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SNT 1274-2020 菜豆象检疫鉴定方法.pdf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2611426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5.8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SNT 1274-2020 菜豆象检疫鉴定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SNT 1274-2020 菜豆象检疫鉴定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SNT 1274-2020 菜豆象检疫鉴定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SNT 1274-2020 菜豆象检疫鉴定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SNT 1274-2020 菜豆象检疫鉴定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SNT 1274-2020 菜豆象检疫鉴定方法.pdf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12742020代替 SN/T 12742003菜豆象检疫鉴定方法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canthoscelides obtectus(Say)2020-12-30 发布2021-07-01 实施ICS 65.020CCS B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发 布SN/T 12742020I前 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文件代替 SN/T 12742003菜豆象的检疫和鉴定方法。本文件与 SN/T 12742003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豆象科、三齿豆象

2、属的鉴定特征;增加了基本信息内容;增加了附录 A、附录 B 和附录 C;删除了目次;删除了部分仪器和试剂;删除了现场及室内检查。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春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海关。本文件起草人:张俊华、魏春艳、綦虎山、陈乃中、于艳雪、周萍。本文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N/T 12742003。1SN/T 12742020菜豆象检疫鉴定方法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植物检疫中菜豆象 Acanthoscelides obtectus(Say)的基本信息、鉴定方法、器材和试剂、检测、实验室鉴定,以及结果判定和标本保存

3、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植物检疫中菜豆象的检疫和鉴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幼虫下唇 larval labium菜豆象幼虫下唇为口器最下方的一个片状结构,略呈三角形,两侧凹入,后缘后凸,由颏和亚颏组成。颏具有一盾形的骨板,称下唇板,下唇板的前方二分裂。亚颏横长,亚颏骨片在有的种类不明显,在有的种类中部断裂,还有的种类亚颏骨片完整。3.2 雄虫阳基侧突 arameres为雄性外生殖器的组成部分。位于阳茎背方,由两叶组成,呈匙状,端部膨大。在不同的类群,两个阳基侧突有的在基部分离,有的部分愈合,有的几乎完全愈合。3.3 雄虫阳茎、

4、内阳茎及内阳茎骨化刺 phallus,endophallus and its sclerites阳茎为雄性外生殖器的组成部分,位于阳基侧突腹面,呈棒状,基部膨大呈囊状(称为囊区),端部呈瓣状(称外阳茎瓣)。阳茎又分为外阳茎和内阳茎。外阳茎为阳茎的外壳部分,内阳茎膜质,衬在外阳茎里面。内阳茎上着生大量骨化刺,排列成一定的图案,具有种的特异性,为豆象科虫种鉴别的重要依据之一。4 基本信息菜豆象的基本信息如下:中文名称:菜豆象;学名:Acanthoscelides obtectus(Say);异名:Bruchus obtectus Say,B.obsoletus Say,B.breweri Crot

5、ch,B.irresectus F hraeus,B.pallidipes Fhraeus,B.incretus(Walker),B.tericus Gyllenhal,B.varicornis Motschulsky,Mylabris obtectus Leng,Spermophagus incretus Motschulsky;英文名:bean weevil;分类地位:菜豆象属于 Coleoptera 鞘翅目、Bruchidae 豆象科、三齿豆象属,该属种类具有多样2SN/T 12742020性,目前该属作为系统分类的特征没有很明确的界定,该属中与菜豆象近似的种为银合欢豆象Acanthos

6、celides macrophthalmus,该种为生物防治种,主要用于防治外来入侵植物银合欢,菜豆象原产地为中美、南美,我国已有分布。菜豆象的其他相关信息参见附录 A。5 鉴定方法危害食用豆类的豆象,主要集中于豆象属 Bruchus、瘤背豆象属 Callosobruchus、三齿豆象属Acanthoscelides、短颊粗腿豆象属 Caryedon 和宽颈豆象属 Zabrotes,与菜豆象有相同寄主的有豆象属、瘤背豆象属和宽颈豆象属,而三齿豆象属内有重要经济意义的仅菜豆象 1 种。在将三齿豆象属与其他属以及三齿豆象属内种间形态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确定菜豆象种的鉴定特征;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成虫的外

7、部形态特征为本标准鉴定的主要依据。取得幼虫虫样时,饲养至成虫后,再做进一步鉴定。6 器材和试剂6.1 器材体视显微镜、光照培养箱、镊子、解剖剪刀、解剖针、培养皿、吸水纸、小毛笔、指形管。6.2 试剂10%氢氧化钠(NaOH)、无水乙醇、75%乙醇、幼虫保存液(75%乙醇甘油=100 0.51)。7 检测对船舶食品仓和旅客携带及国际邮寄或作为样品传递的小宗豆类,要全部进行检查。对货物包装物外表,铺垫材料,车、船、集装箱的四周,袋的边、角、缝隙等处,用肉眼看是否有菜豆象活成虫或死成虫。检查筛上物的豆粒上是否有幼虫蛀入孔,是否有“小窗”或羽化孔。8 实验室鉴定 8.1 饲养 虫样为幼虫时,需要饲养为

8、成虫。将带虫寄主置于养虫箱中,温度保持在 2530,相对湿度 70%90%。养虫箱用纱布闸口,防止成虫逃逸。8.2 豆象科成虫的鉴别特征头部延伸呈短鼻状,在静止状态下紧贴前胸及中胸腹板;复眼前方凹缘,多数种类凹缘极深呈马蹄形,少数种类具浅凹;触角 11 节,侧扁,除基部几节外其余节多扩展成锯齿状或栉齿状,着生于复眼凹缘开口处。前胸背板圆锥形、梯形或半圆形。每鞘翅有纵行纹 9 条 10 条,行间和行纹内散布刻点。臀板大而外露,在某些类群,除臀板外还有 1 节 2 节背板外露。腹部可见腹板 5 节。前足及中足腿节细,后足腿节粗扁,在腹面有 1 条 2 条纵向隆脊,隆脊上通常着生齿或齿列。8.3 三

9、齿豆象属鉴别特征 前胸背板无侧脊;足粗壮,后足腿节仅内缘隆脊上具齿,一般具有 1 个大齿和 2 个3 个小齿;3SN/T 12742020后足胫节无距,通常具有锐突和刺;腹部仅臀板不被鞘翅覆盖(参见附录 B)。8.4 菜豆象鉴别特征8.4.1 成虫 体长 2.0 mm4.0 mm。头、前胸及鞘翅黑色,密披黄色毛,背面暗灰色,与常见的几种豆象有明显区别。腹部及臀板为桔红色,密披白色毛,杂以黄色毛。头部长而宽,密布刻点,额中线光滑无刻点。触角 11 节,基部 4 节及第 11 节为桔红色,其余为黑色,基部 4 节为丝状,第 5 节 10节为锯齿状,末节呈桃形,端部尖细。前胸背板圆锥形。后足腿节腹面

10、近端有 3 个齿,1 个为长而尖的大齿,其后为 2 个小齿,大齿长度约为 2 个小齿的两倍。经解剖,雄性外生殖器阳茎较长,外阳茎瓣端部钝尖,两侧凹入,两侧叶顶端膨大,内阳茎前端有两纵向微刺区,囊区色深(参见附录 C)。8.4.2 卵白色,半透明,椭圆形,两端圆形,一端较另一端宽。卵不粘附于豆粒表面。卵宽 0.264 mm 0.046 mm,卵长 0.660 mm0.089 mm,宽与长的比值平均为 0.40。8.4.3 幼虫一龄幼虫体长约 0.8 mm,宽约 0.3 mm。中胸及后胸最宽,向腹部渐细。头的两侧各有 1 个小眼,位于上颚和触角之间。触角 1 节。前胸盾呈“X”或“H”形,上面着生

11、齿突。第 8、9 腹节背板具卵圆形的骨化板。足由 2 节组成。老熟幼虫体长 2.4 mm3.5 mm,宽 1.6 mm2.3 mm。体粗壮,弯曲呈“C”形;足退化。上唇具刚毛 10 根,其中 8 根位于近外缘,排成弧形,其余 2根位于基部两侧。无前胸盾,第 8、9 腹节背板无骨化板。8.4.4 蛹长 3.2 mm5.0 mm,椭圆形,淡黄色。9 结果判定 以 8.4.1 为主要依据,8.4.2、8.4.3、8.4.4 和附录可作参考,符合 8.4.1 的判定为菜豆象。10 标本保存 将菜豆象及重要的为害状标本妥善保存,幼虫和蛹用幼虫保存液保存,若做分子检测,则用无水乙醇浸泡,成虫制作成针插标本

12、。记录害虫名称、来源、截获时间、地点、人员等相关信息,一般保存期至少为 6 个月。4SN/T 12742020附 录 A(资料性)菜豆象基本信息A.1 地理分布 亚洲:朝鲜、日本、缅甸、越南、泰国、阿富汗、土耳其、马来西亚、印度、以色列、伊拉克、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欧洲:俄罗斯、波兰、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荷兰、比利时、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前南斯拉夫、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卢森堡、希腊;非洲: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乌干达、布隆迪、刚果、安哥拉、多哥、埃及、马拉维、毛里求斯、卢旺达、赞比亚、坦桑尼亚、塞内加尔、津巴布韦、摩洛哥

13、、莱索托、南非;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北美洲:加拿大、美国、墨西哥、洪都拉斯、伯利兹、哥斯达黎加、古巴、多米尼加、瓜德罗普(法)、萨尔瓦多、危地马拉、尼加拉瓜;南美洲: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圭亚那、巴拉圭、秘鲁、委内瑞拉。A.2 寄主植物 主要寄主植物:木豆 Cajanus cajan、鹰嘴豆 Cicer arietinum、大豆 Glycine max、家山黧豆Lathyrus sativum、豆类 Phaseolus、宽叶菜豆 Phaseolus acutifolius、红花菜豆 Phaseolus coccineus、青豆 Phaseolus lunatu

14、s、菜豆 Phaseolus vulgaris、豌豆 Pisum sativum、蚕豆 Vicia faba、豇豆 Vigna unguiculata、玉米 Zea mays。A.3 生物学特征 平均温度15以上,越冬幼虫开始化蛹,羽化为成虫。成虫羽化后几分钟或几小时便可交配。在畹町室内自然条件下每年发生 7 代。产卵期夏天为 5 d,冬天为 39 d。初夏成虫可从仓库飞出,在田间取食花蜜。卵产在干豆荚的裂缝里,在仓内卵产在豆粒间。田间取食的成虫比仓内不取食的成虫产卵多。卵几天后孵化为幼虫,咬破种皮进入种子内。老熟幼虫食去种子内部至外皮,并蛀一羽化孔。成虫羽化后在豆内静止 1 d3 d 幼虫,

15、以头和前足顶开羽化孔爬出。在 75%湿度、26 时,卵期 8.4 d,幼虫期 18.6 d,蛹期 9 d。A.4 传播途径 菜豆象是危害多种菜豆和其他食用豆类的危险性害虫,对储藏豆类造成严重危害。卵、幼虫、蛹和成虫均可被携带。菜豆象极易随寄主广泛传播,主要借助被侵染的豆类通过贸易、引种和运输工具等进行传播。5SN/T 12742020A.5 危害特点 成虫产的卵无粘性物质,不能粘附在种皮上,而是分散于豆粒之间;由卵孵出的幼虫四处爬动,寻找合适的注入点。蛀入种子后,种子表面留下一个直径为 0.13 mm0.24 mm 的圆形蛀孔,幼虫 4 个龄期,全部在种子内蛀食。化蛹前,成熟幼虫运行到种皮下,

16、做一圆形半透明的小窗,并将小窗四周咬成一个圆形的羽化孔盖。成虫羽化时,顶开羽化孔盖离开豆粒,留下一个圆形羽化孔。6SN/T 12742020附 录 B(资料性)豆象亚科 Bruchinae 分属检索表1 前胸背板横形,侧缘近中部凹入,其前方有一齿突;后足腿节腹面外缘有一齿突;中足胫节端部有一齿突或片状突;外生殖器囊部仅密生微毛,无骨化板 豆象属 Bruchus前胸背板圆锥形,端部狭窄,侧缘直或凸出,无齿突,极少有微齿数个;后足腿节腹面外缘无齿突或内外缘均有齿突;中足胫节端部无齿突或片状突;外生殖器囊部无密生微毛,有时有骨化板或齿突22 前胸背板基部中央纵列一对有白毛的长形瘤突,瘤突间呈沟状;后足腿节腹面内外缘均有一明显齿突 瘤背豆象属 Callosobruchus前胸背板基部中央无上述瘤突;后足腿节腹面外缘无齿突 33 后足腿节腹面内缘有大齿突 1 个及小齿突 1 个 3 个;外生殖器囊部端部无附生物 4后足腿节腹面内缘无齿突或仅有一小齿突;外生殖器囊部端部有各种附生物 54 前胸背板基部有侧纵隆脊 1 对或 1 对以上 脊背豆象属 Specularius前胸背板基部扁平或略隆起,无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行业标准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