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B/T15797-2011前言本标准代替GB/T15797一1995小麦丛矮病测报周查规范。本标准与GB/T15797一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本次修订增加了小麦丛矮病预测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将原来标题中的“测报调查规范”改为“测报技术规范”:一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对“介体传播”、“传毒介体”、“病情严重度”、“病情指数”等重要术语和病情判别标淮进行了规范;一增加了全国统一的小麦丛矮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一修改了“传毒介体灰飞虱的虫量调查”和“带毒率测定”两项条目,将其内容合并为“灰飞虱虫量和带毒率调查”一大项:一删除了“毒源调查”中“诱测圃发病率调查”和“夏谷发病率调查”的内容,将“田间
2、自生麦苗发病率调查”的内容归入“秋季灰飞虱虫量调查”,删除了正文中分别出现的各调查项目表格,将其内容编成一系列完整的样表,作为规范性附录A,并在该份样表中增加了“小麦丛矮病发生防治基本情况记载表”,增加了小麦丛矮病冬前和春季发生模式报表,作为规范性附录,要求定时汇报:一增加了小麦丛矮病发生程度与主要预测因子的经验关系,作为资料性附录,供各地参考借鉴。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北京市植保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差玉英、曾娟、杨建国。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GB/T15
3、797-1995。GB/T15797-2011轻发生(1级)、偏轻发生(2级)、中等发生(3级)、偏重发生(4级)、大发生(5级),各级指标见表1。表1小麦丛矮病发生程度分级指标发生程度指标1级2级3级4级5级平均病株率0,1X1010X2020X303040发病面积比/%1Y55Y1010Y202030注:X一平均病株率,Y一发病面积比。其中发病面积比为参考指标。4灰飞虱虫量和带毒率调查4.1虫量调查4.1.1调查时间秋季,自小麦播种前一个月开始,至小麦播种后10d止,春季自旬平均气温达10以上、灰飞虱开始活动时起,至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末期止。每5d调查一次。4.1.2调查地点秋季,选择杂草和
4、自生麦苗较多的麦田或附近沟渠3处,随机取5点:春季,选择当地主要种植形式(如平作田或间套田),按播种期早、中、晚选3块田。4.1.3调查方法每块田单对角线5点取样。笼取样法:用木架、粗铁丝等支持物制成33cm33cm33cm的笼框,四周用白纱布围住,在样点扣笼后,用手或棍棒在笼内搅动,待灰飞虱跳到纱布上,进行观察计数。塑料布取样法:用白色塑料布一块,在中间剪成33cm33cm的方孔(三边剪成缝、留下一边不剪),对准样点铺上塑料布,揭开方孔,再将孔中的灰飞虱赶到塑料布上,进行观察计数。每点拍查面积为0.11m2(33cm33cm),计算点内虫口密度,折算为每平方米虫量,结果记人灰飞虱虫口密度调查
5、表(见表A,1),4.2灰飞虱自然带毒率测定4.2.1调查时间在秋季小麦播种前一个月和春季小麦开始返青时,各调查一次。4.2.2调查地点和方法选择本地区的感病小麦品种为指示植物,结合虫量调查,在各调查对象田按虫量比例捕虫(秋季可按雌雄各占50%的比例采虫:春季采集越冬后的若虫),选用下述方法中之一种进行测定,测定总虫量不少于200头。先在防虫条件下育苗,于麦苗长出芽鞘时取单苗,根部设法保湿,以不使苗枯死。然后把单苗放在指形管或试管等容器内,接上单虫,管上标明虫号,2d后换下麦苗,按号移栽到防虫条件下培养,观测发病情况。同一批虫重复接三批麦苗。在防虫条件下,单粒播种小麦,出苗前即用小型玻璃灯罩、粗玻璃管或小尼龙罩扣苗,单苗接单虫,接虫期间每天检查一次接虫死活,接虫6d后灭虫。自接虫日起15d后调查发病苗数。按式(2)计算灰飞虱的自然带毒率,结果记入灰飞虱自然带毒率测定记载表(见表A.2)。H=2100(2)式中:H一自然带毒率,%:S一发病麦苗数,单位为株:Z一接种总麦苗数,单位为株。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