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 委 会主编:盖壤吴庆先副 主 编:张凤禾编委:吴庆先张凤禾杨春青杜富山迟赵俄王吉祥孙宝镛王瑞起尹世霖张洪德阎德荣吴梦起佟乃林钱世明杨世铎李铁屏盖如翔朱仲玉马光复郎享伯崔玉平再版策划:许科甲方虹薄文才孟萍冯雁明朱艳菊马婷序!言纪连海前言再版说明(一)再版说明(二)楔!子001第一回篡唐朝全忠登大宝循旧号克用守初衷!003第二回蜀王建称帝据西川晋嗣昭婴城安上党!017第三回周德威威震潞州城张承业业兴飞虎子!033第四回李存勖上党破梁兵徐敦美扬州弑少主!046第五回刘知俊畏祸反同州崔德润秉公参大将!060第六回逼镇州王镕归晋主退高邑存勖破梁兵!071第七回刘守光骄狂登帝位李存审智勇吓梁皇!086
2、第八回暴虐主全忠遭子弑凶残儿友珪受奴诛!102目录001第九回破幽州父子成囚徒反魏镇士兵逐守将!114第十回饬军纪晋王诛暴吏穷智谋梁将做亡鱼!128第 十 一 回救将才嗣源屯涞水奉公法承业抗晋王!144第 十 二 回徐知训行暴遭诛首李存勖玩兵险丧军!161第 十 三 回李存勖魏州登大宝钱具美越地守偏安!176第 十 四 回朱友贞任奸终丧国李嗣源入汴即安民!190第 十 五 回傅粉墨甘心受批颊谋荣华悖理竟驱亲!208第 十 六 回纵骄奢唐帝宠奸邪荒淫佚蜀君亡社稷!220第 十 七 回伶嚣宦横将才罹难众叛亲离尸骨被焚!229第 十 八 回李嗣源入洛除诸王萧太后偏心立次子!242第 十 九 回徐知诰
3、夺权展心机安重诲争势丢性命!254第 二 十 回乱糟糟唐朝廷分崩雄赳赳蜀阃帅自立!268002第二十一回石驸马求援请契丹张将军不屈捐身命!280第二十二回赵大王含羞死北地徐丞相受禅建南唐!296第二十三回石敬瑭甘心受侮辱景延广大话拒凌威!307第二十四回明大义萧后阻伐晋逞雄心辽君亡归途!316第二十五回刘知远建汉一年亡郭雀儿称周三载死!331第二十六回发太原刘崇报大仇战高平郭荣得全胜!342第二十七回英雄主一心求治世文墨君专意赋新词!353第二十八回周世宗驾崩滋德宫赵匡胤位僭陈桥驿!365003我于 1986 年开始参加工作算起,至今已经过了 24 年的时间了,一直从事着中学历史教学工作。故而
4、,要说到给广大的青少年们推荐历史读物,我还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的。因此,值此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约我在工作之余,抽出一点儿时间为他们即将全新再版的“镇社之宝”大型丛书“五千年演义”写序之机,我便欣然提笔。大凡学过一点儿历史的人都知道,历史是一门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正是因为如此,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过去性:发生了,就永远成为过去,不能重复。换句话说,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实际上是历史学家对历史的认识,即历史学家对人类过去的回忆和思考。我们由此也可以看出,历史学具有主观性的特点,历史学不可能把自己的价值定位在追求描述历史的真实性上。这就引出了下面的一句话:“历史有什
5、么用?”年鉴学派史学大师布洛赫曾遭到其幼子此般的质问。对于一般人而言,不管你学习的是什么,都会有上述这样的想法。因为,任何学科面向的,都应该是未来,而不是过去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正是基于此种考虑,有的朋友就会觉得,历史一点儿用处没有,因为它不能给非常现实的我们带来任何物质财富。但我不这么看。对我来说,历史非常有用,因为它能给我们带来任何我们想要的东西借用一千多年前的宋真宗在他的 励学篇 中的序言话说,就是:“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您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
6、证据嘛,就不用我多说了吧?我纪连海本人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么?您想啊,如果不是我本人多年沉浸于历史学科的研讨,人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组能找到我么?即使人家一不留神发了昏,找到了我,我能够挑起这副担子么?我能够取得“百家讲坛”栏目开播九年来无人能及的 0.69%的收视率么?换句话说,如果不是我本人多年沉浸于历史学科的研讨,能有我今天的成就么?如果不是我本人多年沉浸于历史学科的研讨,您能知道我是谁么?现在的问题在于: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依我看,差距就在于你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是否遵从了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几十年前所说的非常精辟的“认真”二字。中国有句古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
7、就是这个道理。话说到了这儿,很自然的就会有个问题:应该看些什么样的青少年通俗历史读物呢?“五千年演义”这套书,在它刚刚出版的时候,我就看过,当时就觉得不错。这次又经认真修改后再版,质量更加精良,是一套水平较高、值得推荐的青少年通俗历史读物。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儿浅见,您的感觉如何呢?看了,就知道我所言不虚了。纪连海2010 年 9 月 27 日“五千年演义”是一套以讲述中国历史为内容的历史丛书。之所以编这套书,是想为青少年学习历史、丰富文化生活提供方便。要提高我们民族的文化素质,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批判地继承民族传统,离不开历史知识的普及。这种普及,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讲故事,是方式之一。历史的内
8、容,文学的方法,文史结合,是这套书的主要特点。人物和事件都是真实的,读者可以从中学到丰富可信的历史知识;而叙述和描写的方法像小说,这容易引起阅读的兴趣。不论是为了学习,还是为了消遣,看看这套书,都会觉得饶有兴味。用演义的方法讲述中国历史,过去已有先例。蔡东藩先生的 中国历代演义 ,是大家都知道的;其他像 二十四史演义 二十六史通俗演义 ,也有过几部。至于分散写的某朝某代的历史演义,就更多了。这些书在普及历史知识方面起过积极作用。但是,它们毕竟都是写于旧时代,难免有局限性和陈旧感。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面对新的时代和新的读者要求,有必要写一部新的历史演义。与过去的那些历史演义比较,“五千年演义”有哪
9、些特点呢?首先是观点新。全书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以是否推动社会进步和对人民是否有益作为评论是非好坏的标准,真实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全书还吸收了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新材料,提供了若干现代的史学信息。前言其次,是写名人、写大事。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值得一写的人和事是很多的,一一写来,不大可能,也没有必要,只能拣重要的写。有些不太重要的人和事也不是完全不写,但有详有略,因而全书看上去也还是一系列重点突出、连续性很强的故事。第三,选材较为全面。就是说,它不只是写帝王更替、朝代兴衰,而且是面向社会,写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宗教等各界的历史人物和
10、历史事件,形象地展现出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精彩画面。第四,语言通俗,难字注了音;古地名注了今名;历代官职说明了它的职权范围。扫除了这些阅读上的障碍,会使读者感到顺当和方便。“五千年演义”既然是一部文史结合的读物,当然不能不注意它的文学性,诸如经典桥段的选择,人物描写的形象生动,故事情节的引人入胜,一般长篇文学作品所具有的那种结构上的整体感,等等,本书都注意到了,完全可以把它当做通俗小说来读。在如何处理虚与实的关系上,本书采取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即在保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真实的情况下,某些细节、环境、气氛、对话等,允许一定程度的虚构。史料极端缺少的地方,采用了一些传说;某人某事有两种以
11、上说法的,取其一说,或稍加辨析。由此可见,“五千年演义”基本上是一部信史。“五千年演义”是一套统一布局,分头执笔,多卷合成的丛书,从炎黄传说写到五四运动,差不多一个朝代一本。少数年代短的朝代,独立成书内容单薄,就与接续的朝代放在一起了,如秦、西汉,隋、唐。清朝,习惯上把它划为两个时期,加上内容详略的考虑,因而前期、后期分开,写了两本。整套书系统地反映了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发展概貌。各本书的内容既互相呼应,又相对独立。读者如能从头看到尾,当然可以大有收获;单读其中的一本,也会开卷有益。以上讲的,是作者和编者的共同愿望。到底做得如何,则应由广大读者和专家去品评了。谨以这初步成果,奉献给对中国历史有兴趣
12、的人们。编者1989 年 7 月再版说明(一)“五千年演义”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两次荣获全国优秀图书奖,先后被共青团中央、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书刊发行业者协会评为“青年喜爱的图书”和“优秀畅销书”。根据读者要求,现予以再版。为了使该书质量更臻完美,我们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近代史研究所的史学专家逐本进行了审校,对个别文字和史实方面的差错、疏漏进行了校订,使它在原有通俗性、可读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了知识的准确性。回过头来看,该书体现在初版前言中的编创原则,是合适的。对待这样一部大书,内容和形式的完美性只能是相对而言。书读的人多,议论也多。对议论中提到的关于如何对待历史与演义
13、,如何处理“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如何鉴别、使用某些史料,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以及内容怎么详略、取舍等学术性问题,应允许有不同看法。本次再版没有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修改,仍保持初版原貌。编者1994 年 5 月再版说明(二)弗朗西斯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深谙此理,“修史书”是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必做的“功课”,因为他们懂得要“以史为鉴”,足见“史书”在我国政治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正因为如此,近些年社会上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读史热”,反映中国五千年历史题材的各种形式的作品通过各种媒体大量涌现出来,教育部门也加大了历史知识在高考中的比重。这是很好的现象,说明读史书已成为当
14、今社会人们提升自身素养、完善自我的潮流之举。目前,图书市场上专门针对青少年读者编写的、历史知识准确、语言通俗易懂、系统地讲述中国五千年历史的读物非常少,而“五千年演义”在策划、创作之初,选择了以章回体演义的方式来讲述历史知识,它的完备性、知识性和趣味性,都非常符合青少年读史的需求。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这套丛书是经过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近代史研究所多位史学专家逐本审校过的,其知识的准确性是毋庸置疑的。“五千年演义”自 1989 年首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及专家学者的好评,曾先后几次荣获国家级各类大奖。自出版以来曾多次再版重印。如今,距这套丛书上一次改版重印(1997 年)已经过去近
15、14 年了,此次选择改版重印“五千年演义”这套丛书,可以说是恰逢其时。编者2010 年 10 月话说唐朝末年,僖宗皇帝李儇乾符二年(公元 875 年),爆发了黄巢起义,唐室大乱。在镇压黄巢的过程中,本来就已不服从中央政府号令的各镇守帅,乘机发展自己的军力。藩镇割据的局面愈演愈烈。有些新的军阀,如李克用、朱全忠,则是靠打黄巢起家的新藩镇。中和四年(公元 884 年),黄巢被镇压后,唐新、旧藩镇之间,又展开了争权夺地之战,九州处处狼烟滚滚。僖宗驾崩,昭宗即位。这时的唐政府已名存实亡,不过是个空招牌而已。李克用控制了河东(今山西境),朱全忠霸占了河南,杨行密占据了淮南,王建据有了四川大大小小的藩镇中
16、,朱全忠、李克用势力最为强大。朱全忠以汴州(开封)为老巢,早怀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心。他于公元 902 年,与占据凤翔的李茂贞打了一场争夺天子的恶仗。当时,李茂贞为把昭宗皇帝李晔抓在自己手里,就把李晔从长安弄到凤翔。朱全忠便率大军入陕,直抵凤翔城下,猛攻凤翔城。城上的兵骂攻城的是“夺天子的贼”,攻城的兵骂城上的是“挟天子的贼”。凤翔城被困日久,城中冻饿而死的兵民不计其数,人肉一斤一百钱,狗肉一斤五百钱!李晔也只能一天喝粥、一天吃煮汤饼苟延性命。楔子001五代纷争李茂贞怕朱全忠攻破凤翔,只好让李晔出城到朱全忠营中去了。这样,天子便被朱全忠控制在手。李晔被朱全忠劫持到洛阳,软禁于宫中,终日与皇后沉醉于酒中,借以消忧。天祐元年(公元 904 年)七月,朱全忠派部下李振与蒋玄晖(时任唐枢密使)、朱友恭、氏叔琮等商量杀死李晔的事。八月壬寅日,李晔在殿中喝醉了,蒋玄晖率人冲进来,把李晔杀死。李晔死时年仅三十八岁。第二天,蒋玄晖矫诏,立十三岁的李柷(处)继承皇位。朱全忠的阴谋实现了,却假意大哭了“先皇”一通。十月,他抓个茬儿,把朱友恭、氏叔琮杀了。小皇上李柷如何呢?唐朝如何了呢?朱全忠又如何了呢?请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