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功夫在诗外(上)功夫在诗外(上) 南宋诗人陆游晚年教育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不能就诗学诗,应从生活中汲取创作源泉,这诗道出了写作修炼的真谛。 综观古今中外,无数大师的写作之路,可以说都是积累铺平的,马克思写资本论前,查阅书籍1500多种,恩格斯为写自然辩证法,摘抄笔记近200本,鲁迅编中国小说旧文抄,摘录古书1500余卷,吴晗一生积累卡片上万张,他们无一不是在积累上下过大功夫的。 试问,若没有这般深厚的积累,大师们哪来恣肆汪洋的才华,又怎能展现如椽的巨笔呢? 对现代公文写作而言,这种“诗外功夫”,也是不能少的。它是学问之源,其水平决定了笔头的软硬。唯有日积月累,写作能力才会精进、
2、学识才会升华。也只有大量的积累,笔下才会有千军万马供你驱使,写作思路才会如汩汩涌泉,取之不竭,奇思妙想才会似吐玉射珠,喷涌而出。这叫做:“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绎辞。” 当然,积累也不是说有就有的,若不掌握基本规律,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在浩如烟海、五花八门的信息面前,任何人都会变得无所适从;若没有严密的思维和独到的眼力,再有价值的信息也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毫无洞察,最后陷入无材可用的空叹之中。 有鉴于此,笔者在十余年的耕作之中,反复思考总结,提炼出了练好搜集素材这门“诗外功夫”的七个要诀,现不惴浅陋,与读者分享。 1.未雨绸缪,行动要“早” 写作如打仗,作者是统帅,
3、素材是兵马。若想打出一场漂亮仗,麾下自然不能没有兵马。试想,一个无兵无马的光杆司令,想单枪匹马就赢得战争是很难想象的。最好是早招兵马、广聚人才、有备无患。 为此,写作者要有三种意识。 一是“未雨而绸缪”的意识。但凡做事,若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是不管用的,那样做既仓促,也不保险。只有未雨绸缪,早作打算,把功夫下在前头,才会有恃无恐、有备无患。笔者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深深感受到写材料的突发性特点,很多材料十万火急,根本没有足够时间临时准备资料,只能吃平时的“家底”,若手中有“粮”,心里就不慌,干起工作来也才应对自如。 二是“功夫在诗外”的意识。在舞台上表演过的人都有这样的感悟,台上三分钟,台下十
4、年功,舞台上的一点才艺展示,往往要台下用万千心血来浇灌。从这个意义上讲,文稿就是文字工作者的舞台,写作就是表演,若想给观众展现出一台精彩节目,台下的“诗外功夫”自然是不能不练好的,若指望一时的脑洞大开、灵光乍现,任何人都写不好文章,公文写作尤其如此。 三是“我材必有用”的意识。日常积累好比养兵,很难预测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派上用场,但它却有极高的战略价值,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积累所要解决的就是不时之需。所以,我们必须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不能认为下这样的功夫浪费了精力,也不能小觑了那些看似漫无目的积累,说不定在日后写作中能发挥大作用。也许今天用不上,或许明天、后天就用上了;也许
5、在这篇文章里没用,或许在下篇文章里派上大用场。 2.锲而不舍,精神要“恒” 古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说明积累是件长期的事儿,“一口吃不成胖子”,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实际工作中,很多人之所以练不好这门功夫,问题就出在对其长期性认识不足,缺乏久久为功之恒久精神,不能源源不断地向“学问之池”注入涓涓细流,池水经不起慢瓢舀,时间长了,自然就才思枯竭、江郎才尽了。 若想保持池水长清,须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把积累当成每日修炼之功课,日积月累。 1.常读好书。书籍无疑是写作的源头活水,读书自然是人类获取活水的重要渠道,若想得到源源不断的写作清泉,非在读书上下功夫不可。当下上网
6、愈发普及,阅读更加便利化了,文字工作者一定要培养读书的情趣,利用一切条件,实现常态化阅读。 2.学会倾听。积累不仅是眼上功夫,还要把耳朵用起来,养成倾听的习惯,当好一名合格的倾听者,把自己当成一台录音机,清空耳朵,随时接通信息的渠道,注意听新闻播报,听领导的思想观点、指示要求,听他人的精彩发言。 3.主动搜寻。有些素材需要有针对性的搜集,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搜索引擎或学术数据库精准搜索目标素材,也可到档案馆、图书馆查阅,必要时还可专题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4.时刻记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看报学文件,要养成记的习惯,特别是对于偶然间听到的金句,看到的关键数据,迸发出的灵感,用本子记录下来是最保
7、险的。矛盾先生就提倡,“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走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记下来。” 5.交流咨询。在日常交流探讨中捕获有价值的讯息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必要时还可以专门向领导、专家、学者或知情人士请教。茅盾先生在1930年春因眼病不能看书,休养期间同各式人物往来闲谈,为子夜这部名著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6.专门研究。文稿写作一般都是专门针对某个领域、某个问题展开的,而这些领域和问题通常都有很多专业的研究报告、学术著作或工作的总结性材料供学习,这些资料往往既深且透,专业性强,还有针对性,非常值得采摘。 7.不忘练笔。写作是最好的积累方式,它不
8、仅可以让素材系统化,还可促其持续发酵升华,衍生出新的知识。写作的形式很多,可记日记,可写读书笔记,也可写成专题文章,通过微博、微信或报刊杂志发表出来。曾国藩注重练笔,他坚持“每日茶余偶谈二则,有求深意是徇人。”“每月做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所以成就了其深厚的道德文章。 笔者曾经读过一篇文章,说是在中国的最东边生长着一种竹子,名叫毛竹。这种竹子生长过程中,前四年时间仅仅能长三厘米左右,但是,从第五年开始,就会以每天三十厘米的速度快速生长,六周时间就可以长到十五米。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四年的时间只长了短短的三厘米,而四年以后会一下子爆发出来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在前四年里,毛竹
9、地面上的部分确实长的不长,但是,它的根在土壤里却延伸了数百米,深深地扎入了大地。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根基,毛竹才有四年以后的“突然”爆发。 这跟我们写作积累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没有长时间的积累,不打下扎实的基础,想在后期写作过程中挥洒自如是绝对不可能的! 3.因材施治,工具要“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搜集素材是件巧事,要懂得使“巧劲”,而巧劲须得有巧招,古人有很多有趣的小妙招,唐代诗人李贺喜欢随身携带一个锦囊,白日骑驴觅句,若有所得,便投入囊中,暮则探囊整理,白居易习惯在书房架子上置放一些陶罐,遇到好“货”就投入其中,以备使用。 在当下,随着计算机计算、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写作也进入了“
10、互联网+”时代,搜集素材的渠道和方式愈发多元化、便捷化,有很多“利器”可用。 1.记录本。这恐怕是最传统的搜集手段了,正因如此,才传之久远不过时,因为它简单,用起来方便,可随身携带,无论读书、看电视,或是开会、听报告,只要想记,伸手即来。 2.剪辑本。这是在印刷技术普及后逐渐流行起来的方法,因为在阅读报刊时,经常会有一些篇幅较大的文章,摘抄起来很费时,全部存起来又没必要,索性将“精华”裁剪下来,集中粘贴到一个本子上较为方便。 3.数据库。随着电脑在机关的普及,在电脑上写作成为常态,因此几乎所有资料都以电子版的形态出现,只要通过“复制”“粘贴”这样的快捷操作就可以将其快速收入囊中,非常方便,正因
11、如此,这种形式的素材也成为了素材的主要形式,很有必要建立专门的数据资料库来管理。 4.收藏夹。当下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发展,为文字工作者提供了技术上的“红利”,不管是电脑还是手机,都可以轻轻松松、随时随地的阅读,一旦在网上读到好文章,建议不嫌麻烦,“顺手牵羊”,把他们放进收藏夹里。 5.文件盒。一些重要报告、常用文件、重要讲话稿、信息简报等,存在电脑里不方便,写在本子上又怕不完整,把它们完整打印出来,集中到一个专用盒子里是最好的办法。 6.是小卡片。这虽是千年之前李贺使用的方法,但现在依然不过时,因为很多时候带个笔记本毕竟不方便,而小卡片,小巧玲珑,对于记录只言片语最有优势。 7.工具书。文字工作者首先应该是个优秀的阅读者,要成为阅读者,首先得有书可读,可以考虑建一个小书库,书可以是业务工作的,也可以是写作技法方面的,只要条件允许,书越多越好。 8.刊物架。现在单位每年都会订阅若干报刊杂志,有时忙起来就没时间看,但千万别乱扔,可以准备一个报刊架,把报刊按时间顺序先暂时“安置”起来,待有空的时候再来慢慢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