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书书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期党的社会工作机制研究孙艺兵 周国平 孙志明著苏州大学出版社图书在版编目()数据新时期党的社会工作机制研究 孙艺兵,周国平,孙志明著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新 孙 周 孙 中国共产党 社会工作 研究 中国版本图书馆 数据核字()第 号新时期党的社会工作机制研究孙艺兵 周国平 孙志明著责任编辑施放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地址:苏州市十梓街 号邮编:)丹 阳 市 兴 华 印 刷 厂 印 装(地址:丹阳市胡桥镇邮编:)开本 印张 字数 千 年 月第 版 年 月第 次印刷 定价:元苏州大学版图书若有印装错误,本社负责调换苏州大学出版社营销部 电话:
2、苏州大学出版社网址 :目录目 录绪论一、党的社会工作机制课题的提出及意义()?二、党的社会工作机制的内涵和架构()?三、党的社会工作机制的创新与完善()?第一章党的社会动员机制第一节党的社会动员的内涵和意义()?第二节党的社会动员的历史考察()?第三节党的动员方式转型的原则和目标()?第四节党的社会动员机制的创新与完善()?第二章党的社会管理机制第一节党的社会管理机制的内涵()?第二节党的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意义()?第三节党的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与完善()?新时期党的社会工作机制研究第三章党的社会沟通机制第一节党的社会沟通的内涵及意义()?第二节党与社会沟通的历史探索与现实挑战()?第三节党的社
3、会沟通机制的创新与完善()?第四章党的社会服务机制第一节党的社会服务的内涵和意义()?第二节党的社会服务的理论基础和历史经验()?第三节党的社会服务机制的创新与完善()?第五章党的社会监督机制第一节党的社会监督及其价值定位()?第二节党的社会监督状况分析()?第三节党的社会监督机制的创新与完善()?第六章党的社会整合机制第一节执政党社会整合的功能及其构成要素()?第二节党整合社会的历史演进和发展方向()?第三节党的社会整合机制的创新与完善()?主要参考文献()?后记()?绪论绪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
4、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就要准确把握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创造新经验,在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制度保障党的建设、以科学方法推进党的建设上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当前,我国正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处在一个矛盾凸显期。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要从执政的高度正确处理好执政党、国家政权与社会的关系,以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利益格局在重组,社会阶层在分化,党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就必须加强新形势下党的社会工作,有效发挥党的社会功能。为此,必须创新和完善党的社会工作机制,形成党的
5、工作系统与社会工作系统、党的内部机制与外部机制以及党的组织、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社会之间的双向联动和良性互动。创新和完善党的社会工作机制是提高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次新探索。新时期党的社会工作机制研究一、党的社会工作机制课题的提出及意义在现代民主政治的条件下,党执政的根本前提在于赢得社会的认同和支持。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其执政所掌握的权力来自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党与人民、党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是党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党的社会工作是实现党与人民、党与社会紧密联系的主要途径,党通过有效的社会工作,密切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保证党的领导和党所领导的事业
6、获得最广泛的社会支持。我们党历来重视党的社会工作,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期,面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环境变化,我们党的社会工作也发生了阶段性的变化,既积累了经验,又提供了教训,给我们在新时期不断完善社会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身处阶级斗争的社会环境之中,通过革命手段夺取政权是首要任务。作为革命党,党的主要目标是推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创建新的社会制度。因此,党本身不为当时的社会制度所承认,权力资源匮乏、生存环境恶劣,甚至在更多的时候处于隐蔽状态。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要求党组织必须与广大人民群众以及普遍意义上的社会相结合,在适应社会环境、保存自身力量
7、的同时积极开展工作以改造环境。因此,与群众相结合、与社会相联系的社会工作逐步成为党的主要工作方法。在革命时期,党的主要任务除了开展武装斗争以外,还要组织动员社会群众,争取尽可能多的力量来推动革命的发展。在革命的过程中,党非常注意发动人民群众进行斗争,大力发动工人农民运动,通过社会化的工作手段动员大多数革命力量,有效地开展了革命斗争;党的社会工作通过革命斗争的实践而不断发展成熟。建国以后,绪论随着政治领域党的领导地位、经济领域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及社会领域的单位制与街居制等一系列制度的确立,党和国家将所有居民全都组织在高度的行政化体制中,国家垄断了绝大部分权力与资源,并按照身份和各种等级进行分配。国
8、家通过“分割”社会空间而实现了对全社会的覆盖。这种覆盖是通过一种“分割”的方式而进行的,通过单位制,国家将绝大部分城市居民组织起来;通过街居制,国家实现了对单位制外居民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就与单位、行政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党组织所采用的方式也更多地借助于行政推进,党的社会工作也就被政治工作所替代。这种行政化工作方式虽然推动了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开展,但同时也使得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僵化,降低了党组织开展社会工作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与发展,我国的政治、社会以及文化领域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城市社会中,传统单位制的逐步弱化与户籍制度的松动,“
9、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的出现,使得一个相对于国家具有自主性的社会性领域正在逐步发育。单纯依靠传统的行政化工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环境,党组织必须在原有行政化工作方式的基础上采用社会工作方式,才能实现对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近年来,各地党组织都在实践工作中作了积极探索,在企业、社区以及乡村等党建工作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基层社区,确立了街道党工委在社区党建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并且从共同利益和共同需求出发,积极创新共建机制,构筑共建载体,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党的工作组织网络。在非公有制企业以及非公有制企业聚集的经济园区、市场、商务楼宇等建立党组织,探索形成网络化、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在乡村
10、社会,党员和基层干部深入群众家中,做“政治方向的领航员、经济工作的指导员、民主法制的新时期党的社会工作机制研究宣传员、农村政策的讲解员、科学文明的倡导员和群众矛盾的调解员”。不过从目前总的情况来看,党的社会工作仍然处于不断探索、提高与发展过程中,在较大程度上依然保留着以往传统的注重组织建设与行政推进的工作模式。但是,我们毕竟面对处于急速转型过程中的社会现实做出了积极的反应,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一些在复杂社会中较为成功的工作经验与方法,为今后党的社会工作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创新和完善党的社会工作机制,对于进一步创新执政理念、改进执政方式、加快工作职能转换,使党
11、组织的功能定位完全契合于市场经济发展和市民社会转型的新形势,充分发挥党的社会功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第一,创新和完善党的社会工作机制,加强党的社会工作,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就从本质上要求我们党加强社会工作,充分发挥党的社会功能,通过卓有成效的社会工作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实践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我国要在 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在本世纪中叶实现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要解决 多年来快速发展所积累的大量
12、矛盾和问题,还要解决好今后十几年、几十年发展中产生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解决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要求我们必须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执政资源,充分发挥党的社会动员的功能,通过广泛持久的社会动员,使全党、全社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的理念和目标上来,真正做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第二,创新和完善党的社会工作机制,加强党的社会工作,对绪论于实现党的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高政治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从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逐渐转变,从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逐渐转变,这种转变激活了多种利益主体的竞争力和活力。在一
13、定程度上可以说,任何政治系统在社会转型时期,要想有科学的决策,都必须加宽决策的基础,自上而下地主动与客体进行互动。这个过程就要求社会工作主体从纵横双向来收集、处理和传播信息。党的社会工作的渠道是否畅达、适当、多样,是衡量现代政治决策运作功效的重要标准。在此种情况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实践中,通过党的社会工作和群众工作形成政治决策尤为重要。创新和完善党的社会工作机制,加强党的社会工作,发挥好党与社会的沟通功能,可以扩大决策基础,了解群众的意见、建议、要求和呼声,把反馈信息及时传到政治决策中心,从而保证决策的科学,以使决策与社会的需要具有一致性。第三,创新和完善党
14、的社会工作机制,加强党的社会工作,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核心是公平和正义,完善党的社会工作机制,加强党的社会工作,其目的也正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公平和正义的实质是社会利益问题。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主要表现为社会的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而人与人的差异、人与人的不平等,一类是自然的,一类是社会的。自然的差异由于其具有客观的特征,所以往往能够得到社会成员的理解和认同,因而不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根本原因。造成社会不和谐的,主要是一些人为的社会差异和不平等,如一些人对于公共权力和其他公共资源的垄断,一些人凭借其掌握公共权力的便利条件实施对他人权利和资源的压制和掠夺以及社会资源的不公
15、正新时期党的社会工作机制研究分配,等等。因此,在承认人与人的自然差异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公平和正义的社会机制,可以缓解由于人的自然差异和不平等而产生的不和谐,并进而促进社会和谐因素的生成。加强党的社会工作,有效发挥党的社会服务和社会管理功能,可以体现党对各类社会群体的情感和物质关怀,体现党对各类社会群体权益的制度保障,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第四,创新和完善党的社会工作机制,加强党的社会工作,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就是正确处理党与社会的关系。党与社会的关系,之所以是党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一个紧迫的问题,其原因是社会自主性的增强,不断挑战和改变着我
16、们党领导我国社会的模式。改革开放后,随着公民社会的崛起、社会自主性的增强,各种旨在保护公民权利、利益诉求的社会组织和机构不断涌现,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不断扩大,传统的党与社会关系出现松动。面对这些新变化,我们要正确处理党与社会的关系,就必须创新和完善党的社会工作机制,加强党的社会工作,发挥好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综合运用意识形态整合、组织资源整合等多种形式,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二、党的社会工作机制的内涵和架构党的社会工作是党作用于社会,从而达到巩固和实现党的领导与执政目的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党向社会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动员社会力量为党所领导的事业而奋斗,党通过自身的政治优势、组织力量,联系群众,凝聚社会,协调利益,从而促进党与社会、国家与社会以及社会自身内部形成统一、稳定、协调绪论的关系。党的社会工作机制则是以党的组织及其成员为主体,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为目标,以社会动员、社会管理、社会沟通、社会服务、社会监督和社会整合等为内容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由制度、规章、程序、措施、方法等构成的工作网络和工作系统。与专业社会工作和机制相比,党的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