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社区非遗教育资源开发路径研...于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调查_方佳.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2721528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01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非遗教育资源开发路径研...于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调查_方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社区非遗教育资源开发路径研...于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调查_方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社区非遗教育资源开发路径研...于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调查_方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023 年第 3 期(总第 118 期)2023 年 6 月Vol.23 NO.3Jun.2023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OURNAL OF GUANGZHOU OPEN UNIVERSITY社区非遗教育资源开发路径研究基于江苏省 13 个地级市的调查*方 佳(常州开放大学,江苏常州213001)摘 要:非遗是根植于民间土壤的活态文化。要实现“非遗在社区”,势必要在社区发掘和开发非遗教育资源。目前,江苏省不少社区已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但尚未开展有效的非遗教育资源开发工作。通过对江苏省 13 个地级市的调查,发现当前制约社区开发非遗教育资源的主要因素包括:缺乏对非遗教育资源开

2、发的长远、整体规划,社区管理工作量大且繁杂导致社区管理层疲于应付社区教育工作,社区居民缺少非遗教育的沉浸式环境从而对文化价值认知不足,非遗传承人囿于家族式封闭的传承方式而对社区非遗教育资源开发缺乏动力,等等。据此,可以从提高认同、明确分工、完善制度、创新方式四个方面对社区非遗教育资源开发路径进行优化。关键词:社区;非遗;教育资源;开发路径中图分类号:G779.2;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385(2023)03-0001-06*基金项目:2020 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非遗传承共同体构建路径研究以常州传统美术类非遗 为例”(项目编号:C-a/2020/

3、03/02);2021 年度江苏省社会教育规划课题“构建非遗助残扶志扶技共同体的策略研究”(项目编号:JSS-C-2021001);2021 年度江苏省终身教育研究会科研项目“基于非遗传承的公共教育资源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1SZJC019)。收稿日期:2023-04-10作者简介:方佳,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地方文化、社区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3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出“社区参与非遗系统性保护”的理念1。2015 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伦理原则以国际权威文件的形式确立了非遗保护以社区为首的总原则2。202

4、1 年 8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全面推进“非遗在社区”工作3。2022 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指出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4。由此可见,国家非常重视非遗的传承发展工作,肯定了社区在有效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中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合理开发非遗教育资源是落实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创新性举措,对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有重要意义。一、问题的提出人和社区一直是非遗传承的核心5。非遗的活

5、态传承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依靠传承人通过传统的家庭式、作坊式传授;通过学校的课程式、讲座式教授;通过宣传、展示非遗相关文化和技能等社会化、社区化的方式保持非遗活力。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滕尼斯在著作共同体与社会中提出,社区是通过血缘、邻里和朋友关系建立起来的人2023 年第 3 期(总第 118 期)Vol.23 NO.3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群组合6。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认为社区是以某一地域为范围,在这个基础上所形成的互助合作群体7。笔者认为,社区是在一定区域 内,由相互关联的人群形成的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传承人是非遗的“接棒人”,而生活在社区中的广大人民群众则是弘

6、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自觉的主体。中国知网刊载的有关社区传承非遗研究的论文最早可以追溯到 2006 年,由此可以推测学界对社区传承非遗至少已经关注了 17 年。纵观社区传承非遗的现状不难发现,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相关组织机构对社区非遗传承工作越来越重视,社区也具备了一定的理论积累和实践经验;然而,社区在非遗教育资源开发工作中成绩并不突出。因此,调查制约社区非遗资源开发工作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对策非常必要。江苏省是非遗资源大省。截至2022年12月,在 1557 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3610 个子项目中,江苏省拥有 161 项,数量位列全国第六;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

7、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 43 项,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其中江苏省拥有 10 项,数量位列全国第一。在“2022 年江苏省 13 个地级市非遗数量统计排行榜”中,江苏省每个地级市都有国家级非遗项目,苏州、南京、扬州、淮安等四个地级市还拥有多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如表 1 所示。研究江苏省社区开发非遗教育资源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我国非遗教育资源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江苏省 13 个地级市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非遗传承与保护工作。在非遗教育资源开发方面,江苏省 13 个地级市对非遗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同,侧重也有所不同:其中有 7 个地级市出台了非遗保护办法或条例,8

8、个地级市出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管理、考核办法或相关条例,11 个地级市建设了非遗相关信息网站,8个地级市印发了本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或文化遗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通过多场合、多角度调查发现,绝大部分地级市文化主管部门领导对本市社区非遗教育资源开发成果感到比较满意;然而,不少参与社区非遗教育资源开发的社区工作者、非遗传承人和社区居民对非遗资源开发工作颇有微词,认为政策执行不力,形式多于实效,更有甚者认为社区非遗教育资源开发已然是额外的工作负担。总之,大多数从事社区非遗教育资源开发的主要参与者认为,目前社区非遗教育资源开发工作缺乏长效机制。文化主管部门领导

9、应作为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督者,社区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是工作的主要执行者,社区居民是教育资源主要的使用者,只有四方合力才能有效开展非遗教育资源开发工作。表 1 2022 年江苏省 13 个地级市非遗数量统计排行榜2022 年江苏省 13 个地级市非遗数量统计表序号城市名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数量国家级江苏省级市级共计江苏省内地理位置1苏州633131243407苏南2连云港639297342苏北3南京31384203300苏南4扬州32062217299苏中5淮安2739222268苏北6南通11255189256苏中7常州11453176243苏南8无锡1164133208苏南9徐州1106

10、990169苏北10盐城529129163苏北11泰州94074123苏中12宿迁42792123苏北13镇江193973121苏南资料来源:根据 2022 年 12 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数据整理。2023 年第 3 期(总第 118 期)Vol.23 NO.3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3二、制约社区非遗教育资源有效开发的原因(一)宏观层面1.文化价值认同不足,导致社区非遗教育资源开发缺乏长远整体规划文化价值是客体以其文化效用满足主体文化生存发展需要的意义属性8。根据非遗的文化属性和教育的产业属性,非遗教育资源开发的文化价值可以分成文化环境价值和文化溢出性价值:文化环

11、境价值是指社区居民在社区生活中产生的“对文化对象的认同”,文化溢出性价值则是指社会居民在社区生活中采取的“对文化对象认知”的主动行为。非遗教育资源开发是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内容。非遗大多数散存于民间,社区开展非遗教育资源开发工作有其天然的优势。然而,不同于社区日常开展的管理、服务、环保、治安、调解等事务性工作,非遗教育资源开发工作需要社区工作团队结合社区文化内涵建设进行综合考量。与社区开展的物质环境建设工作周期短、见效快不同,非遗教育资源开发工作周期相对较长,产出价值的成效需要时间检验。在对江苏省 13 个地级市的调查中发现,尽管政府层面加大力度助推非遗教育资源的开发,但到

12、社区层面,行政影响力和执行力明显减弱,大部分社区缺乏对非遗教育资源开发工作的实质性规划。2.制度条例贯彻不均,导致社区间非遗教育资源开发尚未实现合理调控2006 年江苏省公布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随后,连云港、苏州、宿迁、南京、常州、淮安、扬州等地级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结合各市实际,先后制定并公布了市级非遗保护办法或条例,就市、县级市(区)和镇人民政府对非遗保护经费使用、场所调配、非遗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地方特色读本编写等涉及非遗教育资源开发的项目作了要求,并且指出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明确有关单位和专门人员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13、。尽管条例提出了要求,但内容太过笼统,在经费数额、场所调配范围、人才队伍建设规模、地方特色读本编写内容以及负责专人等方面缺少较为具体且详细的规定。由此,各地级市所辖区县、村镇缺少指导合理调控非遗教育资源开发的地方性文件,导致非遗教育资源开发不均衡,无法形成优势互补,难以深入实践。加之社区缺少专门机构或专门人员负责非遗教育资源开发工作,致使大部分社区在开展非遗教育资源开发工作时存在应付了事的情况。3.行政干预短效不实,导致社区非遗教育资源开发难以融入丰富内涵江苏省 13 个地级市主要通过制定市级非遗保护办法或条例、开展非遗普查工作、制定非遗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制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

14、办法、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培训班,以及建设非遗信息网等方式促进非遗公共教育资源的开发。在与政府行政力相向而行的前提下,社区开发非遗教育资源可以借力而为,通过政府行政干预,获取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从而保障非遗教育资源开发的数量和质量。然而,政府行政干预往往政绩性明显、时效性强,部分“窗口”社区展示性大于实效性,在政策保障不充足的情况下,社区工作重心转移,来不及将非遗相关文化与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也限制了非遗教育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更加难以建设出内涵丰富、使用价值高、使用周期长的教育资源。(二)微观层面1.工作分配不明确,导致社区没有设立专门岗位负责非遗教育资源开发工作在政策落实和开展非遗

15、教育资源开发工作的过程中,市级以下政府通常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挂靠于当地的文化馆或者某高校,缺少专门职能部门或者机构负责非遗相关工作,直接导致无法建立非遗教育资源开发工作长效机制,在社区层面甚至接收不到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相关的政府行政指令或指导。社区事务繁琐,且工作人员数量有限,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需要分管组织工作、宣传统战、社区建设、养老服务、慈善救助、卫生健康、文体旅、退役军人、人武、人社、综合治理、城管、物业管理、人大、安监环保、经济发展、纪检、群团组织、财务资产等多个条线,每个条线下2023 年第 3 期(总第 118 期)Vol.23 NO.3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4又细分了多类任务。社

16、区往往把非遗教育资源开发工作归属于文体活动或社区教育,没有设立专门的岗位负责非遗教育资源开发工作,并且大部分社区对工作开展的实际效果没有明确的要求,甚至表示没有接到文件就不会主动开展非遗相关工作。2.课程内容不全面,导致社区非遗教育资源开发无法获批高级别立项在 2021 年和 2022 年,江苏省连续两年开展了社区教育精品课程立项建设申报工作。在立项建设的 12 门省级精品课程中,有 4 门与传统文化相关,尚没有与非遗直接相关的课程获批立项。江苏是非遗大省,13 个地级市的非遗资源各具特色。社区申报的非遗教育资源主要立足于当地居民对非遗的学习需求、非遗的类别、非遗的数量、非遗传承人的意愿、社区学习的场地和资金等等。基于此,地方性的社区教育非遗课程建设在单元内容选择方面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省级精品课程的申报单位以江苏省各市县开放大学、社区学院、老年大学为主,申报人则以教师为主。在以社区为单位申报的非遗教育资源中,大多数是单个非遗项目,有能力将数个非遗资源合并成一门课程的社区很少。目前非遗有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