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Y/T1169-2006狭义地说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特定建设项目预测其未来的环境影响,同时提出防治对策,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为设计部门提供优化设计的建议。广义的讲是指人类进行某项重大活动(包括开发建设、规划、计划、政策、立法)之前,采用评价手段预测该项活动可能给环境带来的影响。4畜禽场环境污染控制技术要求4.1选址、布局要求4.1.1按照GB/T19525.2对畜禽场环境质量进行评价,正确选址、合理布局。4.1.2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实施“三同时”制度。4.2污染治理设施的要求已建、新建、改建及扩建畜禽场的排水、通风、粪便堆场和污
2、水贮水池、绿化等满足如下要求,不符合要求者应予以改造。4.2.1畜禽场排水畜舍地面应向排水沟方向做1%一3%的倾斜:排水沟沟底须有2%5%的坡度,且每隔一定距离设一深0.5m的沉淀坑,保持排水通畅。4.2.2畜舍通风根据畜禽舍内的养殖品种、养殖数量,配备适当的通风设施,使风速满足畜禽对风速的要求。4.2.3粪便堆场和污水贮水池粪便堆场和污水贮水池应设在畜禽场生产及生活管理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距离各类功能地表水源不得小于4O0,同时采取搭棚遮雨和水泥硬化等防渗漏措施。粪便堆场的地面应高出周围地面至少30cm。实行种养结合的畜禽场,其粪便存储设施的总容积不得低于当地农林作物生产用肥的
3、最大间隔时间内本畜禽场所产生粪便的总量。4.2.4绿化要求在畜禽场周围和场区空闲地种植环保型树、花、草,绿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畜禽舍小气候,加强防疫,家畜养殖场场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并在场外缓冲区建5m10m的环境净化带。4.3恶臭污染控制4.3.1采用配合饲料,调整饲料中氨基酸等各种营养成分的平衡,提高饲料养分的利用效率,减少粪尿中氨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等恶臭气体的产生和排放;合理调整日粮中粗纤维的水平,控制吲引哚和粪臭素的产生。4.3.2提倡在饲料中添加使用微生物制剂、酶制剂和植物提取液等活性物质以减少粪便恶臭气体的产生。4.3.3畜舍内的粪便、污物和污水及时清除和处理,以减少粪尿存储过程中恶臭气体的产生和排放。4.3.4在畜禽粪便中添加沸石粉、丝兰属植物提取物等,达到除臭和抑制恶臭的扩散的目的。4.3.5畜禽场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增加垫料厚度也可在垫料中选择添加沸石粉、丝兰属植物等材料达到除臭效果。4.4粪便污染控制4.4,1已建、新建、改建以及扩建的畜禽场必须同步建设相应的粪便处理设施。4.4,2采用种养结合的畜禽场,粪便还田前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按照土壤质地以及种植作物的种类确定施肥数量。4.4.3施入农田后粪便应立即混合到土壤内,裸露时间不得超过12,不得在冻土或冰雪覆盖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