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生军事训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研究大学生军事训练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研究 一、大学生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 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地方高校军训,不仅是国家法律赋予部队和高校的一项政治任务,更是高校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依托的主要阵地之一”。大学生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互动是目前高校育人重要的探索方向。 (一)守住“第一课”阵地的必要手段 新时代背景下,信息多元化使大学生可以掌握比以往任何时代更为丰富
2、的知识,同时也为大学生提出价值观念选择的重大命题。高校军训是大学生走进校园后的第一堂必修课,其内容不仅有以增强国防安全意识、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拓展认知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军事理论学习,也包涵了以培养国防后备军人、磨练身心意志、规范个体行为为目的的军事技能训练。军事训练的全程始终贯穿着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时代责任感与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升华思想精神境界为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是切实实现新入学大学生拓宽知识领域、提升实践能力,激发每个大学生对人生价值重新思考的“关键一课”。 (二)坚守“旗帜阵地”的必要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且
3、将之上升为新时代我党我国的基本方略,要求人民军队必须忠诚于党、听党指挥,这样方能强基固本,在意识形态领域尖锐斗争形势下,依旧确保其性质、宗旨、本色坚定不变。大学生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必须与我军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原则高度契合,这对大学生军训的教师教官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军事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在授课内容上要遵循、传播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建军原则,要在课堂上讲授国防法规、军事思想、国际形势与军事技术知识,并将此类国防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相呼应;另一方面,担负军事技能训练的部队官兵,在训练场上要处处体现着听党指挥永不变色的军魂意识,遵守党和军队的组织纪律,锻造大学生意志力。军事理论教师与部队官
4、兵协同合作把党的领导渗透于军事训练过程之中、意志与品质磨练之内,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怀、国家安全思想、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全过程,为大学生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良性互动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资源。 (三)实现意识形态“主导权”的必要途径 确保高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必须要牢牢掌握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一方面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他们肩负着掌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主导权的使命,只有成为培养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才能在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中旗帜鲜明地宣传党的理论,举旗守正,亮剑发声,澄清模糊认识,明辨是非曲直。另一方面,大学
5、生是新时代的建设者,在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过程中,大学生通过努力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看待问题,树立坚定的共同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中,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为将来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 二、大学生军训与思政教育互动的现状 (一)调研背景与流程 新时代背景之下,大学生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等多种紧要问题,怎样提升大学生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是摆在高校与教育者面前的重大难题。大学生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教育是否能改变这一尴尬局面?在现实中这种教育模式实现与效果如何?为了更深入的了解目前现状,笔者进行了以下调查:
6、调查问卷:分为线下纸质版填写与网上电子版填写两种方式。笔者选取了泰州市的某本科院校,发放问卷400份。从2018年9月中旬开始发放网上问卷二维码,在各院系的辅导员帮助下,超额完成了预期的400份问卷,最终获得526份有效样本。 专题访谈:第一对象上,笔者分别选择了大一新生、正在进行军训的经历者进行了访谈,分别从对高校军事训练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期待和可能实施两个方面进行谈话,并做了详细的谈话笔录;第二个对象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教师,从高校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方式方法、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是否能受到很好的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访谈;第三个对象,通过学校学工处,接触到负责军事训练的军队行政干部,从
7、军事技能训练与军事理论学习两方面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和穿擦进行了访谈;第四个对象,是与施训的一线教官交换了在军事技能训练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上具体实施方法层面的意见和预想。 (二)结果显示与分析 问卷与访谈分别从三个维度进行:对大学生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认同的维度、目前两者互动实现层面以及未来期望两者如何互动的层面。 1.对军训与思想政治政治教育的认同 对于大学生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可以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力量,增强其对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责任感的问题,91.2%学生认为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互动可以提升其爱国意识,而在军训结束以后,还会有58.9%的学生保持这种精神境界,表明大学
8、生对于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基本表示认同。并认为其会有效唤醒大学生爱国情感且效果更为持久。同时,在将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互动进行会有更好的效果的问题上,81.3%的同学表示认同。可以看出对此问题大部分大学生持有肯定态度,同时也对其形式会推动爱国主义精神的持续性给予了比较肯定的态度,但是对大学生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形式创新上,很多学生较为怀疑,持观望态度。 2.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实现的现状 大部分高校军事训练对于军事技能训练更加看重,91.3%的学生认为通过军训可以掌握队列训练技能,72.3%的学生认为增加了生活体验,对实弹射击项目的态度十分向好。对于开展了军事应急知识竞赛的学校来说,
9、79.6%的学生认为十分必要且自己的课外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但是13.9%的学生认为当时确实可以掌握这些知识,但是后期却遗忘了,只有少数学生认为此项能力没有作用;对于在军事技能训练过程中加入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项活动(诸如爱国主义电影播放、小短剧的编排演出、朗读爱国主义诗篇、邀请革命前辈演讲等活动)的实施,37.6%的学生认为会丰富军训内容并已经实现体验,34.9%的学生认为虽然未曾体验,但是很期待,26.3%的学生已经体验过两者互动,但是没感觉,只有少数人认为完全不值得体验与实践。据此我们可以得出,少数学生已经体验了这种新型的军训模式并给出良好评价,但是大部分学生并未实现体验、持观望和怀疑态度,
10、只有极少数学生认为两者的互动是没有必要的。 3.对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实现的期待 调查显示,期待教官成为军训和思政工作实现互动的主要负责人的学生占据52.9%,期待班级或方阵在班主任与教官协作下实现军训与思政互动活动的占到43.1%,少数学生认为无所谓,说明在军训活动中,半数以上的学生对于施训教官是较为信任的。在问到两者实现互动的地点时,23.9%学生认为可以在教室,51.2%的学生认为可以在训练地,21.6% 学生认为无所谓,3.3%的学生认为可以在任何地方;在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方式上,79.6%的学生认为更愿意通过互联网等方式,10.2%的学生认为更愿意传统的讲授或者面对面的方式,
11、6.3%的学生无所谓,3.9%学生认为没有更好的方法实现互动。通过以上可以看出,对于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组织,更多的学生希望由教官来统筹,可见在军事训练这个概念上,大部分学生延续思维定式,心理上还是更倚重施训教官,这也为高校在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过程中选拔教官提出更高要求。对于军训与思政教育的互动,绝大多数学生选择了互联网、自媒体等新的平台和方法,体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对教学方法改革的急切期待。 三、大学生军训与思政教育互动缺乏的根源 (一)大学生军训与思政教育互动缺乏的客观根源 1.大学生军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解决人的各种思想问题,而人的思想问题是具有多样性的
12、,同时每个人的思想问题,出于思想品质、个性、兴趣、爱好以及其他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差异,又呈现出各种不同特色。大学生思想状况呈现出的复杂性,决定了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针对不同对象、根据不同问题、采用不同方法,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进行思想工作。”但当前在大学生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教育过程中却不具备针对性,军训教官与辅导员,只是为了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技能训练,在规定的课堂上完成既定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将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割裂。且大学生的军训内容单一、形式简单,在军事技能训练中基本做不到有效穿插与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致使军训工作者逐渐忽略了军训
13、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大学生军训与思想政治互动教育缺乏健全的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上下左右之间的权力分配,它与军训之间的互动关系,需要一个完善的、可指导实现两者职能的组织形式与组织制度。一个好的机制,可以为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能动性发挥创造条件。在对师生进行的调查和访谈中可以看出,对于大学生军训,更多的机制保障是在技能训练,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更多的组织形式是课堂形式,两者不能建立一个健全的机制,以科学的方法来实现双方的效用。这样势必会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无法实现大学生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双赢。 3.大学生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缺乏
14、科学的评估 大学生军训的效果评估过于注重军事技能训练的显性效用,忽视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关注的隐形心理、思想因素。评估过程中,通过衡量学生在汇演中的步伐是否整体、方阵是否统一、学生是否服从命令来评估军事训练结果,对于培养学生的军事兴趣,军事技能能力以及学生对社会形势和政策变化的了解情况等不予评估。这样的一种评价导向,导致军事训练的管理者与教官更注重技能训练而忽视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学生思想、心理教育方面的短板。全面评估高校学生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效果与质量,除了考察前期的准备是否充分、军训技能训练的训练目标是否实现、后期的军训技能汇报表演是否成功,还应考察军训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军训中
15、是否得到提升,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机制是否长效。 (二)大学生军训与思政教育互动缺乏的主观根源 1.部分学生、家长和教师对军事训练的抵触 大学生军训是大学生从基础教育迈入高等教育的第一步,过程中既彰显青春活力,也伴随着艰难苦涩,需要学生拿出足够的耐心、耐力与勇气。在军事技能训练开始之前,很多学生往往是充满向往的,幻想穿上一身戎装时的威武与神气。但是一旦军训开始后,技能训练的严苛,思想教育与之互动的不恰当等都会使得学生好奇心尽失。部分大学生开始情绪对抗、厌恶训练。而部分家长对于子女袒护溺爱的心理,助长了这部分学生逃训、消极军训的行为。2.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刻板印象不可置疑,在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过程中,大学生的思想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洗涤与锻炼,爱国主义和国防安全意识会上升到一定高度,行为能力和生活习惯也得到了很好的塑造,但是由于高校军训的实施时间很短暂,而且军训的模式大多是停留在新生入校后集中分批短训,且实施强制性管理,时间、内容、方式集中,必须按时完成规定的训练科目,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大部分学生的印象是刻板的理论说教,一方面原因是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内容的丰富性;另一方面原因是思想政治教学在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故在与军事训练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互动中,难以发挥实效,使得大学生更加难以认同军训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