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双减”政策背景下家校社协同共育思路_王永安.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35685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减”政策背景下家校社协同共育思路_王永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双减”政策背景下家校社协同共育思路_王永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双减”政策背景下家校社协同共育思路_王永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035比较借鉴“双减”政策背景下家校社协同共育思路甘肃省定西市漳县新寺中心小学王永安【摘要】在新时代发展环境下,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应大力推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构建三方教育一体化育人体系,实现家校社协同共育,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投入育人行列,共同培养出有素质、有知识、有能力的优秀人才。鉴于此,以数学教学为切入点,探讨如何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推进并实现家校社协同共育。【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家校社;协同共育;思路【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23)05-0035-03【DOI】10.12240/j.i

2、ssn.2095-9214.2023.05.011“双减”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积极响应,是对学生个体价值的尊重,是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塑造,希望能够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降低课后作业压力的同时,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健全人格。在此背景下,全面联结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力量,打破三方教育割裂的局面,探索联动融合教育体系,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积极探寻三方共育新思路、新方法,使学生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共同滋养下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双减”政策背景下家校社协同共育思路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家校社协同共育成为教育主流趋势。学校在践行“教书育

3、人”责任的同时,应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重要性,着力构建家校社一体化教育机制,共同推进学生健康茁壮成长。(一)学校教育重内涵,践行建构性理念“双减”是降低学生学习负担、缓解家长教育焦虑的重要举措。从学校的角度来讲,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思想,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强调高质量、精细化教学,在降低学生课业压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1.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成效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秉承着“降数量、提质量”的教学理念,善于根据学情、教情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认识分数”教学为例,可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三层次”操作活动的方式促其深化思维,提高学习领悟和分析能力。首先,动手折纸

4、,感知“均分”的含义。教师要求学生拿出一张代表“月饼”的圆形纸,让学生通过折纸的方式将“月饼”一分为二。学生纷纷将圆形纸对折,以此获得两个均分的“半圆”。教师告知学生,一个“半圆”就是一半,就是“”,而“”的含义就是将一个完整的物体平均分为两份之后,表示其中一份的值,希望学生通过折纸获得直观的初步体验,为其深入领悟“分数”的含义夯实基础。其次,标注出折纸的 ,懂得何为“几分之一”。学生将圆形纸对折之后,教师要求学生用铅笔涂出 部分,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再准备一张圆形纸,将圆形纸对折之后再对折,通过两对折的方式将整个圆形纸平均分为 42121212121036比较借鉴

5、份,要求学生用铅笔涂出 部分,深化学生对“几分之一”概念的认识与理解。最后,裁剪已涂出的 部分与 部分,辨别大小。学生将两张圆形纸对折完成并分别涂出 部分、部分之后,要求学生将涂画部分用剪刀进行裁剪,然后将两者进行比较,得出 的结果。通过对比剪纸大小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对特定的图形或者物体进行等分处理时,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的值越小。这样获得的教学效果远远优于教师直接讲解知识产生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亲手实践中发散思维、深度学习、领悟知识。2.设计分层式作业,实现学生整体进步“双减”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在减少作业数量的同时改善作业质量,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其基础上有

6、所提升,从而实现学生整体进步。这就要求教师加强探索,实施设计分层式作业策略,即秉承因材施教的基本教学理念,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为其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水平、性格特点、学情表现等布设差异化作业,引导学生在针对性作业练习中循序渐进地发展与进步,促进每一位学生稳健持续发展。比如在学习“多边形的面积”知识之后,教师可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数学知识掌握程度等,将班内学生粗略地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低层次学生,即数学基础非常薄弱,数学成绩排在下游的学生;二是中层次学生,即数学基础一般、数学成绩排在中游的学生;三是高层次学生,即数学基础良好且成绩排在上游的学生。根据层次的不同,为其设置不同难

7、度的作业,从而促进班内学生实现整体进步。3.坚持多元化评价,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全面客观评价,并且通过教师评价、生生评价、自主评价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聆听到不同的评价声音,使其在正确认识自己的过程中秉承着不骄不馁的态度弥补不足、巩固优势,从而在不断取得进步的同时提高数学核心素养水平,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塑造健全积极的人格,实现全面健康发展。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多元化评价,通过多元化评价为数学教学提质增效,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二)家长陪伴要会爱,践行“生活即学习”理念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家长要从思想层面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

8、性,重视对孩子的陪伴,学会与孩子相处,使孩子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下、健康积极的家庭氛围中健康茁壮成长。第一,父母要转变育儿观念。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思维意识、境界高度、知识水平、待人接物的方式等均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配合学校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个人言行的管制,让学生在享受“双减”待遇的同时,增进与父母的交流,在父母的引导下拓展阅读、体验生活、培养兴趣,促进学生的智力与素养全面提升。第二,打造和谐有爱的家风。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以身作则,自觉成为孩子成长道路的引航者与榜样。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最长,其言谈举止、思维意识等也会深受父母的影响,如果家长重视孩子教育,应

9、与孩子共同学习。“双减”虽然降低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父母承担的教育责任减弱,而是要求父母更加重视教育孩子的义务,通过与孩子共同学习、创建学习型家庭的方式,积极在家庭中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促使孩子逐步养成爱学习、爱阅读、爱思考的习惯。第三,生活与学习深度融合。学习只有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也才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价值,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调用知识思考和分析生活问题。比如,在孩子学习完“长方体”等相关知识后,家长可鼓励孩子自行计算出家中的抽纸盒、电视柜等物品的体积,让孩子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汇总知识、发散思

10、维,提高知识应用水平。同时,孩子在解答问题的过41414141212121037比较借鉴程中获得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三)社会关爱要拓展,践行“社会即学校”理念学生教育并非只是学校、家庭的责任,也是社会需要承担的责任。社会应尽力为学生营造安全、健康的环境,构建积极向上的风气与氛围,为学生健康茁壮成长保驾护航。第一,社会要构建正能量场域,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社会最大的优点在于资源丰富、场域广阔,为孩子增长见识、拓展思维提供了重要支持。社会各方应增强责任意识,积极为教育事业发展服务,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民族优良美德的宣传与弘扬,让学生在

11、充满正能量的场域中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同时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第二,校社融合互通,携手促进学生发展。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可与当地信誉突出、资质良好的机构签署共育协议,希望更多社会公益机构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磨砺的机会。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前往当地革命烈士纪念祠、脱贫攻坚展览馆等场所进行参观和学习,增进学生对历史的了解,鼓励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学生健康发展夯实基础。二、“双减”政策背景下实施家校社协同共育的保障措施在实施“双减”政策的今天,家校社协同共育成为主流态势,可通过以下措施为家校社协同共育工作的稳步开展提供良好保障。第一,教体局基于家庭教

12、育建设的工作基础,聚焦学生全面发展,整合教育资源,拓展实施路径,建设“全省领先、全面突破、全域协同”的家校社共育机制。推进家校社共育“四化”建设,即家庭教育机制建设长效化、课程建设精准化、实施路径科研化、整体建设现代化的目标。第二,教体局要基于全国首批社区教育示范区的高位平台,不断加强社区教育;定期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线上线下培训活动,开设线上线下专题课程;对于不同的家长群体,教体局可设计推出“家校携手,共助孩子成长”“父母的力量”“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等专题讲座,在深入学习和社区调研的基础上,推出“家长智慧沙龙”“学习方法课”“新家庭如何塑造人”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等一系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

13、、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的社区教育课程品牌,满足广大家庭的实际需要。第三,教体局基于社会对家校社共育的更大需求,完善“政府主导、家庭主体、社会同步、资源统整”的工作机制,构建常态化、过程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共育”格局。实行“智慧教育”下的家长学校结业制度和家庭教育队伍培育制度,建设线上线下相补充的家校社课程体系,形成以育人为核心的能够满足家长更多需求的家校社共育体系,推进家校社共育时代化、现代化发展。在“双减”政策实施环境下,和谐积极的教育生态高度依赖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支持。学校要启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家庭要给予孩子安全感,让孩子成为温暖的人;社会要激励学生对美好未来充满期待。以此,在三方协同共育的格局下促进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参考文献】1 曹静雅,张兵.“双减”政策背景下家校社协同共育的实践与思考 J.学校管理,2022(1):18-20.2 叶海波,魏超燕.“双减”背景下家校社“三元循环”的协同育人策略 J.教育科学论坛,2022(13):37-40.【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1 年“双减”专项课题“双减 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开展课后服务策略研究”(课题编号:GS2021 GHBZX150)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王永安(1981.06),男,汉族,甘肃漳县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