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生”族字研究——以《说文解字》等字书为例_王丽珠.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392169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族字研究——以《说文解字》等字书为例_王丽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生”族字研究——以《说文解字》等字书为例_王丽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生”族字研究——以《说文解字》等字书为例_王丽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语言文字大论坛12023年第8期(总第332期)【提 要】通过字族理论对具有共同文字发生源的一系列汉字进行分析,有助于厘清汉字发展的内在脉络,揭示形声字与字族的不同,明晰母文与孳乳字间的亲属关系。文章通过研究说文解字(为主材料)等字书收录的二十六个“生”族字,从“生育”“本性”“出现及产生”“细小”“生命体存在”“新鲜鲜活”几方面引申义入手,探讨母文“生”与孳乳字的密切相关性。【关键词】字书 母文 字族 生 孳乳规律字族是指在母文基础上孳乳分化出来的同时具备音形义联系并拥有共同文字发生源的一系列汉字。按照蔡永贵先生(2009)所提的字族理论,孳乳字与母文不仅在字音上相同或相近,还在字形和字义上

2、相承或相通。该理论遵循“思维语言文字”三位一体的逻辑模式,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的层面验证了字族存在的科学性。文章在这一理论指导下,通过整理说文解字(许慎,2013)(以下简称为说文)大广益会玉篇(丘雍、陈彭年,1985)(以下简称为玉篇)宋本广韵永禄本韵镜(陈彭年,2002)(以下简称为广韵)宋刻集韵(丁度,2015)(以下简称为集韵)中以“生”为母文的同族字,分析孳乳字与母文的内在联系。一、“生”字释义概述说文生部:“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段玉裁注(1988):“下象土,上象出。”“生”的甲骨文字形,像草木从地面长出之形。金文字形承甲骨文之形,于“”(屮)下加一点作饰;篆文字形 承续甲

3、骨文字形;二者均不失“屮”土地上生出之意。及至隶书,将篆文上部的(屮)简化成,失去了植物嫩叶萌发的形象,此时字形已难以反映出其造字本义,即草木破土萌发及生出、生长义。其后由草木破土生长之状引申为人的出生和繁育,如诗集传(朱熹,2011):“不康里祀,居然生子。”在此意基础上又引申为人自出生以来就具有的某些自然之质,见周礼(徐正英、常佩雨,2014):“以士会之瀍,辨五地之物生。”草木出土上,地上之物从无到有,引申为“出现、产生”,见玉篇生部:“生,起也。”正字通生部(张自烈、廖文英,1996):“生,凡事所从来曰生。”取众多草木破土萌发生长之形,“生”又引申为“多密”或“细小零散”。无论草木或

4、人,其自土而出和自母体而出时均为世上独一无二的新生命体,故“生”又含引申义“存在的、鲜活的”,见诗集传:“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另,“生”的各引申含义来源可参考表 1。表 1 “生”引申义及来源一览表甲骨文合集34078:“其祷生于高匕(妣)丙。”清华简二系年:“十又四年,厉王生宣王,宣王即位。”生育兮甲盤:“其隹(唯)我者(诸)侯百生(姓)。”本性、自然之质中山王方壶:“隹(唯)逆生祸,隹(唯)顺生福。”出现、产生释名释天:“星,散也。列位布散也。”尔雅释乐:“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和。”细小中方鼎:“王乎(呼)归(馈)生凤于王。”上博竹书一缁衣简 19:“此(以)生不可夺志,死不可夺名。”存

5、在的、鲜活有生命的文章中,以蔡永贵先生(2009)的“右文说”字族理论为指导,在以说文为主,玉篇(1985)和集韵广韵等字书或韵书为辅的前提下,对以“生”得声的二十六个字进行考察,把在母文“生”的音义基础上添加类属符号孳乳的字作为第一层次的“生”族字,如姓、眚、甡、性、殅、胜等十三个字;把在母文“星”的音义基础上孳乳的字作为第二层次的“生”族字,如惺、煋、腥共三个字;把在母文“生”的“生命存在”意义基础上通过添加表不同动物的类属符号孳乳而成的字作为第三层次的“生”族字,如鼪、牲、狌等六个字;另有以“生”为声符,与“生”“生”族字研究以说文解字等字书为例王丽珠DOI:10.14014/11-25

6、97/g2.2023.08.001语言文字大论坛22023 年第 8 期(总第 332 期)的本义和引申义间皆无明确联系的字,如珄、泩、旌、共四个字。二、“生”族字分字释义(一)以母文本义“生长、长出”为义核的“生”族字眚,说文目部:“眚,目病生翳也。从目,生声。”段玉裁注(1988):“眚,引申为过误。”马慧(2008)说文解字注笺研究:“眚,目病谓之眚,引申为凡病之称。”甲金文字形从“屮”从“目”,表示眼睛长出东西,如同地上长出杂草,妨碍视力(沈培),本义是目疾。今按,“眚”为目内长物而生疾。(二)以母文引申义“生育”为义核的“生”族字甥,说文男部:“甥,谓我甥(舅)者,吾谓之甥也。从男,

7、生声。”郑玄笺:“姊妹之子为甥。”尔雅注疏(郭璞,2010):“姑之子为甥,舅之子为甥,妻之为甥,姊妹之夫为甥。”古时指称姑之子、舅之子、妻之兄弟、姊妹之夫且可互呼。今按,“甥”乃姊妹所生育之子女。(三)以母文引申义“本性、自然之质”为义核的“生”族字性,说文:“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孟子告子(朱熹,2013):“告子曰:生之谓性。”趙岐注:“凡物生同类者皆同性。”今按,“性”乃人之性情,由心而发,外化于表。姓,说文女部:“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马慧(2008)说文解字注笺研究:“姓之本义谓生,故古通作生,其后因生以赐姓,遂为姓氏字耳。”姓最初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

8、每一个氏族或部落都有自己的姓,同性的人有共同的女性祖先,故古老的姓大多从女字旁。今按,“姓”即人出生时与生俱来的象征本族身份之标志。(四)以母文引申义“出现、产生”为义核的“生”族字胜,说文肉部:“胜,犬膏臭也。从肉,生声。一曰不孰也。”段玉裁注:“今经典膏胜、胜肉字通用腥为之,而胜废矣;而腥之本义废矣。”集韵径韵:“腥,说文:星见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今按,腥臭气味之产生。鉎,玉篇金部:“鉎,鏉也。”集韵庚韵:“鉎,铁衣也。”清朱骏声(2016)说文通训定声鼎部:“鉎,俗曰铁锈。”今按,“鉎”乃铁锈,即铁所生之物。惺,广韵青韵:“惺,惺愡,了慧貌,出声类。”集韵迥韵:“惺,悟也。”今按,

9、人内心所生情绪、意志或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腥,说文肉部:“腥,星见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段玉裁注:“疒部 曰:瘜,寄肉也。”又玉篇肉部:“腥,豕息肉。”广韵径韵:“腥,豕息肉,肉中似米。”“腥”本义是病猪肉中像星或米粒的息肉,按,变质肉中出现的小肉块。夝,说文夕部:“夝,雨而夜除星见也。从夕,生声。”段玉裁注:“雨夜止星见谓之姓。”徐锴曰:“此即今日作晴日。”天空中没有云或云很少,后作“晴”。今按,“夝”乃未现云或星义,表天气状况。(五)以母文引申义“细小零散”为义核的“生”族字星,说文:“曐,万物之精,上为列星。从晶,生声。”段玉裁注(1988):“星之言散也,引申为碎散之偁。”释名疏证补

10、(刘熙等,2022):“星,散也。列位布散也。”由众星罗列引申有零散、零星之意。今按,“星”乃细小零散义。笙,说文竹部:“笙,十三簧。象凤之身也。笙,正月之音。物生,故谓之笙。大者谓之巢,小者谓之和。从竹,生声。古者,随作笙。”广雅疏证(王念孙、王引之,2018):“笙,小也。”王念孙(2018)疏证:“笙之言星星也。”今按,微小之物称“笙”或“星”。煋,集韵青韵:“煋,火烈也。”火光四射。正字通火部:“煋,火光散见四出者。”今按,“煋”乃火光四散,光芒闪烁之状。(六)义核为“众多、繁盛”的“生”族字甡,说文生部:“甡,众生并立之貌。从二生。诗曰:甡甡其鹿。”王筠句读:“据字形为义也。二生,故

11、曰从;分左右,故曰并。”朱骏声 说文通训定声:“从二生,会意。”广韵臻韵:“甡,众多貌。”其本义是指众多草木茂密生长在一起的样子,今按,“甡”乃多物并立呈众多之貌。苼,同“笙”。集韵:“儒隹切,平脂日。同蕤。”集韵脂韵:“蕤,说文:草木花垂貌。”今按,“苼”乃草木垂貌,草木因生长繁盛而质重,故呈现下垂状。(七)以母文引申义“存在、鲜活有生命的”为义核的“生”族字貹,玉篇贝部:“貹,财也。”广韵映韵:“貹,财富。”今按,以贝为财物之代表,故为财富义。语言文字大论坛32023年第8期(总第332期)殅,玉篇歹部:“殅,死而更生。”今按,“殅”为复苏、复活之意。鼪,广韵:“所庚切,平庚生。又所敬切。

12、”集韵:“耕部。鼬鼠。”尔雅注疏:“鼬鼠。”晋郭璞(2010)注:“江东呼为鼪。”今按,“鼪”即黄鼠狼。牲,说文牛部:“牲,牛完全也。从牛。生声。”玉篇牛部:“牲,三牲,牛、羊、豕。”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牛部:“牲,引申为凡畜之称。”清王夫之说文广义:“按三牲、五牲、六牲见于经者多矣。何云惟牛称牲。因牲以牛为大,故字从牛。”今按,“牲”乃体大型壮之家畜。狌,说文正文无“牲”字,说文昆部云:“臭,兽也。似狌狌。”玉篇犬部:“本作猩。”尔雅注疏:“疏王会曰:都郭狌狌欺羽,狌狌若黄狗,人面,能言。”今按,“狌”乃大型兽类“猩猩”。,广韵庚韵:“麈,兽名。大如兔也,似鹿而小。”今按,“”乃兽名,言其为小

13、兽。鮏,说文鱼部:“鮏,鱼臭也。从鱼。生声。”段玉裁注:“与肉部胜义别,字俗作鯹。”本草纲目:“凡诸鱼之鲜活者,薄切,洗净血鮏,沃以蒜姜醋五味食之。”今按,“鮏”乃鱼腥气。,玉篇鸟部:“,鸟也。”十诵律卷一:“有主鸟、孔雀、鹦鹉、猩猩衔是物去。”按,“”为鸟名,本作“”。三、只以“生”为声符的非“生”族字珄,广韵庚韵:“所庚切,平庚生。珄,金色。”今按,颜色意。泩,玉篇水部:“泩,水涨。”集韵庚韵(2015):“师庚切,平庚生。泩,水深广貌。”今按,水深状。旌,说文:“旌,游车载旌,析羽注旄首,所以精进士卒。”尔雅注疏:“注旄首曰旌。”郭璞(2010)注:“载旄于竿头,如今之幢,亦有旒。”清段

14、玉裁说文解字注:“所谓注旄于干首者,盖夏后氏但用旄牛尾。”按,“旌”为古时旗杆上端饰有旄牛尾或兼饰有五色鸟羽之旗。,集韵映韵:“,所庆切,去映生。刺。刺也。”今按,“”乃刺也。以上四字经分析可知,它们仅以“生”为声符表音,与“生”的本义和引申义之间均无任何明显联系,所以该五字不是“生”族字。注释邹华清 2010 汉语大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宗福邦 2003 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王夫之 2008 说文广义,岳麓书社。李时珍 2004 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参考文献丘 雍、陈彭年 1985 大广益会玉篇,中华书局。王 筠 1988 说文解字句读,中华书局。许 慎著,段玉裁注 1988 说文解

15、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许 慎 2013 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徐朝华 1989 尔雅今注,南开大学出版社。张自烈、廖文英 1996 正字通,中国工人出版社。陈彭年 2002 宋本广韵永禄本韵镜,江苏教育出版社。马 慧 2008 说文解字注笺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蔡永贵 2009 汉字字族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郭 璞 2010 尔雅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朱 熹 2011 诗集传,中华书局。朱 熹 2013 孟子,上海古籍出版社。蒋绍愚 2011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徐正英、常佩雨 2014 周礼,中华书局。丁 度 2015 宋刻集韵,中华书局。朱骏声 2016 说文通训定声,中华书局。王念孙、王引之 2018 广雅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邵晋涵 2018 尔雅正义,中华书局。郝懿行 2019 尔雅义疏,中华书局。刘 熙、毕 沅、王先谦 2022 释名疏证补,上海古籍出版社。(通信地址:750021 宁夏大学文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