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小学学优生学困生培养总结.docx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240329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小学学优生学困生培养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小学学优生学困生培养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小学学优生学困生培养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小学学优生学困生培养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小学学优生学困生培养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3年小学学优生学困生培养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学学优生学困生培养总结 时光如梭,一学期的工作结束了。一学期以来,在学校领导、老师们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在学困生培养工作过程中,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步骤、有措施地实施落实学困生培养的内容,使学生能较好的得到开展。通过思想教育,学习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如同良医用药。要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也就是要找到差的病根。因此,首先要着手于诊断,对差生进行全面了解,全面分析,从中找到差生的根源及主要因素。然后有的放矢,帮助他改正。 二、晓之以理,施之以情。 工作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学困生更需要集体的温暖与师生的爱和信任。因此师生关系融洽

2、是转化学困生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要正确地对待差生,做到四不,三会。即不歧视,不排斥,不粗暴,不揭旧病。要与优生一视同仁;会批评,会谈心,会表扬。然后晓之以理,施之以情,利用全班同学及家庭、好友巧妙地使之密切与老师们结合,到达交流、融洽感情的目的。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尊重信任,唤起自尊心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表现为对个人的自我尊重,也要别人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人格。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学困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自卑心理,唤起自尊心,培植自尊心。所以我特别注意以下几点:()对学困生要求要适度。要求过高,他们会

3、认为高不可攀,望而却步;要求过低,不利于培养后进生的学习毅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让学困生获得成功。只有当他们真正体验到经过努力而获成功的欢悦时,才能树立起进步的信心和愿望。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在完成之后给以适当的鼓励。()让学困生充分开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在挑选班干部时应加以考虑,让他们也能担任一定职务,在集体中发挥作用。 学困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屡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

4、进的势头。 优生当然应该是指品学兼优的学生,但在不少教师、家长的眼中,所谓优生更多的是指学习成绩拔尖的学生(也被称为尖子生)。因此,这里有必要对优生作个大致的界定这里所说的优生,是指品德、学习和各方面能力都优于同龄人的学生。 培养优生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素质教育并非是一刀切的教育,而是既面向全体学生,又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的教育。尽可能挖掘并开展每一个学生的潜力,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各方面都获得理想的开展,成为教育者所期望的优生,最终成为对民族对国家有用的高素质人才,应该说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我们从新生报名册上与优生初次见面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他们能成为优生,是学生家长和小学

5、老师共同教育的结果。现在进入初中,要成为优生,同样需要从零开始的教育。尤其要看到这些优生的两重性:一方面,他们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以及各种能力比一般学生相对要好一些;另一方面,他们除了仍然存在着一般学生在这个年龄容易出现的毛病外,也存在着他们作为老师的好学生、家长的好孩子所特有的一些毛病。具体说来,优生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思想比较纯粹,行为举止较文明,自我控制的能力比较强,一般没有重大的违纪现象。 2.求知欲较旺盛,知识接受能力也较强,学习态度较端正,学习方法较科学,成绩较好。 3.长期担任学生干部,演说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其它工作能力都较强,在同学中容易形成威信。 4.课外涉猎比

6、较广泛,爱好全面,知识面较广。 5.由于智力状况比较好,课内学习较为轻松,因而容易自满,不求上进。 6.长期处于学生尖子的位置,比较自傲自负,容易产生虚荣心。 7.在畸形的升学率压力下,有的优生之间容易产生互相嫉妒、钩心斗角的狭隘情绪和学习上的不正当竞争。 8.从小就处在受表扬、获荣誉、被羡慕的顺境之中,因而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远不及一般普通学生。 以上几点,只是就一般优生的共性而言,当然不一定每一个优生都是如此。多数优生根本如此,只是有的侧重于某些方面,有的偏重于另外的特点而已。 还需特别指出的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一些教育者只注重优生的学习分数,一好遮百丑、晕轮效应,把他们的优点有意无

7、意地夸大;而把他们所独有的思想、行为缺陷无视了。根据我的体会,在培养优生的问题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引导优生树立志向。 一般说来,优生智商较高,即使不那么刻苦,他们的学习也会在班上名列前茅,高中毕业也能考上大学。这就往往使一些优生不求上进。因此,要让这些学生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教育应从引导他们树立理想,明确志向,真正做到志存高远抓起。要让优生意识到,成绩比别人好,就意味着将来比别人多一份责任,从现在起就应比别人多一份努力。引导学生立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给他们推荐伟人、名人的传记读物,让优生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广阔的历史空间和时代背景中认识自己的使命。 第二,帮助优生

8、认识自己。 一般说来,优生有较强的自信心,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我们应该予以保护和开展。但同时,有些优生对自己的缺乏往往认识不够,对自己的人格修养、知识框架、能力结构等综合素质缺乏科学的分析与评价,还有些优生对自己某些方面的开展潜力认识缺乏hellip;hellip;如此等等,都阻碍着他们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阻碍着他们开展自己应有的才华,最终阻碍他们成长为教育者所期待的高素质人才。所以,我们应该帮助他们通过与其他杰出的少年英才比较,通过对自己求学过程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的冷静分析,通过各种具体的课内外实践活动,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自己。 第三,教育优生保持童心。 少年儿

9、童,就其天性来讲,具有纯朴善良的本质。优生经过老师和家长的精心教育,他们的思想品德一般还是比较好的。因此,我们对优生的所谓思想品德教育,固然包括随着他们年龄增长而注入一些新的思想品德养料,但我认为,更重要的还是教育他们保持自己的一颗纯洁童心。以下情况应该说不是个别现象:一些优生随着荣誉的增多,虚荣、自私、骄傲自大、心胸狭隘等等心灵的毒瘤也开始滋长;由于他们在同学中往往有较高的威信,因而这些毛病产生的消极影响也较大。怎样使他们保持一颗童心呢。让他们通过与班上的同学平等相处,感受同学们身上值得自己学习的优良品德,让他们在为同学效劳的过程中体验一种奉献的幸福,让他们面对分数和荣誉学会淡然处之互相谦让

10、,以培养自己豁达而淡泊的心境。适当淡化这类学生的优生意识,帮助他们去掉自我陶醉的光环,恢复他们作为普通同学的感觉,是使他们保持一颗纯朴童心的有效方式之一。 第四,鼓励优生超越自我。 本来可以得20230分,却只得了99分;本来可以考上名牌大学,却只考上了普通院校;本来可以成就一番辉煌的事业,却只是找到了一个谋生的饭碗hellip;hellip;造成这种种遗憾的原因当然很多,但其中重要的原因那么是本人不具有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气、毅力和能力。在未来人生的道路上,千万不要自己埋没了自己。如果我们对所有学生都这样说,显然不妥.但是,对少数具有出类拔萃潜质的优生,我们那么应理直气壮地向他们提出追求卓

11、越的希望。鼓励优生超越自我的要点,一是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各个方面实践,以发现并开展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潜质;二是鼓励他们在日常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战胜自我;甚至教育者可以有意识设置一些难题去折磨他们,让他们在一次次自己与自己过不去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生的乐趣与辉煌正是从战胜自我到超越自我。 第五,训练优生受挫心理。 长期处在金字塔尖的优生们,很少品尝失败和被冷落的滋味,这就使他们对受挫的心理承受力相对较弱,一旦遇到各种打击,往往情绪低落、悲观失望,个别学生甚至对前途失去信心。因此,优化优生的心理素质特别是受挫的心理承受力,是优生培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训练并强化优生的受挫心理,首先不可将优生在班上

12、特殊化,而应与其他学生一视同仁。优生平时就和一般同学一样,也就防止了某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失落感;其次,优生担任学生干部不宜搞终身制,而应合理轮换,使优生适应能上能下的机制;而当优生对此习以为常的时候,他们就学会了坦然面对人生路上的失败、挫折和各种意想不到的打击。 第六,培养优生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决不能满足于优生名列前茅的考试分数,而应有意识地培养其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要教育优生敢于让思想冲破牢笼,让他们养成善于质疑、勇于否认、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治学方法和人生态度。从解题时的独特方法到作文时的新颖构思,从独当一面地开展班干部工作到积极参与各类课余科技活动hellip;hellip;只要学生具备了创造性思维的习惯,其创造能力锻炼的时机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 第8页 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 规章制度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