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B/Z 20156-2006前言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修改采用ISO/IECTR16326:1999软件工程ISO/IEC12207用于项目管理的指南(英文版)。本部分与ISO/IEC TR16326的差异为:在第3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列入了GB/T8566-2001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idtISO/IEC 12207:1995)。为便于使用,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按照汉语习惯对一些编排格式进行了修改;按GB/T1.1作了编辑性修改;一将一些适用于国际标准的表述改为适用于我国标准的表述;将原技术报告的附录E参考文献直接作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参考文献,并将原附录E中的ISO840
2、2:1994和ISO9004-1:1994分别以GB/T19000-2000和GB/T19004-2000代替:引言中删去了对文件中每章具体内容的描述。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陈静、冯惠、高林。IGB/720156-2006引言软件是信息技术和传统系统的组成部分,比如交通、军事、医疗和财务系统。为了开发和管理软件导致标准、规程、方法、工具和环境数量迅速增长,这种增长造成了软件管理
3、和工程困难,特别是在集成产品和服务中。软件学科需要从这种增长状态迁移到一种公共框架,这种框架使得软件从业人员在创建和管理软件时“使用相同的语言”。GB/T8566一2001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就提供了这种公共框架。这个框架包括下述软件生存周期:从概念形成直到退役,并且由获取和供应软件产品及服务的各个过程组成。该框架也可用来控制和改进这些过程。GB/T8566一2001提供了软件生存周期过程的一个较完整的集合。一个组织根据其目的,可以选择适合的GB/T8566一2001子集达到目的。把GB/T8566一2001设计成可以让具体的组织、项目或应用加以剪裁。当软件是一个独立实体、嵌入系统或整个系统的组成部分时,均可使用该标准。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对GB/T8566一2001的7.1条规定的管理过程提供了指南。提供的大部分指南是基于项目管理协会(PMIS)的项目管理主体知识(PMBOKTM)指南、ISO10006质量管理一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指南以及已经取得成功的软件项目管理者的经验。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不打算对任何组织的角色和职责提出建议。已经认识到所标识的过程、活动和任务具有迭代的“生存期”,并且它们可能以任何次序或频率出现。这些过程,活动和任务必须和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中未着重强调的其他过程、活动和任务(如,GB/T8566一2001的生存周期的支特过程和组织过程)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