即兼有名词语法特点的动词),事物比较抽象,习惯上用“作”:调查考察研究分析判断推断检查比较说明评价概括介绍答复解答解释证明鉴定实验试验示范辩护删节反应记录统计安置处置发挥决定规定交代联系让步挣扎牺牲贡献准备打算抉择补充动员斗争改进宣传表演讲话指示指导检讨汇报报告。讨论:结合上边讲的处理办法,大家不妨讨论一下,下面这几组跟医疗有关的词语哪些用“作”,哪些用“做”:手术、理疗、放疗、化疗、

10、磁疗、电疗、B超、CT、胃镜、核磁共振美容、文眉、隆胸、抽脂、灌肠、人流、药流、尿检、药检、整形、切片、气功导引治疗、化验、麻醉、透视、穿刺、切除、透析、护理、按摩、牵引、整骨、切除、搭桥、器官移植、诊断二、“作”和“做”都有“制作”义。具体的事物习惯写“做”,抽象的事物习惯写“作”。(一)宾语是一般的名词,涉及的事物比较具体,习惯上用“做”:饭早饭晚饭年夜饭粉蒸肉鞋军服衣服衣裳针线面包大衣柜汽车模型圈套手脚记号。“作文、文章”也习惯用“做”。(二)几类精神产品,习惯上用“作”(有的已经是合成词了):诗画曲乐(yu,制作乐律)杂记曲子广告(如果指使用材料制作广告,则可以写“做广告”,如“做灯箱

11、广告”)。制作的这些产品,即作品,自然用“作”:著作创作大作拙作习作原作佳作杰作名作遗作处女作著作等身呕心之作压卷之作成功之作。三、“作”和“做”都有“担任、充当”义。但是,除了少量早先产生的合成词,一般都习惯写“做”。“作为”“做为”都正确(不是指“大有作为”的“作为”),现代汉语词典主张写“作为”,我们不妨就采用“作为”。(一)人“担当某种身份”,一般用“做”:媒人东客(“作客他乡”的“作客”是古语词)官主母亲父亲妻子丈夫儿子女儿长辈晚辈主人伴儿女仆保姆短工伙计牛马奴隶所长经理老板助手秘书车工夜工杂务工车间主任检验工采购员保育员皇帝宰相知县隐士党员研究生代表教员会议主席寡妇少奶奶俘虏骨干尼

12、姑人质孝子屈死鬼走狗汉奸亡国奴贼心虚向导特务眼线内线侦探帮手保人代言人和事老介绍人中间人朋友亲家对头表率模范后盾靠山编辑出纳翻译导演担保见证掩护(后面七个词形式上是动词,实际是名词,指从事这种工作的人)。当然,“充当”的宾语有时也可以是物(具有物的“身份”义),一般也要用“做”:线索例子样子代价副本实例资料资本幌子搬几块砖头凳子拿这间屋子会客室拿树皮造纸的原料拿肩膀梯子寝室下酒菜封面原料人情挡箭牌招牌伪证参考(资料)抵押(品)纪念(品)。(二)使用“作”的部分成语和早期的合成词:作废作罢作准作数作陪作客(他乡)作保作中作古以身作则认贼作父自我作古。(三)至于“当zu、叫zu、称zu、看zu、变

13、zu、算zu、比zu、换zu”,有的像词,有的又不像词,辞书不可能统统都收,写“作”还是“做”呢?我们主张,还是写“做”吧!(作者:厉兵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来源:四川语言文字网)四、“和”“与”“及”用法有何不同连词“和”、“与”、“及”比较起来,“和”用得最广泛,口语和书面语中都很常见。“和”可以连接名词性成分,也可以连接动词性或形容词性成分,表平等联合。例如:老师和学生都赞成这个意见。这件事情还要进一步调查和了解。他的话是那样明确和有力。表示3项以上成分的平等联合时,“和”要放在最后两项之间,前面的成分用顿号连接。例如: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都进行了这项工作。一切事物都有发生

14、、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另外,在连接较长的词组时,“和”的前面可以有一个停顿,书面上用逗号隔开。例如:是根据历史发展行程提出基本的政治口号,和为了实现这种口号而提出关于每一发展阶段的动员口号。“与”较多连接名词性词语,也可连接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多用于书面语,书名、标题中常见。例如:工业与农业的发展都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消除分歧,增强团结的有力措施。伟大与渺小的事物都值得我们关注。实现和平与巩固和平是两件事。“及”一般连接并列的名词性成分,多用于书面语。跟“和”相同,连接3项以上成分时,“及”要用在最后两项之间。值得注意的是,“及”连接的成分往往有主次之分,“及”后的成分是次要的。例如:本次试验用的主要设备及各种备用件均已备齐。医生们决定,联合本市所有医院的医护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为孤残儿童献爱心。图书、仪器及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考试真题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