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B/T27552-2021目次前言】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符号和缩咯语15通则6试样制备27试验步骤7.1线测试(R型测试)272点测试(E型测试)28试验结果49试验报告4附录A(资料性)焊接接头线测试(R型测试)硬度试验报告示例6附录B(资料性)焊接接头点测试(E型测试)硬度试验报告示例7参考文献8GB/T27552-20215通则显微硬度试验应符合GB/T4340.1的要求。显微硬度试验可采用线测试(型测试)或点测试(E型测试)的方式进行。对示例中未包括的焊缝类型,应选用与焊接接头相适用的试验程序。试验一般在1035环境温度下进行。对温度要求严格的试验,试验温度应为(2
2、3士5),6试样制备试样的制备应符合GB/T4340.1的要求。试件横截面应通过机加工制备,通常垂直于焊缝轴线。机加工及后续的试样表面制备应小心进行,以保证被测表面的硬度不受过热或冷作加工的影响。试样表面应采用合理的方式制备和侵蚀,以便准确测定焊接接头不同区域的压痕对角线长度。7试验步骤7.1线测试(R型测试)图1和图2给出了采用线测试(R型测试)的压痕位置典型示例,包括压痕线距试样表面的距离,可通过此压痕线评定焊接接头。如相关应用标准有规定,可增加压痕线数量和/或变更压痕位置。在试验报告中应给出实际压痕位置。对于铝、铜及其合金,可不进行焊缝底部的线测试(见图1),压痕的位置和数量选择应能保证
3、可以确定焊接所引起的硬化和/或软化区。表2和GB/T4340.1给出了热影响区两个相邻压痕中心之间的推荐距离L,宜选用两者间的较大值。应有足够的压痕数量以确保未受影响的母材也进行了检测。焊缝金属的压痕间距应保证能对焊接接头进行全面评定。对于焊接后热影响区发生硬化的金属,应在热影响区额外增加两个压痕,压痕中心与熔合线之间的距离应为小于或等于0.5mm(见图2)。对于其他形状的接头或金属(例如奥氏体钢),可参照相关应用标准的规定增加压痕数量。表2线测试(【型测试)热影响区相邻两压痕中心之间的推荐距离相邻两压痕中心之间的推荐距离,L/mm维氏硬度符号黑色金属铝、钥及其合金HV0.10.20.62HV10.51.54压痕中心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GB/T4340.1允许的最小值,奥氏体钢除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