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景观视角下海草房的地域性保护与更新_李智飞.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17116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023.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观视角下海草房的地域性保护与更新_李智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景观视角下海草房的地域性保护与更新_李智飞.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景观视角下海草房的地域性保护与更新_李智飞.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文 学 文 艺161随着沿海岸线整体景区建设和现代化住宅模式的发展,传统海草房民居濒临消失,探索其新的建筑功能、居住方式、发展模式,使其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是保护海草房民居的关键。文章通过阐释地域性环境因素对海草房民居营建的影响及其所蕴含的景观价值,分析海草房民居面临的困境和机遇,提出通过改善村落背景环境、植入现代建筑功能、渐进式开发利用等方法对海草房进行地域性保护与更新,以期实现海草房民居的生态利用和传统渔村的整体活化。海草房是胶东半岛地区具有很强地域性特征的建筑形式,其建造结合了胶东半岛的自然地理环境、民俗文化等多重因素。海草房的建筑材质均采用本土材料,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渔民因地制宜地将

2、海草房与周边环境巧妙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与当地风土民情、景观环境共生发展的海草房村落。其保护与更新对于海草房所在渔村而言有着促进乡村建设、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的现实价值,且对我国典型特色民居的研究与传承有着重要意义。通过相关文献资料记载,海草房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在秦汉时期到金朝时期广泛流传,元朝到明清时期随着海防不断巩固,沿海居民逐渐增多,海草房也就逐渐完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的生活观念、居住形式和对建筑功能的新要求不断向原本闭塞发展的渔村渗入,导致新建的海草房越来越少,原有的旧海草房建筑也大都闲置成了空房。一、海草房的地域性影响因素(一)自然环境的影响胶东半岛地

3、处中国东部,为多山和丘陵地区,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在这样的自然环境前提下,沿海的居民大多都会选择地形较为平缓的向阳面海处建房,房屋的走向基本都是坐北朝南。且由于用地紧张,村落多沿山坡横向展开,呈条状布置,海草房通常是一排排整齐建造,同一排的房屋互相连接,院落狭小,街道较窄。海草房以合院布局,房屋分离布置紧凑灵活,厢房的山墙挡住部分正房,正房的山墙又与后墙对齐,且院落出入口以东南向为主,少数北向,这种院落布局使得海草房可以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二)地理资源的影响胶东半岛多山且三面环海,海洋是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环境,为建筑材料的选用提供了基础。海草房墙体的材料选择主要是当地的石料,青砖偶尔会混合使用

4、(如图 1 所示)。在整个结构中,石墙起到承重负荷的重要作用,木头架子置于屋顶成了房顶骨架。屋顶的苫盖材料主要是海草、山草和麦秸(如图 2 所示)。海草是一种野生藻类,生长在浅海,整体呈灰褐色,其内部含有大量胶质,用它苫成的房顶具有防霉烂、防虫蛀、不易燃烧的优点。山草是一种类似于芦苇的植物,有很强的防水能力。麦秸是农作物小麦成熟脱粒后的秸秆,碾压扁平碎裂以后有韧性,可以用作和泥时的筋料,供制作土坯、泥抹土墙面、土屋顶等。(三)人文环境的影响社会文化环境是影响民居形式的重要因素,居住地大多都会受到观念、风俗、宗教等传统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这就决定了海草房民居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渔耕文化是渔村特有的

5、地域景观特征,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及海草房的营建布局等都有一定的影响。二、海草房的景观价值(一)文化传承价值海草房是传统渔村的有机组成部分,因其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渔民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在长久以来的发展景观视角下海草房的地域性保护与更新文|李智飞图1 海草房墙体图2 海草房苫屋顶162过程中,造就了极具沿海地域特色的乡土景观和乡土文化,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渔村景观环境,有着其典型的地域景观特征渔耕文化。海草房的建造技艺及建筑外观正是在渔耕文化的影响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承价值。(二)艺术审美价值海草房既是胶东半岛地区人文风俗的缩影,也是其建筑艺术的体现。海草房的外立面由不规则的石块砌成,有的人

6、家在建造海草房时还会在石块上雕刻出元宝或是木叶纹样,有着特殊的美感。红褐色的石墙与灰褐色的海草苫成的坡面屋顶相搭配,构成沿海区域别致的风景线。在碧海蓝天的映衬下,愈发显得古朴、安静,较好地保留了传统渔村村落建筑规划历史的“原汁原味”,亦体现出胶东半岛传统民居的特征,传递着丰富的艺术审美价值。(三)工艺研究价值“苫屋顶”是建造海草房屋顶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最具特色的工序,全部需要依靠手工完成,因此对操作技术和工艺有着严格的要求。屋顶共需苫四层,“山草海草麦秸草前三类材料混合物”依次铺设,好的苫盖工艺与技术能保证海草房不腐、不坏、不漏,而且外观看起来整齐美观,具有一定的工艺研究价值。(四)

7、景观生态价值海草房既是渔民生活的民居建筑,也是独具特色的景观资源。胶东半岛的海草房村落,其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体现了其地域性特点,海草房的历史发展与自然环境相统一,是自然环境、生活方式、民俗习惯与现代景观的结合。同时,苫盖屋顶的海草在房屋废弃后能够自然降解,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如图 3 所示)三、海草房保护更新的困境与机遇(一)面临的困境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现代的建筑工艺、居住形式进入大众视野,相较于低矮的海草房民居,现代年轻人更喜欢居住在高大的瓦房或楼房。首先,海草房作为一种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形式,在现代化发展洪流中遭受了很大冲击,海草房的保护传承与现代化城镇建设相互制约、

8、相互矛盾是海草房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其次,近年来,近海养殖业和捕鱼业的发展导致海底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使得原本随处可见、极易获得的海草也逐渐减少。最后,苫匠难求也成了当下海草房面临的另一个困境,建造海草房屋顶所需的苫盖技艺正逐渐消失。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海草房数量锐减,都有可能导致一种地域性民居建筑的消亡,因此,海草房的保护和发展研究成了我们关注的焦点。(二)发展的机遇事实上,海草房民居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有机体。近年来,海草房传统民居的保护利用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与关注,已被列入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无论是海草房的传承技艺还是海洋保护、科学管理都有了很大进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引发

9、了人们文化旅游、特色乡村旅游的新需求,这对于海草房村落的发展而言是难得的机遇,利用海草房的历史文化价值开发传统渔村的旅游潜力,盘活海草房民居,打造渔耕文化特色乡村游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引导村民返乡创业,带动村民共同发展。四、海草房民居的保护与更新策略对海草房民居的传承性保护,既要保留其历史记忆与典型特色,又要兼顾人们的现代生活要求。首先,要通过保留渔村村落的原有肌理特征并提升乡村景观环境为保留海草房遗产创造良好的背景;其次,对海草房房屋布局及功能在保留基本特色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以适配新的空间功能需求;最后,渐进式开发利用海草房及其周边地区,将海草房作为旅游目的地,以生态民居为依托,实现海草房民居的生

10、态利用。(一)提升渔村村落发展,创造良好背景环境传统渔村在地理位置上的特殊性是其与其他农村最大的不同,因为交通闭塞,渔村的经济发展模式整体较为单一,且村庄内基础设施建设要落后于一般农村。提升渔村村落的整体发展,不仅能够提高当地居图3 海草房村落 (图片来源:网络)文 学 文 艺163民的生活质量,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海草房的保护与更新创造良好的背景环境。首先,要完善渔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渔村与外界来往的主要交通干道以及村内的乡间道路进行整合串联,改善以往传统渔村交通闭塞的问题;整治村内卫生环境,响应美丽乡村建设号召,做到房美、路美、景美。其次,充分利用当地传统渔业、沿海民俗等发展乡村产业,以渔

11、耕文化养育渔耕乡村,带动村庄的经济发展,加强对海草房民居的宣传保护力度。最后,增强村民的自发性保护意识,村民作为海草房民居的真正主人,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保留传统建筑特色,植入现代建筑功能海草房民居有着不可忽视的传统建筑特色,然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要求其建筑功能必须适时更新。因此,对海草房在新时期的发展,既要保留其传统建筑美学,也要运用现代设计追求新的功能主义。首先,海草房的保护修缮要辩证地进行看待,并不是所有的海草房都需要耗费财力与物力进行原样维修,要对海草房进行价值评估,对保存良好的、有景观价值的海草房进行原真性修缮,体现地域特色;对已经残破不堪的海草房可以

12、进行改建或重建,改建后的建筑重点突出纯粹的砌筑体量特征,不与传统的海草房混为一谈,新老建筑之间可以通过相同的建筑材料或相似的比例关系使其在视觉上融为一体。其次,在修缮过程中,需要对海草房的建筑特点及现代建筑特点进行综合考虑,通过与现代建筑技艺手段相结合,使海草房保留原有风格的同时满足新的功能需求。例如,可以适度扩大南向窗户,并用现代材料替换原来的木制窗架结构,对海草房的内部进行装饰布局,以适应现代旅游和民宿需求等。(三)渐进式开发利用,打造海草房旅居空间海草房的产生、发展与自然环境、风俗民情有着必然的联系,对其本身和周边的发展要采取循序渐进的策略。首先,海草房的营建依赖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海草

13、是海草房修建的关键材料,面对近代以来海洋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适当保留一处让海草自然生长的海域,为海草房的建造提供基础的材料保障。其次,要发挥海草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围绕海草房群落发展乡村旅游业,开发海草房特色生态民宿,避免海草房这一富有地域特征的文化遗存空心化乃至消亡。根据渔村自身特色打造“一村一主题”的海草房院落,形成“生态民宿+渔趣旅游”的双核驱动模式。不仅可以使游客感受古朴的渔民生活,同时也能盘活传统渔村的海草房资源,为当地村民创造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增强公众参与性,提高旅游资源的价值,以旅游养活文化遗存。最后,可以将海草房改建为渔耕文化博物馆,充分利用其作为渔村物质景观遗产的文

14、化价值,打造多样化的渔耕文化展陈空间,发掘、搜集、整理渔耕文化艺术精品,通过这些作品使渔耕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并吸引民居建筑、传统文化的相关学者、游客等前来参观研学,使大家能更好地了解渔村及海草房的发展历程,打造独具海草房文化魅力的古村落文化旅游景观,保护好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五、结语传统海草房反映了沿海居民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营建观念,其最大的特点即选用了海草作为建筑材料,这是地域性因素的影响,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体现了较强的生态性和适应性。海草房有其存在的独特价值和意义,不仅要对海草房本身进行保护和利用,同时,也要对海草房所在的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和提升。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带动海草房村落区域经济发展,从而实现海草房民居建筑真正意义上的地域性保护与更新。参考文献:1付瑶.地域性环境对乡土建筑的影响以胶东半岛民居海草房为例J.城市地理,2017(16):186.2陈彦慧.山东荣成海草房地域特色研究D.济南:山东艺术学院,2018.3李彤,吴军,滕达,李鹏波.胶东特色民居海草房生态特性及其保护更新研究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20,26(1):1-6.4郑雅慧.胶东海草房民居的构造与技艺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5):124-126.作者简介:李智飞,西安美术学院,陕西西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