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调研报告近年来,由于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网络数字平台等新兴行业的迅速发展,催生了外卖、快递、网约车、电商、网上直播带货等新兴服务行业,新业态拓宽了群众的就业渠道,为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增加了劳动者的收入,对于经济增长、劳动就业、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新业态和新就业群体在党建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重视并加以解决。一、存在问题一是传统的党组织形式有效覆盖难。新就业群体业态多样、组织松散、管理趋扁平化,组织体系构建难。平台企业作为劳动力资源的组织方,大部分劳动者与平台企业属于劳务派遣关系,导致“两个覆盖”难以实现。初创企业、小微企业易受市场环境影响,业务调整灵
2、活、经营规模时大时小,时常存在党组织还来不及组建或覆盖就破产或搬迁等情况。新就业群体灵活性、自主性强、工作地分散,平台企业管事不管人,摸清底数实现有效覆盖难。二是传统党员教育管理模式适应难。人员流动快与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滞后的矛盾,外卖送餐员等职业进入门槛低、没有晋升空间,部分外卖送餐员对自己的工作认同感不强。工学矛盾突出。新就业群体日常生活节奏快、工作强度高、空闲时间少。同时,快递业行政管理、物品分拣、一线配送等岗位作息时间不同步,一些互联网企业员工工作通宵达旦、日夜颠倒是常态,很难以传统要求统一时间组织开展活动。三是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不到位。党员人数少,党组织对企业发展影响不大,对出资人、
3、管理层影响力弱。党建工作没有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宣传贯彻党的主张不够,参与企业重大经营事项较难。另一方面,党员对按时参加支部活动、岗位作表率等能有正确的认识,但对联系服务员工、反映职工意见等缺少手段和措施,在职工群众中号召力低。四是党组织与党员之间关心联系不够紧密。新就业群体渴望发挥作用、融入城市,但他们工作时间长,高强度的工作也让其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参与正常的社会交往、享受基本的休闲娱乐,与城市生活疏离感日益加强,与党组织的联系逐渐疏远,亟需党组织和社会的关心和帮助。二、对策建议一要创新完善党组织设置方式。坚持目标导向,突出重点、分层分类、以点块链立体推进的方式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全
4、面发动乡镇、社区党组织开展摸排走访活动,在社区全面设立流动党员报到点,同步建立新入职员工政治面貌排摸机制。同时,依托党员信息系统,打通市场监管、人社等部门数据端口,实现互联网企业、快递物流企业动态实时录入、实时管控。创新“线上线下相融合”手段,实现“互联网”“信息化”党建模式,建立健全网上党支部,通过微信、QQ群、党支部工作APP等拓宽载体,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党员与党组织、党的活动连在线上,实现不见面的教育管理和党务联系。将覆盖重点放在第三方劳务公司、合作企业、加盟企业,实现党建指导员全覆盖。二要统筹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坚持分类教育、弹性教育,分层管理、有效管理相结合,因业因企因
5、人制宜开展党组织活动。通过发展党员计划单列、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等加强政治吸纳,强化流动党员管理,推动流动党员组织关系应转尽转。制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计划,结合企业经营特性和党员年龄、需求等,丰富活动主题,增强组织生活感染力、吸引力。同时,坚持集中培训与分散自学相结合,鼓励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在线自学。加强对民营企业负责人教育引导,通过推荐培训、帮扶企业、评先评优、政治安排等办法提高政治站位,认清加强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强化上级党委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相关责任方协力抓党建的思想观念,厘清共治责任,压实上级党委主体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合力。三要切实发挥政治引领和党员带头作用。坚持效果导向,把服务发
6、展作为新业态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探索党组织作用发挥的途径、方法和平台,不断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发展势能。建立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共同学习、重大事项会商双向互动机制,推动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双培养”等机制。以党员一线找题、政企一线破题等形式,化解企业难题和职工诉求。了解一线员工工作生活情况,指导车间党建工作,激发企业党组织活力。聚焦行业发展的痛点堵点,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和行业党委的桥梁作用,强化政治引领,推动规范发展。坚持推行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等做法,聚焦行业重要节点,广泛发动行业党员职工“亮身份、当先锋”,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四要积极搭建联系联络平台。搭建常态联系
7、平台。开展摸底调查,主动对接辖区互联网等平台企业,整合公安、工会、市场监管等部门登记备案的信息,依托社区党委和各治理网格,精准掌握新业态劳动者数量、入党(团)情况、技能、配送范围、培训意愿等情况,建立动态工作台账,与站点负责人、小队队长等关键少数取得联系,建立交流群。搭建行业联企平台。根据平台企业的行业属性,精准提供结对帮带,有针对性加强指导。搭建双向联络平台。从服务需求入手,开展新就业群体调查,了解其基本情况、身体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及服务需求,定期开展一些满足需求的活动以及关爱帮扶等。持续用好线上平台,引导新业态群体融入社区治理和服务。搭建多方联动平台。构建社区工委牵头抓总,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社区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专班,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等活动阵地,整合资源,共同推进落实,切实提升他们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